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辨别——奇形怪状的理财模式
如果你在理财圈混的久了,就会看过各路的牛鬼蛇神,其实一旦出现一种“你看不懂,对方也说不明白”的理财模式,多半都开不开——“传销”二字
一、游戏币理财,换汤不换药的传销!
后台有小伙伴咨询朋友圈的一些的“挖游戏币”,“挖金矿”平台可以理财,可不可以入手呢?而且收益很高啊!投资100块,第二周就能回来200块呢!
姑且不说这挖游戏币 平台能否收益,先来看看最近,公安机关破的传销案件:
某传销组织编造所谓的游戏币理财的骗局,大肆的发展下线,又骗钱财。
被公安机关破获的传销组织名字叫做MBI,在2015年的时候就推出了一款号称,只涨不跌的MFC游戏代币理财,以人拉人的方式在线上蔓延,甚至五六十岁的中老年都加入到这样的模式当中,而这种游戏币理财就变成了一种蔓延式病毒理财。
二、传销在身边
如果你觉得这个案件离你很遥远,来看一下小编朋友圈的截图:
头像顶着“P2P”的字样,做着挖币的生意。
如果你仔细留意,你的朋友圈也有这种“高大上的英文名”,然后告诉你,这是一个很大的国际公司,可以挖到“比特币”xxx币的虚拟币种。直接可以换钱。这都是一种模式“跑得快”,谁跑的快,就可以避免被组织消化掉。
最恶劣的时候,它们从线上走到了线下,我一个同事的妈妈,在店面理财公司,本来是想买理财产品,但是通过店员的介绍,加入了一个微信群,大家都是买理财币/游戏币,然后再分发给下线,当你的下线购买你手里的理财币时,你就可以获得本金+提成,并且庄家只有在你拉人之后,才会兑换给你人民币。
后面的故事大家就都知道了,虽然钱少,只投了800块,但是朋友的妈妈,事后才觉得自己,怎么这么傻,竟然相信隔一个月就翻倍的鬼话。而且当时朋友也是半信半疑的,说800块也不多,投了就投了,其实就是这种“损失了,也不觉得是大钱,就不报案的心理,导致这种游戏币理财的模式越来越疯狂。”
三、实质分析
(一)虚假宣传,违法交易。
公安机关查获的这起犯罪案件,实际上是打着“游戏理财计划”的幌子,在网上设立游戏理财交易平台,打造的虚拟货币,通过线上商场购买货币,线下商家交易,回购货币,这种方式流通,再通过宣传讲座,聚会,请客吃饭,宣传虚拟币只涨不跌,以高额的回报作为诱饵,大肆地发展下线,“三进三出”每年最少有一倍以上的回报率。
(二)偷换概念,当股票卖。
当游戏币的股价,上涨了之后,则参与者,可以拆分,这个概念,类似于股市的无偿配股,拆分不增发,所以参与的人数越来越多,股价将不断上涨,当代币的数量不能够满足投资者需求的时候,就会进行拆分,一个币变成两个甚至更多。最后赚钱的都是刚开始进场的人,一旦公司崩盘,造成最后一波接棒的人接不上,整个局面自然就维持不下去。
不断的拉自己的亲朋好友入圈,甚至声称这种收入就是,财富自由?!
好吧,可能他们对财富自由有一些,误解,这种“先吃后”的庞氏骗局,击鼓传花的金钱游戏,换了各种名称、头衔,却依旧猖獗。很多参与者都知道是怎么个情况,知赌而再赌的,就是纯赌徒,相信自己不是接最后一棒的人。
(三)奇形怪状的理财模式
还有一些像“星火燎原”,”魔幻农庄”,这类传销,借助微信手游,简单便捷的方法,和互联网金融游戏理财的说法挂在一起,因为现在有很多新概念冒出来,不少投资者无法辨别,看到这种可以资本翻倍的口子,入门又很低,几百块就可以加入,自然就动心了。
当玩家通过,扫二维码就可以快速传播,发展的也就更快,同时一个平台倒塌了之后,换一个名字,在其他的地方依旧可以“重生”,甚至,有一些境内外的人员相互勾结,在境外注册项目平台接入国内的网站,发行虚拟货币进行非法集资网络传销,这种平台最长的存活期可以是一年,少则两周。收益却高的惊人。因为投资者投资的门槛较低,都不会为了几百块去报案,利用了人性的弱点。
四、学会火眼金睛
所以当有人告诉你,通过挖金币,偷菜,扫二维码,拉好友这种方式,就能把你投资的几十块几百块翻倍的时候,千万要明白,这就是——传销!他们的特点如下:
伪理财、真传销项目的特点
1、没有实物交易,既没有商品
2、回购票据/不要的东西
(你都不要的,人家要了有啥用)
3、拉好友,病毒式发展
4、高收益诱惑
5、看不懂赢利点
这时候,你可能会问了,那比特币现在已经好几万一个了,当初买了的都赚翻了,但是要看到,比特币是一个特殊物种,这个盘子已经大的离谱了,有价无市,不能正常交易。
还有就是学一学巴菲特,从来不投资自己看不懂的项目,虽然错过了科技股,但并不耽误他盈利。如果要理财,就一定要踏下心来,不要有任何捷径,每一条捷径上都是坑!维权路上路漫漫,真正回本有几人?所以,大家还是踏实的基金+网贷吧。
最近有粉丝留言说,我理财了这么久,还是没有成效啊,又不能靠这点钱来改善生活!一直强调钱的复利再投,但是我也没有改善啊,那我赚钱的意义是什么?
来,一起看个小故事:
20世纪60年代,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Walter Mischel设计了一个实验,对象是幼儿园的十名儿童。
十名儿童每个人单独呆在一个小房间里,桌子上的托盘里放着曲奇饼、糖果、棉花糖。
研究人员说,他们可以有几项选择:
1、马上吃掉零食;
2、等研究人员回来时再吃,这样就可以再得到一颗棉花糖做为奖励;
3、孩子们可以按响桌子上的铃,研究人员听到铃声会马上返回。
结果,大多数的孩子坚持了不到三分钟就选择放弃;一些孩子甚至没有按铃就直接把糖吃掉,另一些盯着桌上的棉花糖半分钟后按了铃。
只有大约三分之一的孩子成功延迟自己对棉花糖的欲望,15分钟后,他们等到研究人员回来,得到了兑现的奖励。
急着吃糖,就像只愿沉浸在生活中不思进取——延迟满足能力低下的人,更愿意满足于即时收益。
眼前的生活虽然困苦,即便工资只有两三千,也是可见收益;
而学习理财就像需要等待15分钟才能获得的奖励,需要付出时间成本,收益也是未来收益,虽然可以遇见但是不能立马得到。
你是宁愿吃生活的苦?
还是愿意吃学习理财的苦?
相信,聪明的你已经有了答案
文末福利:
最近看了一个不错的TED演讲,和没有借东西,里面的内容真的很给你启发,越是没有,越是拥有无限的可能。
非 常 震 撼 !
火星爷爷风靡台湾超赞演讲:向没有借东西 的智慧,从0到100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