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作为——读《诗经·祈父》

2021-02-06  本文已影响0人  远裳

祈父,予王之爪牙。胡转予于恤,靡所止居?

祈父,予王之爪士。胡转予于恤,靡所厎止?

祈父,亶不聪。胡转予于恤?有母之尸饔。

译文:

祈父!我是君王的卫兵。为何让我去征戍?没有住所不安定。

祈父!我是君王的武士。为何让我去征戍?跑来跑去无休止。

祈父!脑子的确不好使。为何让我去征戍?家中老母没饭吃。

《诗经·祈父》这首诗歌更适合在《国风》中。

这首诗歌一共三章,一改之前诗歌比兴的委婉温和的风格,起初面对面直指对方——“祈父”,斩钉截铁,没有半丝的犹豫,情绪愤然激动。祈父是西周时候的高级武官,亦称司马,主管保卫边境的军队,执掌王城周围地区的军事大权。我很奇怪的是,为什么不会直呼“你”,就如《硕鼠》中一般,而是称呼对方官职呢?需要带着问题继续细读。

“予王之爪牙”,“予王之爪士”,“爪牙”一词首次出场,“爪牙”和“爪士”意指虎士,卫士,“虎贲氏属有虎士八百人”,虎贲为宿卫之臣,应是君王的近卫之士。这也揭示了诗歌主角的身份。一介士卒对着军队最高官员,称呼其官职,虽有愤懑,但不失尊卑礼节,行为有度。

为什么愤懑呢?“胡转予于恤”,三章不易一字地申诉:“为什么要让我去征戍?”身为君王身边的虎贲士卒,主要职责是保卫君王及王族的安危。而现在祈父,即司马,却调任他们去戍守边疆。若是卫士,他接受更多的训练是单兵作战,只要担任保证基本的守卫安全工作。若是戍守士卒,面对的是敌方军队,需要有非常丰富的野战攻守战斗经验。岗位变动意味着工作内容变化,这是郁闷之一。另外不满之后也有个人的私心——需要离开家人。“靡所止居”、“靡所厎止”、“有母之尸饔”,生不能养、死不能送,是为子者心头永远的痛。这也是主要原因,士兵不怕辛劳,也不惧死亡,他担心家人。

若是太平盛世,百姓安居乐业,远行戍守恰恰也是男儿建功立业的好机会,可是这是怎样的时代呢?王朝的禁军做了战役最后的总预备队,要调动君王的卫士去戍守边疆,顾此失彼,混乱不堪,而主管军事的祈父,根本没有任何防御统帅的策略,只能胡作为、乱作为。难怪要斥责他为“不聪”,这时要远离家人,怎能不担忧?怎能不郁闷呢?我常年常年在外,老母孤独而终,灵前摆满熟食,我却没能看上她最后一眼。

其实,诗歌矛头所指不止祈父,还斥责当权者。若非事态危急,祈父不得已而为之,虎贲士卒也不得已为之。公元前782年,周宣王去世,短暂的“宣王中兴”如昙花一现,那位后来烽火戏诸侯的周幽王即位。短短十一年之后,犬戎攻入都城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就此灭亡。

只是,这小伙过于耿直了,别的战争诗都是怨而不怒,到了他这里却是出离愤怒。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