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翔论语札记76】心里想什么 就会成为什么样的人
原创: 王鹏翔 书香联盟 2018-04-03
原 文
《论语里仁篇》
4.11 子曰:“君子怀徳,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今译】:孔子说:“君子安于进徳修业,小人安于田土乡情。君子安于法典制度,自正正人。小人安于恩惠私情,徇私枉法。”论语学记 第76篇
【学记】:夫子在此,专门谈论了“君子”和“小人”之间在理想追求上的区别。君子时刻以德行修养为最高追求,一日当中念念不忘德业,这种惦念绝对是主动地向内探求,如曾子所说:“吾日三省吾身”,以检查自己在德行方面有无损减缺失,以敬畏法度,以正己化人。这是一种大境界,千百年来,多少学子仁人都在力做君子,并将这样的思想状态作为一生追求的方向,即使不是君子,但有了这样的人生方向,行为举止自然不同。久而久之,气质也就不一样了。
小人则不同,只记着个人的利益,最关心自己的田产土地有无增减、四处占点小恩小惠。其行为类似于现代人常说的“小农意识”。现在我们确实已经很久没有谈到理想信念了,涉及到德行修养的部分更是少之又少,在普通大众看来,做君子实在是太累了,凭什么要舍弃小家为大家?凭什么放着便宜不占谈人生。但如果每个人都想着自己的一点小利益。那么,这个社会又将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夫子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君子,不但自身清正,也可以影响他人,成为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服务社会,主动承担起复兴文化的重要责任。所谓“小人”并不一定就是十恶不赦的坏人,更不是骂人的话,只是做人的境界不同而已。
不管是小人还是君子,其实每个人的内心还是呼唤君子,渴望君子的。因为任何人都不喜欢和爱占便宜的人交朋友。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一起慢慢的先从自己做起,不断的在奉献中扩充和升华,从家庭,到社会,依次不断地延伸,相信君子的风范会离我们越来越近,快乐会越来越多,烦恼会越来越少,施比得更幸福。
【感悟】:“君子”和“小人”之间的差距在于君子向内求,他把管理好自己作为第一等大事,所以才有“怀徳”、“怀刑”。小人向外求,从不思考自身的问题,所以只有“怀土”、“怀惠”。
【注释】:君子心怀以徳,小人心怀以利。君子心怀于法度,小人心怀于恩惠。徳者人之根也,君子必护其根而徳风泽天下。利者小人之思也,必以其利,而成其惠。
兰磬竹房深
时有水润根
蝶恋万花丛
莫非耕耘人
作者: 王鹏翔,传统文化爱好者,习诵经典,体味快乐人生,此《学记》仅为一己之感悟,多有瑕疵,恳请仁者教诲。
名家集义
《论语新解》:怀,思念义。徳,徳性。土,谓乡土,小人因生此乡土,故不忍离去。君子能成此徳性,亦不忍违弃。
君子常念及刑法,故谨慎于自守。小人常念及恩惠,故勇力乞求。
《论语讲要》:君子怀徳,君子所思的是道德,他的居处必然选择在有仁德之人所居得邻里。小人怀土,土是地利,小人只选择有利可图之地,如升官发财等,以为居处,定居后,则安安而不迁徒。
君子怀刑,刑即刑典,经典法则。
小人之行,冒险以求其幸,不思虑后果,只贪图眼前的小惠。
程树徳《集释》:“君子终日所思考者,是如何进徳修业。小人则求田舍而已。君子安分守法。小人则唯利是图,虽蹈刑辟而不顾也。”
《论语正义》:君子己立立人,己达达人,思成已将以成物所思念在徳也。管子心术篇:“化育万物谓之徳。”又正篇云:“爱之生之,养之成之,利民不徳,天下亲之曰徳。”
小人惟身家之是图,饥寒之是恤,故无恒产,因无恒心,所思念在地。
小人愍不畏法,故以刑齐民,不能使民耻也。
夫君子自治以治人者也,小人待治于人者也。知所以自治以治人,则好善恶不善,勿能已矣;知所以待治于人,则先富后教,处只必有道矣。
《论语集注》:君子小人趣向不同,公私之间而已。尹氏曰:“乐善恶不善,所以为君子;苟安务得所以为小人。”
《论语点睛》:见徳者不见有土,见土者不见有徳,见法者不见有惠,见惠者不见有法。
《论语义疏》:小人不贵于徳,唯安于乡土,不期利害,是以安不能迁也。
李充曰:“凡言君子者,徳足轨物,义兼君人,不唯独善而已也。言小人者,向话从风,博通下民,不但反是谓也,故‘君子之风,小人之徳草’也。此言君导之以徳,则民安其居而乐其俗,邻国相望而不相与往来,化之至也。是以大王在岐,下辇成都,仁政徳民,猛虎弗避,钟仪怀土,而谓之君子,然则民之君子,君之小人也。”又曰:“齐之以刑,则民惠利矣。夫以刑制物者,刑胜则民离,以刑望上者,利极则生叛也。”
参考书籍:《论语义疏》皇侃著,《四书集注》朱熹著,《论语点睛》蕅益大师著,《论语正义》刘宝楠著,《四书恒解》刘沅著,《论语讲要》李炳南著,《论语新解》钱穆著,《论语别裁》南怀瑾述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