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女多男少的原因
澎湃新闻消息,3月22日,黑龙江省统计局官网发布了《2022年黑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开资料显示,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人口性别比(人口中男性人数与女性人数之比,通常用每100个女性人口相应有多少男性人口表示)均低于100。
根据早前公布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31个省份中,总人口性别比在100以下的省份有2个,在100至105之间的省份有17个,在105至110之间的省份有9个,在110以上的省份有3个。其中,辽宁、吉林人口性别比分别为99.70和99.69,是全国唯二的“女多男少”省份。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人口统计研究室主任王广州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谈到,造成近些年东北女性多于男性,主要和当地的经济、低迷的生育率、老龄化的持续加剧和人口的“负增长”有关。
东北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院长杜宝贵告诉中国新闻周刊,东北地区独生子女率非常高,在全国也算是名列前茅,“自然规律下独生子女男女比例基本上是1:1”。
在互联网上,关于“东北女性地位为何一直这么高”的话题一直经久不衰,也曾引起多方探讨。这一点也反映在文艺作品之中,在东北农村喜剧《乡村爱情》中,里面的女性个个独立不好惹。
有分析指出,东北男女比例较为均衡,也与当地很少有重男轻女的观念有一定关系。
老龄化的加剧是东北不得不面临的一大挑战,而这也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东北的男女比例。
据“七普”数据,辽宁60岁及以上人口占25.7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7.42%;吉林60岁及以上人口占23.0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5.61%;黑龙江60岁及以上人口占18.70%,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13.50%。
“女性平均寿命比男性高约5岁,老龄化程度越高,意味着性别比越低。”王广州谈到,老龄化越高,女性老年人口多于男性老年人口的发展趋势越显著。
与此同时,人口的流失被认为是进一步推动东北女多男少现象形成的关键因素。
东北三省是传统的老工业基地,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东北的经济增速放缓,并且随着住房、就业、福利、保险等制度改革,原有的优势也不复存在。无论对于本地人口的生存,还是对于流动人口的吸引力,都稍显不足。
在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研究员冯文猛看来,东北之所以是人口性别比“洼地”,主要是由于人口外流尤其是男性人口外流导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