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友广场想法

思维导图 | 语文学习的两大重要好习惯!

2021-01-06  本文已影响0人  曹华_全脑思维

今天继续和大家分享,罗珠彪老师的《好语文,大未来》这本书!

今天分享学习中非常重要的两大习惯:倾听和阅读。

一个孩子在学校,每一节课如果都能有效、有科学方法的去听课,完成每一节课知识点的吸收,这个孩子成绩一定不差!

可是大部分的孩子,上课的听讲效果不理想。这个原因有二:

一是本来孩子的专注时间就不长,让一个孩子40分钟端端坐教室里听老师讲课,这个其实不太现实。罗老师在书中还专门附了孩子专注度的时长:

>>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仅仅3~5分钟;

>>1-2年级的孩子,10~15分钟;

>>3-7年级的孩子,可以达到20~30分钟;

>>初高中的孩子,才有可能坐满40分钟。

所以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家长应该允许他们学与休闲穿插进行,坐在学习桌前写2-3个小时作业,其实效果根本不好;而学校老师的教学,更应该加入互动的内容,让孩子们在课堂上可以活跃起来,就可以提升听课的专注力!我们孩子学校的老师,这一点做得还是相当好,课堂时间是5:5分配,20分钟讲课,20分钟就是互动实战、甚至让同学当小老师来讲一遍,这样孩子的学习效果提高非常多!

二是孩子不会听课,没有科学、有效、良好的听课习惯。那该如何听呢?罗老师给我们总结了五个维度:

第一,倾听时间,这个就是上面说到的,专注有效时间的问题。

第二,倾听状态。当人喜欢一件事,身体语言、面部表情其实都告诉外人他很开心,很有兴趣做;如果不喜欢,整个人的状态一定是萎靡不振的。所以想让孩子有好的听课效果,就需要孩子拿出好的听课状态。心理学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理论,我也经常会讲,那就是:不是你笑了嘴角才上扬,而是你嘴角上扬就会心生欢喜!

什么意思呢?有时候你确实状态不佳,比如孩子就是不喜欢听某一位老师的课,可是必须要听啊,怎么办?告诉孩子,保持嘴角上扬,身体打开,比如手背后而不是趴桌子上;比如背挺直而不是驼在那里……这些都叫做高能量姿势,当你摆出高能量姿势的时候,你会发现,你的内心充满了自信,产生出积极的动力,就可以保持好的状态听课学习了!

这个我在我学生的身上,我自己孩子的身上,包括我的身上,都得到了印证!大家不妨试一试,看看是不是嘴角上扬,就会激发内在好心情!?

第三,倾听习惯。孩子从上一年级,就应该培养记笔记的习惯。孩子不爱记笔记,一是懒不想写字;二是跟不上,或者记了笔记反而听不了老师讲课。但是听课记笔记是非常重要的,所以需要让孩子刻意练习!如果学校老师不教,就让孩子在课外辅导班上去训练;再或者,你说一段话,让孩子把你的关键内容写出来。总之,一定要让孩子学会记笔记,即能记到重点,还能不耽误听课!

第四,倾听思考。在听课的过程中,要能有思考,要学会提问题。这个也得刻意练习!现在我知道大部分老师上课都不是传统的一个人在上面讲了,像我们班孩子的老师,都是不断引导,不断提问,不断互动,让孩子去思考、去分享、去交流,这样的课堂氛围,孩子真的吸收特别好!如果学校达不到,就在家里,你去给孩子做刻意练习,还是我上面说的方法,你说一个事情,去引发孩子的思考!

第五,倾听内容。听的过程一定要能归纳总结,这个也是需要刻意练习!你在家就多和孩子去互动,让孩子总结。最好的练习途径,就是孩子读完书,让孩子总结出刚刚读完的内容!

说到读书,接下来要和大家分享的好习惯就是——读书!

现在学校老师、家长都非常重视阅读,每个孩子每天肯定都会读书,可是真正把书读完可以应用出来的,少之又少。作文还是写不好,沟通能力还是不理想。为什么呢?主要是读书的习惯不好,读书的方法不对!

这里罗老师给我们了四大读书的层次,让孩子在阅读的时候:

首先先把字词句篇读明白,最基础的认字;

接下来,就需要能从中读人,读出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书中的主人公为什么是这样的设定?……

第三要能读法,就是书中到底给我们传递什么样的价值观?即便是小说也不是看看热闹就完了,哪怕小孩子的绘本看似没有几个字,其实每一本绘本都有非常深刻的思想在表达着,一定要能领会到深层的思想!

最后就是要读心,真正能够走进书里,和作者一起,和主人公一起,经历剧情,有着深刻的情绪起伏,拿到最真实的感受!感受要大于文字本身,一个人最能记住的是感受,而不是文字!所以读书,请家长一定要培养孩子,用心去读,而不是文字过一遍,就结束了!

如何做呢?家长的陪伴就很重要,和孩子一起读,读完分享,甚至演一遍,对于孩子来说,才能有收获!

总结来说,孩子想要学得好,需要有良好的听课习惯,以及阅读习惯!如何培养?真的需要家长用心,每天真的不用很久,30分钟高质量的陪伴是足够的。

带着孩子读完书,做一个分享,进行一个互动,即锻炼了听课需要的那些能力,还提升了阅读的效果,有能增加亲子关系,一举多得,何乐不为呢?!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