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慢脚步,学会和他人同频

午饭后,我和J哥走出食堂,按照惯例沿着园区走一走。
我走得快,看他还在后面,于是放慢脚步,希望他快跟上来。然而等了两秒,J哥还是不急不慢地走在后面。
闷热的午后,身体开始微微出汗,我在心底抱怨:他怎么这么慢啊?
我想每个人的行动频率各不相同,可时间那么宝贵,为什么有的人总是会慢吞吞地去做事呢?
于是,我不再等待,开始按着自己的节奏出发。
大家都是好同事,我不可能直接甩开他大步地走,那样既不礼貌,也让旁人觉得两人似乎有矛盾。
于是我把自己的节奏调慢了半拍;J哥肯定也意识到了这不和谐的氛围,于是他将走路的节奏调快了半拍。尽管如此,我们两人还是间隔了一米左右的差距。
在其他人看来,那一定是有些滑稽的场景。
我在J哥前面一米远,我们像是行走在山间小路的行者,因为路窄,我们无法并肩而行,只能一前一后。
本来可以平等对话的两个人,就这样变成莫名其妙的追逐者。
J哥终于忍不住质疑道:“刚吃完饭嘛,其实就是散散步,你走那么快干什么?”
我也心里有些不满,很想回一句:“又不是老年人,怎么走那么慢?这么热的天,当然是要快点回去休息哦。”
这句伤人的话终究没有说出口,我的嘴巴及时修正了大脑的冲动:“你说的对啊,我走得确实有些快。”
然后,我侧身站住,等J哥追上我,然后我们一起边走边聊。
我心里突然有些愧疚,为什么自己不肯放慢几秒,让自己和J哥同步?一位朋友的价值,难道不值得你多等待一会儿?
我想起了爸妈。
小时候,我们蹒跚学步,他们为我们放慢脚步,带着我们一步步成长;而如今他们年事已高,我难道就不能耐着性子,跟随他们的行动节奏,听一会他们的唠叨?
我们的耐心被飞速发展的时代磨损,我们看中的是自己的目标、自己的时间、自己的心情;
我们不愿为他人放慢脚步,我们一个人走得挺快,然而远离他人,也就感觉走得异常孤独。
我们也会放慢脚步,比如对方是一个对自己来说的重要人物。我们在领导面前,会不由自主地模仿他们的步调。
我们在他们面前感受到压力,也就想要和他们同频共振。这样既减轻了内心的压力,也仿佛让自己变得更加重要。
然而,生命中长久陪你的,是爱人、亲人、朋友、同事。
因为相互熟悉,我们会变得无所顾忌,因为相互平等,我们会想法彰显自己的个性。
我们没有注意到,这可能伤害到他们,我们没有考虑到,如果像对待重要人物一样对待他们,我们也将收获他们用隆重的礼节对待自己。
放慢脚步、学会和他人同频吧,这是一种社交礼仪,这是一种共情能力,这是一种让我们放下自我、让我们平等沟通的心灵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