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送赞活动助力每一个梦想人民广场

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2022-11-26  本文已影响0人  碧彧

林语堂说:

孤独这两个字拆开来看,有孩童,有瓜果,有小犬,有蚊蝇,足以撑起一个盛夏傍晚间的巷子口,人情味十足。稚儿擎瓜柳棚下,细犬逐蝶窄巷中,人间繁华多笑语,惟我空余两鬓风。——孩童水果猫狗飞蝇当然热闹,可都和你无关,这就叫孤独。

孤独是一个人的清欢,即使是一个人上班、乘车、吃饭、追剧、睡觉。

一个人完全可以淡定自若,潇洒自如地度过这样的日子。

“笑看人间浮沉事,闲坐摇扇一壶茶” 孤独中亦有清欢,更像是一场闭关修行。

其实,孤独是一种心境,是一种处境,更是一种感觉。即使一个人,也可以做很多事,并不至于让人真正感受到孤独。

但,忽然有一天,生命中出现一个人,让你平淡的生活起了涟漪,让你的心从此有了牵挂。

正如纳兰说的,“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你已经习惯了她的陪伴,她已成为你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那些曾经自以为可以一个人做的事情,现在想来,如果没有她的陪伴,一切便毫无意义。

所以,当你深深地爱上一个人才能体会到那种疯狂思念的滋味。

没有她的日子,是多么地孤单寂寞冷!

一个人,不孤单,思念一个人,才会孤单。一个人不孤独,想一个人才真的孤独。

就如我们今天的词人黄公绍,他说:“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又是一年的“春社日”,这一天,女人按照惯例停下手中的针线活,百无聊赖的她一定因为痴痴的思念爱人而心中愁苦,那双飞双栖的春燕,她都不忍心去看。

春日已过了大半,而自己却仍在乱山深处,寂寞地伫立在小溪畔,固守离愁之苦。

如今我们相隔天涯,山高水远,不知何年何月才能相见。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我的春衫已经破旧不堪,“谁复挑灯夜补衣” ,也没有人帮着缝缝补补,想起那个为自己做衣服的人,心中苦涩,不禁泪如雨下。

落日时分,词人解鞍驻马在芳草萋萋的河岸,虽然鲜花在旁,却无人佩戴;虽然美酒在侧,却无人与他推杯换盏;纵然是醉了,也无人照管。

这是多么凄楚的情景,多么寂寥的时光啊!

他所念之人远在天际,想回到她的身边,却无能为力,个中的无奈和心酸只有自己知道。

这世上最难的,是离别,比离别更难的,却是相思。

人间最苦是相思,世间最痛是分离。若问相思为何苦,只因相思已入骨。

黄公绍,字直翁,宋末元初时期官员、文学家。南宋咸淳元年中进士,受职架阁官。

邵武人李南叔收录严羽的诗和评辑为《沧浪吟》,黄公绍为这本书撰写序言,极力推荐,使这部名著特别是《沧浪诗话》得以广泛流传,蜚声中外。

后南宋灭亡,黄公绍拒不降元入仕,展现了自己的文人气节。

他弃官返籍,筑室于今邵武市西樵岚溪畔,并以宋代名儒胡安国“心要在腔子里”为格言,把书室命名为“在轩”,以表明他专心致志于治学的志向。

黄公绍博洽古今,潜心著作。他精通“六书”(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造字方法),约在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前,以《说文解字》为本,参考宋、元以前的字书、韵书,撰《古今韵会》,成为字书训诂集大成的著作。他还与熊忠合编了《古今韵会举要》。

《青玉案·年年社日停针线》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南宋·黄公绍

赏析

这是南宋黄公绍创作的一首抒写游子思乡情怀之词作。

上片写游子在深山溪桥边,遥念家乡社日,看到双双飞燕而自伤孤单。

下片写游子长期飘流在外,春衫已破,满是泪痕,却还不知归期。

末尾连用三个“无人”,点出不仅赏花、饮酒都无心情,甚至醉了也受不到照顾。写尽孤身羁旅的凄凉况味。通篇缠绵凄恻,委婉含蓄。

全篇即景抒情,纯用白描,却能达到“语淡而情浓,事浅而言深”的境地。

年年社日停针线。怎忍见、双飞燕。
今日江城春已半。
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

词上片的意思是年年春社的日子妇女们停下针线,孤单的她怎忍看见,双飞双栖的春燕?

今日江城春色已过去大半,我独自还羁身于乱山深处,寂寞地伫立在小溪畔。

社日:指立春以后的春社。

停针线:唐、宋社日妇人不用针线,谓之忌作。春衫已经穿破,这是谁做的针线活呢?这里的“谁针线”与“停针线”相呼应,由著破春衫想起那制作春衫的人,不觉凄然泪下,泪痕沾满了破旧的春衫。

上片,社日是古时祭祀土神的日子,分春社与秋社,这里指春社。

每逢社日,妇女有停针线的习惯,诗人一开始就着意于远方的爱妻:在这社日来临,百无聊赖之际,她一定会因思念异乡的丈夫而愁绪万端。

由于诗人用春燕的成双反衬夫妻的分离,所以,不用细致的描写,一个忧伤憔悴的思妇的形象便如在目前。

“年年”二字下得尤其沉痛,它暗示读者,这对不幸的情侣已经历了长期的别离,今日的忧伤只不过是往昔的延续罢了!

“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犹在,乱山深处,寂寞溪桥畔。”此三句写诗人自身的寂寞,因和意中人凄凉的处境遥相呼应,更显得沉着动人。

春日已过大半,自己却仍在乱山深处、溪桥之畔淹留,固守离愁之苦。

“乱”字包含了诗人全部的况味,它既意味着身世的孤独,又象征着离愁的紊乱和深重。

这样,词中的“乱山”就不仅仅是一个客观存在,同时也是惹起诗人愁思的情感化的产物,它的沉重与凄凉,使我们自然联想到词人精神上的压抑。

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
落日解鞍芳草岸。
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

词下片的意思是春衫穿破了谁给我补缀针线?点点行行的泪痕洒满春衫。

落日时分我解鞍驻马在芳草萋萋的河岸,虽有花枝却无人佩戴,虽有美酒却无人劝酒把盏,纵然醉了也无人照管。

下片“春衫著破谁针线,点点行行泪痕满。”这两句的意思是:春衣已破,谁为补缀?想到此,不由得泪洒春衫。

此处看似俚俗,实为诗人的卓越之处。

因为词人表达相思之苦,一般不外乎两种情形,或以物喻愁,或直抒胸臆,诗人抛弃了陈旧的套式,从夫妻这一特殊的关系着眼,选择了日常生产中最普通的“针线”情节作为表达情感的契机,这样就具体而不抽象,真切而不矫饰。

“落日解鞍芳草岸,花无人戴,酒无人劝,醉也无人管。”这四句是全词的关键所在,也是写得最精彩的片段。

它的高妙之处在于把思念之情落实到具体事物上,因此显得充沛之至,缠绵之至。

排句连蝉直下,给人以气势非凡之感。从意境上看,这是无比凄楚的情景。

于此,诗人的情感恣肆了,笔调放纵了,但读来并不会使人产生轻薄之感。

这首词以一对长期分离的夫妻互相思念为题材,表现了夫妻之间的离别之痛,相思之苦,恩爱因其写法别致,情感真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在宋代流传甚广,被推崇为思乡怀人之佳作。

它之所以由无名氏经过辗转而堂皇地列在著名词人的名下,说明它曾流传很广,并且有着较高的审美价值。

备注:1. 图片来自网络,侵之必删。
          2. 部分诗词释义及赏析资料选自《古诗文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