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传习录”,现实说心学
心学之说乃南宋陆九渊首创,明朝阳明先生将其完善并发扬光大,成为陆王心学。
阳明先生学著不留后世,《传习录》是他与弟子们之间的语录收集,如《论语》,流传后世流派也众多,后世对其的著书立作更是浩如烟海。阳明先生的弟子皆是举人进士出身,尚且不论博览儒释道,至少也具有相当国学功底。今人不说通之透之,只是读之习之,高山仰止亦谓之艰难。
说道陆王心学,不得不提程朱理学。都是儒学的承袭,今人推崇陆王心学,明清正统推崇程朱理学。大学首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其中两者注释“在亲民”存有较大争议。王阳明认为是“亲民”,意在修身自己内心,让民众亲近,借此影响民众;朱熹认为是“新民”,意在以修身之法来教化民众,让民众自新。一字之差,差之千里。众所周知“与其改变他人不如改变自身”。改变的他人不只是身边的家人朋友同事,还包括陌生人,而以伦理教化来改变他人,他人处于被动,受制教化的条框约束,肯定远远不如他们自己自愿主动。他人主动接受亲近的本源在于感受你的吸引力。
如今民主普及,君权走下神坛,亲民比新民更具有现实意义。当今,物质丰裕、快餐文化下精神困顿,难免人浮于事、心性浮躁,“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也许正是读阳明心学的现世意义所在。
心即理:舍此心外,没有“理”之存在。
阳明先生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向内心求得万物之理。内心是主干,内心之外是枝枝叶叶。若从枝枝叶叶去寻求万物之理,并未能真正了悟真谛,形而上学不得其法。心即理,随心由内向外参悟万事万物的变化。
既然向内求,那么是否不须讲求心外的事事物物?内求与外物是指分清主次,而不是二元对立论。传习录中以忠、孝为例阐明“心即是理”的道理,本心去私欲、存天理的前提下去讲求事事物物,唯有发自心性本源,根深则叶茂,叶茂则色荣,得以持久长青,而不是本末倒置。
惠能法师偈语道:“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内求本心,至高境界是至善(无善无恶),一般人难舍杂念邪念,诚实直面本心,更要正心(人心若能守正即为道心,道心无能守正即为人心)。
今人身处日新月异时代,时间成本非常高,“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中年危机之盛,浮躁盛行,心已非本心,行事表象甚至偏激,谈何心即理,谈何究其大半生修行入门。现实意义来说,从事事物物、枝枝叶叶入手,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不失为一条可行路径,但寻求过程中须得一条主线就是“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知行合一: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二者互为始末。
阳明先生以‘如好好色’,‘如恶恶臭’为例阐释道理,极其浅显易懂。见好色是知,喜好色是行。在见到好色时就马上喜好它了,不是在见了好色之后才起一个心去喜好。闻到恶臭是知,讨厌恶臭是行。闻到恶臭时就开始讨厌了,不是在闻到恶臭之后才起一个心去讨厌。
知与行不是二元对立论,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行合一”淋漓尽致体现了心学的实用价值,成就一件事或理念,必须知行并重,知而行,便不算其知。阳明先生历来反对空谈,空谈不足以成事。
现实意义来看,体验认知远比理论认知更深刻,如沉浸式体验,学习工作、家庭教育、团队管理等等方面也是大有裨益。
除此以外,“知行合一”还衍生出一个很重要的理念——事上炼。阳明先生说,人须在事上磨,方立得住,方能‘静亦定,动亦定’。身体看似岿然不动,内心却心猿意马,也是一种躁动;如果专心做事,看似在动,但内心无杂念也是一种静。所谓动静,不是环境,是本心,定而后能静,定而后能动,动静只是一种形式,定才是根本。只是静坐难以发现潜藏的问题,遇事难免不知所措。“无事时存善”和“有事时省察”,前者静坐禅思,本心无杂念,去体认天理和良知;后者是在为人处世的一切领域,自然而然地按照良知的要求去行事。
现实意义来说,今人读心学,更多是以其入世的哲学思想修省正心,“事上炼”不如说是一种修行途径,通过不断在事上磨练,磨砺自己的心性。
致良知: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人心本来是至善(出自《传习录》:无善无恶者理之静,有善有恶者气之动。不动于气,即无善无恶,是谓至善。),一旦起心动念,看待万事万物有了好恶之分,偏离至善,以内求心即理,明辨善恶,通达天理,回归良知。
从某种层面来看,“致良知”是心的格局,以德相配。德并不是所谓圣人才拥有,人人皆可为圣人,只是我们一般人并不相信能够达到圣人的境界,胸中的“圣人之心”被自身不当的行为、观念所遮蔽了。(原话出自《传习录》“人胸中各有个圣人,只自信不及,都自埋倒了”。)
现实意义来说,我们身处在快节奏的社会中,生活工作碌碌而为,经常为一些不足挂齿小事心烦意乱、焦躁不安,事情越来越糟。阳明先生说,凡处得有善有未善,及有困顿失次之患者,皆是牵于毁誉得丧,不能实致其良知耳。大意是,处理事情出现又是好有时不好的情况,并伴有困顿失序的弊端,这都是由于被毁誉得失的心所连累,不能实际地获得自己的良知。我们如果得失心重,越是只想要好的结果、害怕坏的结果,不仅事情越来越糟,自己还困顿不已、狼狈不堪,何不静心、正心,得失泰然处之,直面问题所在。
阳明先生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大圣人。阳明先生的生平,即使有后人杜撰之处,不胜举江西匪患、宁王反叛、土瑶叛乱的奇功屡建是真,推荐郦波老师著的《五百年来王阳明》,可谓“百死千难”,传奇之极。思想类,传世流派多,解读注释更是杂,多是字面解析或就理论理,推荐钱穆《阳明学述要》提纲携领心学要义,冈田武彦《王阳明大传》收录全面细致。
修心学之路尚需个人渐悟、顿悟,上述之言不敢说参悟到心学思想一二,不过是以其哲学思辨来知悉历经之事之物之人的感悟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