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拿北漂赚眼泪了,我们真的活得挺好的
![](https://img.haomeiwen.com/i102559/60f21971ee48d191.jpg)
1
先问一下那些不在一线城市生活的人一个问题:你们觉得在外地生活工作打拼的人,是什么样子?
我相信,几乎90%人的脑子里都会直接蹦出一个字:苦。
不信,你看看许多文章里是怎么说的:
这是一座冷漠的城市,人与人之间没有感情,自私生疏。
一线城市很繁华,但这种繁华永远不属于没钱没闲暇的外来年轻人。
在北上广深生活了几年,没有去过高档的商店,没有买过品牌的东西,没有逛过夜店,没有看过展览和演出。
他们买不起车,买不起房,每天挤着地铁上下班,早晚高峰堵成狗。
他们睡眠质量堪忧,晚上睡不着,白天醒不了,浑浑噩噩,得过且过。
他们找不到对象,逢年过节就被家人逼婚,被人误解也不吭声,被人甩了也要装作若无其事。
前几天还有大号列举了一堆事例:
男友说一起去国外,我说想在北京买房,现在他在国外过着我想要的生活。
我为喜欢的人来到北京,却始终没有嫁出去,如果妈妈说让我回家去相亲。
我换了八家公司,加过无数的班,谁也没有比更熟悉这条路上的公交路线。
被领导臭骂一顿,偷偷躲进卫生间哭了一场,听到同事在外面议论嘲笑我。
当然,这么热门的话题,怎么少的了金句:
你见过北京凌晨四点的夜空吗?
没有在深夜痛哭过,不足以谈人生。
最近流行的一句话是:
北漂10年,现在都没过上想要的生活。
苦不苦?就问你苦不苦?
2
昨天我和一个朋友聚会,聊起北漂这个话题,我拿出热门文章让她看,她刷了刷,然后把手机往桌子上一丢。
这是谁?这里面说的是谁?是北漂吗?我怎么没觉得自己有那么惨?
她一翻白眼,还说什么人怎么选择都会后悔。这不废话吗?人哪有不后悔的?当年不来北京,就不后悔了?套上个北漂就显得更特殊吗?
我一撇嘴,一篇文章而已,何必这么大动肝火。
朋友拍着桌子说,我就是受不了现在有些文章,净拿着北漂做文章,赚同情分,让别人以为我们活得有多不好,每天什么事情都不做,就等着后悔了。
想想好像也确实有道理。
只要别人一提起在外地,尤其是一线城市生活打拼的,就要说是来做服务员的,做杂工的,是和别人合租房子的,是挤地铁的,是每天加班的,是生活不得志的,是这座城市的繁华与自己无关的,是寂寞孤独的。
反正就是怎么苦怎么说,怎么难过怎么说。
也不知道那些住着高档公寓,那些公司里的中层管理,那些有着体面生活的人,都是哪些人。
好像那些在一线城市活得好的人,要么都是本地人,要么都不是年轻人。
有一件事就朋友特别无奈。
过年回趟家,本来应该是欢欢喜喜的,结果家里亲戚小心翼翼地问,你是不是过得挺难的?看微信里都说北漂特别苦。
朋友只能赶紧解释,不是不是,我一个月挣好几万,我不住地下室,我打车,我工作也不太累,我准备恋爱结婚买车买房。
亲戚依然半信半疑,是吗?那就好,但大城市太乱,你还是要有个正经工作,女孩子家安安稳稳踏踏实实最好。
朋友气得跺脚,好像我在外面干啥见不得人的事情了。
我也哈哈大笑,人之常情啊,谁让你在北京活得好?人家以为北漂都可苦了。
朋友一撩头发,苦他妹,苦也是老娘愿意的。
3
不仅别人以为北漂苦,现在还有分化这种城市间差别的情况。
最近电视剧《北京女子图鉴》热播,又一次将在北上广打拼的年轻人推到了风口浪尖。
这部剧讲述了一个普普通通的女生,不甘心在小城市捧着一个月薪不高的铁饭碗,不想过那种一眼就看到头的日子。
于是,她带着自己的梦想和执念,踏上了北漂的道路。
然后,直奔主题:苦啊!
找不到工作了,被领导骂了,被同事欺负了,被别人伤害了,然后自己也努力了,现实了,黑化了,各种励志向上爬,走上人生巅峰。
我就想问问编剧,你们是不是对北漂有什么误解?你们是不是对小镇青年有什么误解?
这种北漂故事情节标配,这种“人生职场宫斗剧”,套上一个北漂的戏码,就显得格外励志吗?我真的不想再看到了好嘛。
怎么小镇青年就非要不甘心?怎么要实现梦想就必须选择去一线城市?怎么来到了大城市就必须要面对一堆的磨难挫折?
