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着“投射”这层面纱,我们在关系中是否有真实的互动?
撰文 | 陶梦轲
编辑 | 蔡娜
图片 | 摄图网
人际互动中根本没有什么“固定人设”可言。你以为自己展现出来的是这种人设,可在其他人看到或理解的却是另一个样子。别再执着于“人设”,它每天都在崩塌中。
这篇文章酝酿了很久,逐步的显化是从一个梦开始——在梦中的镜子里,看见他者。
双十一的时候在单向街做完关于“静默之爱”的分享,晚上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和另外一个朋友在下午四点的时候进入迪士尼乐园,乐园中有一个项目,那是在一个敞开的空间中,墙面挂了很多镜子,排队的人们依次走入那个空间站在镜子前面看。
但是镜子里并不是像在现实生活中一样会显示我们自己的样貌,在梦中,我站在镜子前的时候镜子里会印出其他游客的单人影像。
我们即他者。我们不是我们,我们是别人(的样子)。也许这么说很抽象,但换一种话说,我们常常会有一种体验,当我们和他者产生共鸣的时候,我们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或者当别人有一些地方让我们很不舒服、甚至厌恶的时候,某种程度我们也在对方身上看到了自己。
心理学里有一个概念,叫“投射”,是弗洛伊德老人家在1894年提出来的,用以分析及了解“说者的内心世界”。
所谓“投射”说通俗一点,就是把自己的性格、态度、动机或欲望,“投射”到他者身上。因为内在自我和超我的对抗会造成内心的冲突,比如罪恶感、内疚感等,所以把这些特质丢给别人时,可以减轻内在的这些感受。
投射是一种防御机制,是人最先拥有的防御机制。每时每刻投射都在发生。《大护法》里有一句台词:能成为对手的,一定是知己。
我们通过“投射”和“移情”去认识他者,可以说,我们是在通过自己去认识他者。这是人际互动中的常态,可这也会带来陷阱。陷阱最常密布的场景就是在亲密关系中。
一段关系的开始,人们通常都觉得找到了自己的另一半,另一个自己,实际上只是我们把自己内在的很多特质,在这个阶段通常是一些美好的特质,投影到对方这块“幕布”之上。
“一切都那么美好,这个人像是为我而造的”、“我们太合拍,太默契了!”、“我想说的他都懂!”
这个“另一半”,美好得像一块人形立板一样。然而过了这个甜蜜的浪漫期,这块人形立板,或者说这块“幕布”就开始被撕开了,它背后更真实的人和特质慢慢显山露水。
“你发型怎么这么糟啊!”、“你穿衣服能不能有点品啊!”、“你怎么都不听我说啊!”、“你看你把东西丢得到处都是!”……
每一次冲突,背后的人就变得更真实更鲜活了一些。但人们真的都喜欢这真实,或者都能够接受这样的鲜活吗?
接受对方跟我们投射的并不一样,甚至相差甚远?答案并不一定,毕竟在这个“撕”幕布的过程中,很多关系就已经画上了句号。
■ 在现实的镜子里,看见变形的自己
同样的,在职场上,在闺蜜、哥们儿关系中,亲子关系中,投射也时刻在运作着。能经得起“撕”的,能觉察得了投射的关系,关系中的彼此才会有更大的成长。
有的时候我也在想,人与人之间隔着“投射”这层面纱,我们是否真的有真实的互动,知道对方是个什么样的人?而我们自己又是个什么样的人?
