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中医问痧之路

【襄中医问痧之路】当癃闭患者遇上虎符铜砭

2019-04-09  本文已影响308人  襄阳市中医医院刘瑜
病史资料

赵女士,31岁。

主诉:小便少3年,加重1年。

现病史:患者近3年来因工作原因,有时排尿需要憋尿,后出现排尿困难,近1年加重,必须口服速尿片才能排尿。曾于1月前口服中药治疗,但症状无明显改善,遂来求治。入院证见:小便少,排尿困难,甚点滴难下,需口服速尿片而下;周身浮肿,两颧潮红,腹满胀气,嗳气频作,口渴欲饮;右膝踝疼痛,自觉行动受限,双下肢冷热不能感受;睡眠时间较短;大便溏薄(服中药后),小便短赤,量少,需依赖药物;月经量少,经期一天,血块多,经色暗;舌红绛,苔黄,脉弦细。

既往曾有右足扭伤史,具体不详;否认内科病病史,有慢性鼻炎、咽炎史;否认其他家族、遗传病史,否认传染病;有青霉素过敏史。

辨病辨证

《类证治裁.闭癃遗溺》:“闭者小便不通,癃者小便不利。”凡小便排出甚少或完全无尿排出者,统称癃闭。

《素问·灵兰秘典论篇》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小便的通畅,有赖于膀胱的气化,因此,本病的病位在膀胱。

《素问·经脉别论篇》又曰:“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水液的吸收、运行、排泄,还有赖于三焦的气化和肺脾肾的通调、转输、蒸化,故癃闭的病位还与三焦、肺脾肾密切相关。基本病机可归纳为三焦气化不利,或尿路阻塞,导致肾和膀胱气化失司。

诊断:癃闭

辨证:膀胱气化失司,津液内停

患者女性,卅一之年,本应为年富力强之体,但因小溲不时,津液久积,而致膀胱开阖失司,气化不利,津液输布不循常道,故尿少,身体浮肿,口渴欲饮。水气化热上冲,故颧红。气机壅滞,胃气上逆,故嗳气频作。水病及血,血水同病,故经量少、经期短、经色暗;病久郁而化热,故舌红绛,苔黄。综上所述,病起于膀胱气化失司,水液内停,影响全身之气机与胞宫血脉。治疗当理气行水,佐以活血。肺为水之上源,脾主运化水液,肾司二便,膀胱主气化,小肠主泌别清浊。故治疗当以肺经,脾经,肾经,膀胱经和小肠经为主。同时,气滞则水停、血不行,故佐以疏通肝经。

治法

疏通气机,行水活血

刮痧方案

1.心经,心包经,肺经(稳定上焦);三焦经、支沟、后溪(解肝气郁血瘀,缓解腰腿痛)

2.开四穴:大椎、大杼、膏肓、神堂。(扶阳固本,滋阴安神)

3.督脉,膀胱经(开阳脉)

4.颈部、全背,八髎,重点肺肝脾肾投影区(肺肝脾肾同治)

5.左心包右尺泽(引血下行);隐白、阳池穴(缓解手脚不温)

6.胸腺至中脘,水分、水道、滑肉门、天枢、中极(通调水道,利水消肿);带脉、八髎、五枢、维道(月经不调)

7.腰椎3-5节,右下肢全刮,重点膝关节、踝关节。(缓解膝踝关节疼痛)

8.膝下脾经、胃经、胆经,重点三皇穴(利水消肿);

9.申脉照海、太溪复溜、公孙太白(补气);四井排毒(李氏砭法开四井排毒)。

刮痧反馈

第一次刮后颈部、背部、上肢都出有肌肤之痧,下肢出痧很少,手脚也磨出黑痧。

【襄中医问痧之路】当癃闭患者遇上虎符铜砭 【襄中医问痧之路】当癃闭患者遇上虎符铜砭

3天后患者很不好意思的发来消息说全身发出臭味。

【襄中医问痧之路】当癃闭患者遇上虎符铜砭

一星期后接受第二次刮痧,痧象和第一次区别不大,回访后反馈后背轻松一些了,汗出的也多一些了,小便比原来多且利索些了,不喝利尿药物能自行排出,全身的浮肿也能自己消了。

就第三次刮痧的过程中,患者要求要解小便,问后得知在来刮痧前也有上厕所,日常生活和前两次没有异常,这可是前两次没有的反应哦!

【襄中医问痧之路】当癃闭患者遇上虎符铜砭

目前,现在患者接受了四次全身刮痧,患者告诉我们刮痧师:身体已经全部康复,西药全部停掉。每日小便6-7次,量也基本正常。

最后一次线上随访:

【襄中医问痧之路】当癃闭患者遇上虎符铜砭

李氏砭法围绕八大论:通论、整体论、肝胆论、脊椎中心错位疾病理论、生物全息胚论、谿谷论,四井排毒论、徐而和论。以通为补,以通为泄,以通为治,引邪出表,通过自身溶痧,调动身体强大的自愈力,让身体脏腑各施其职,回归阴阳平衡。

感恩李氏砭法,我们将继续:“白天干活、晚上读书”!

文:刘瑜  浦长静

执砭人:浦长静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