走出低谷
标题即主题。今天的标题“走出低谷”是我现在对自己状态的描述,自认为准确。
今天利用业余时间完成了“教子笔记”电子稿转录,共55571字。
录到最后几篇时实在有些累了,就没按照原有记录的时间顺序录,而是改为“先易后难”,即先录入字数少的篇目,再录入字数多的。
冥冥中自有安排吧,全部笔记的最后一句亮了,“让我们一起来,相信一切都会越来越好!”
为了纪念,我发了朋友圈,图片是用手机拍的笔记本封面。里面一个小姑娘,手中托起的是一个“爱”字和一颗心,到朋友圈里去看还很显眼。
一切都刚刚好,一切都那么贴切!
六年前亲子陪读的琐碎记录,有太多的东西值得去挖掘,去思考。
六年后,有了更多阅历的我用现在的眼光来解读,当初许多模糊的东西在逐渐清晰,许多尝试的做法变得更加坚定!
佩服六年前的自己,对现在的自己也更加有信心。
实践出真知,而且还有深入的思考,还有理论上的推导。
自己用心写出的那些文字是有价值的,总结思考来的那些方法是有效的。
读的人不多,读懂的人更少。因为多数人不相信,没去验证,他们连试一试的想法都懒得有。
当然还有就是,关注的量太小,能读懂的人还没看到。
以上不是呓语。
今天我机缘巧合的看到了另外一些文章,作者总结的跟我讲的道理是一致的。
不同的是对方是亲身经历所得,我却是在指导孩子,学生的过程中悟到的。
德有邻,必不孤。
人们对对方所分享内容的积极反馈,从一个侧面使我的理念得到印证,从而也增加了信心。
写作的功能之一就是分享。
说实话,上一篇很用心的文章,很差的阅读量确实让我有些受伤。导致我已经三天没有更文了。
就在刚刚,记录本篇文字之前,当习惯性登录助手时,我发现,意外地多了五个关注者。真是不小的惊喜。
想起今天看到的另一说法,写作者应有正确的写作观,当你是为帮助别人而写时,你就不会太在意自己的得失。
当时看到这话时,心里就是一亮。
对呀,哪怕只有一个读者能从你的文字里受益,你的写作就有价值,又何必在意阅读量?又何必对自己的写作产生怀疑?
有利于他人,自己又喜欢。是利人利己,是真正的双赢。为什么不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