在那个梦境大半个月后,我真的去了上海迪士尼,迪士尼里面竟然真的有一个关于“镜子”的游乐项目,是爱丽丝梦游仙境的主题迷宫。
场景的主旨和之前的梦境也极为类似,不同的地方在于,爱丽丝梦游仙境中都是哈哈镜,人们在镜子前看着自己呈现出来的极端搞笑形象,大脸、大肚子、大长腿而哈哈大笑。
我们都以为自己有“固定人设”。可事实上是,我们以为是“我”,可别人看到的,却是和“我”以为的并不相同的那个“我”。
在我和不同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我发现原来我很欣赏或者拍手称赞的朋友,在另一位朋友眼中也许并没有什么与众不同或值得歌颂的地方。
甚至曾经有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划过:为什么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可是他们却彼此看不对眼呢?我很想让他们相互喜欢,可有的时候这竟然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咨询中,来访者们也时常会谈起自己的“人设”,即他们觉得通常在别人眼中的“自己”,比如觉得自己
(在他人眼中)应该是一个优雅、知性、大方的人,或者应该是一个不会犯错、善良、会无私助人的人。
但同时也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通常他们会发现,自己面对不同的人,会有呈现出不同的“人设”。
比如面对父母的时候,自己(在父母眼里)可能会更霸道、蛮不讲理一些,对于父母的意见可以随时顶回去;
面对伴侣的时候,自己(在伴侣眼里)可能是挑剔的,也并没有时时都很善良;
在面对朋友的时候,自己(在朋友眼里)才可能像他们自己以为的那样是善良、大方、知性、乐于助人的。
但有趣的是,他们也会意识到在面对不同朋友的时候,自己显示出来的这个“人设”也不尽相同,可能对于有的朋友他们更亲近一些,对于有的朋友更疏离一些,对于陌生人“裹”得更严实一些,对于领导、上司、老师或者其他一些权威,甚至会更用力地隐藏起自己,表现得讨好一些。
所以,人际互动中根本没有什么“固定人设”可言。
你以为自己展现出来的是这种人设,可在其他人看到或理解的却是另一个样子。别再执着于“人设”,它每天都在崩塌中。
从投射的角度我们已可知,很多时候在人际互动中我们充当的也只是对方投射的幕布。另外,在我们呈献自己的时候,我们是否真的清楚自己是谁?
在心理学中有另外一个概念叫“自体”,又从而延伸出来“真实自体”和“虚假自体”,这是由英国精神分析学家温尼科特所提出的。
简单来说,我们可以将“真实自体”理解为能够“自发地”表达和呈现自己的真实状态,内外相协、如其所是。
而“虚假自体”,就像是戴着一个“面具”,虽然看起来行动、功能与正常人无异,甚至更为外向自如,但却感觉不到自己真实的存在。
虚假自体是在成长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而来的,它是可以对“真实自体”进行保护,可以帮助孩子在最柔弱的时刻活下来,即通过掩藏自己的真实,来让自己适应环境存活下来。
用荣格的原型理论来理解,虚假自体某种程度上便是“人格面具”。但若虚假自体过于发展,一个人也就与自己的真实渐行渐远了,成为了一个变了形的版本。
■ 觉察,是看见你、我、他及内在神性的路径
离开上海前去了住地隔壁的玉佛寺,刚好是农历十五的日子,碰上法会和各式仪轨。玉佛寺正在重新修整,供起的神明们都被罩上了一层玻璃。
我站在般若殿前,看见了玻璃上倒映的我的影子、我前面的大叔和阿嬷的影子,也透过玻璃看见了金灿灿的佛像。
那一刻我内在有一些东西松动了,融化了,有泪流出来,人们的影子在玻璃上彼此融合,也和玻璃后的神像交叠与融合。
在这样的一个维度中,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并且众生皆有神性。
在地球这个游乐场里,在关系中,无论是他者还是我们变了形的面具,都像是镜子一般照见了我们的自性。
而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是一颗立体的钻石,钻石不同的切面有着我们看似不同本质却相同的特质,每一个切面也都映照着对方。
而觉察,是我们看到自己,看到他者,看到彼此内在神性的路径。
作者介绍
陶梦轲
陪你潜入灵魂深海的塔罗师,占星师
北京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兼职咨询师
译有《塔罗:灵魂之镜》一书
微信公众号:TheFool愚者之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