这样的剧目,就是非常典型的将一线城市和其他城市划分出了阵营,形成对立面。
你要是一个自甘堕落的人,你是平庸的,无能的,贫穷的,那你就在小城市呆着。
你要是有野心的,想成功的,想发财的,想成为人上人的,那你就来大城市奋斗。
这种一概而论的情节,对现在的年轻人,真的有任何全面和积极的价值吗?
在这部剧里,一开始女主在小镇生活,是一个觉得生活差不多的人。
找个差不多人就嫁了,找份差不多的工作就得了,过一种差不多的生活就算了,哪怕连相个亲,遇到的都是抽烟喝酒抖腿的油腻男人。
这种设定,让人对小镇印象一下子就糟糕透了,这是因为留在小镇的问题?不知道的还以为小城市里都没法活了,都是这种差不多的low感。
很明显,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通过各种媒体的引导,以为小城就是土和村的代名词,大城市就是机会多多,如饥似渴地要来大城市过纸醉金迷的生活。
然后,在大城市生活几年,再被一些论调引导,不仅让别人觉得北漂苦,就连自己都觉得漂泊他乡真的是好艰难啊。
在小镇生活不甘心,在大城市又觉得过得苦。
这简直就是自己人生最大的主要矛盾。
4
我今天特别想对两种人喊话:
第一种,我要说给以为北漂特别辛苦的人,真的别拿着那种同情的眼光和询问的口气来问我们活得好不好。
的确,我们的家人不在身边,生活也没有小城市稳定,但既然选择在这里扎根,那么这一切都是必须要付出的代价。
我们虽然没房没车,但我们可以坐着地铁去看展览,可以去看喜欢的演唱会,可以去任何想去的地方随便逛逛。
哪怕你说我攒钱买了一个LV背着坐公交车是虚荣,那也是花的我的钱,是我加班换来的,是我辛苦工作得来的。
谁规定了买个品牌包就是恶俗虚荣了?谁规定坐公交车不能背名牌包了?
给自己花钱,过自己的日子,我心安理得,问心无愧。
第二种,我要给同样北漂的人说,千万别自我可怜和同情,更别因为看了几篇说北漂的文章就盲目有代入感,以为自己真是又辛苦又伟大。
我告诉你,哪怕再苦,那都是你自找的。
是谁毕业后死活要留在大城市的?是谁当初说为了想要的东西誓死不回头的?是谁宁愿在深夜痛哭一场也要咬牙坚持下去的?
是你。都是你。
那个曾经为了梦想执着的人,是你。那个现在觉得生活不如意的人,是你。那个觉得自己现在好可怜的人,是你。
但是,你选择了这样的道路,就不要总是给自己自怜自艾的机会,你可以一时脆弱难过,但不要觉得这世界就欠你的。
你现在得到的,就是你曾经付出换来的,你付出的多,就得到的多,你付出的少,就得到的少。就是这么简单。
你觉得现在日子过得苦,那也是你自己选择的,你怨不得别人,更用不着同情自己。
苦不苦,自己心里有数,别人说了都不算数。
5
有人说,现在80后一代,甚至90后,都集体进入怀旧阶段了。
但我却说,现在的许多年轻人,都进入“怀春”阶段了。
想当然。似是而非。惺惺作态。
想方设法拿着合理或不合理的情节往自己身上套,为此刻自己的失意和不甘找一个“大众化”的理由。
我为什么活得苦?因为在一线城市生存,就是这么艰难啊。
我为什么不成功?因为成功机会就是渺茫,就是万里无一啊。
我为什么没有钱?因为社会太现实,遇不到伯乐,普通人没法活啊。
我为什么没对象?因为人情冷漠啊,好人太少啊,我没钱没房条件普通啊。
瞧一瞧,看一看。
多么好的一套说辞,是不是特别的“标准答案”?放在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可以直接套用,实在是太简单方便了。
但是,这是到北上广打拼就一定能实现的吗?现在过得日子苦,将来就一定会咸鱼翻身吗?还是你将自己的不甘和辛苦,都推卸给了活在什么地方?
你活得不如意,是因为在小城市吗?你在大城市活得苦,是因为大城市不好吗?
可千万别拿着大环境来盲目套用自己,不然就活得太可悲了。
不管你在小城市,还是大城市,我请你想这样一个问题:
你过的到底是谁的日子?你究竟是在过自己的日子?还是用一套放之四海皆准的答案来掩饰此刻你的不满?
你是想活成自己的模样,还只是躲在这偌大的城市里,唯唯诺诺,战战兢兢。
别拿着北漂赚眼泪了,我们活得真的挺好的,哪怕真的很苦,也是我们心甘情愿选择的道路,头破血流,也要走下去。
莫问前程凶吉,但求落幕无悔。
曾经有一句广告词:我为自己代言。
我给它换一个同义句,在最后送给你——
这世界很残酷,但你要活得足够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