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中的味道】高家烧鸡
老家小城商业街边缘的“大什字”市场是小城最大的市场,四里八乡的人们有什么在家门口买不到的都会专门去那里买,老高家烧鸡铺子就在市场的最东头。
高家烧鸡在这个小城里已经有很多年了,老辈人记得老高他爹那辈儿就是卖烧鸡的:“连王爷也吃过高家烧鸡嘞!”老辈儿们这么说。老高家的烧鸡在小城里算是个“名牌产品”,以前谁家要是远道来客或是家里请客吃饭的话,买一只高家烧鸡那是必不可少的,这只鸡会是桌上撑场面的重头菜,分量绝对排在红烧肉炖排骨前面。我小的时候最盼望家里请客买烧鸡来吃,那个烧鸡可真香啊,爸爸每次买回来一到家,隔着好几层塑料袋香味就直往鼻子里钻,那股子独特的肉香味在别的烧鸡身上怎么就没有呢?!
高家烧鸡讲究皮香味厚,气味芬芳。表皮是油亮的深枣红色,肉熟而不烂,口感扎实,不柴不腻。入味是高家烧鸡的一绝,整鸡从内到外都味道十足,即使是最厚的胸脯肉也有滋有味,那种多种香味复合的口味极佳。据说这调味的配方和做法是高家祖辈传下来的,全家只有老高一个人知道,绝不外传。烧鸡外型也漂亮,鸡头回扭,口衔一翅,加上红亮亮的颜色、扑鼻的香味,当之无愧色香味俱佳。
老高从三十几岁时从他爹手上接过烧鸡铺,就严格按照家传的配方做烧鸡卖。我小时,是工人工资都只有25块钱的年代,而高家烧鸡要卖8块钱一只,同时在市场卖烧鸡的其他人只卖四、五块钱。即使是这样,只要老高的烧鸡没有卖完,别人家就开不了张。好在老高每天只做二十只鸡来卖,不是他不肯多做,而是符合他要求的鸡并不好找——毕竟那个年代还没有大规模的养鸡场——老高每隔几天就要到四周的村里去找鸡,他只要两斤左右的散养小公鸡,有时实在找不到合适的就连一天二十只都保证不了。所以一般老高只要在市场待到下午三点左右就能卖光收摊,他收摊了,旁边卖烧鸡的才会开始卖——早了根本没人买。要是谁去晚了没买到,就会看见老高那张黑堂堂的脸上满是笑容的说:“对不住了,没了啊,要不要明天给你留一只?”
老高人厚道,论只卖的烧鸡里面鸡胗鸡心鸡肝俱全,绝不沾顾客的小便宜。老高也是个心眼活泛的人,把烧鸡的买卖做好了之后还不忘开发新品种。小城四周都是山,山里野兔子格外多,老高就跟山里打猎的人定了野兔回来,照方儿做了熏兔子来卖,果然大受欢迎。只是野味儿不是天天有,所以要吃熏兔要提前跟老高预定。
后来经济发展了,出现了养鸡场、养兔场,高家烧鸡一天从二十只到三十只到五十只,兔子也天天供应了,可老高家仍然是市场里最先卖光的,仍然是他家不收摊别人不开张。十几年过去,高家烧鸡甚至成了小城里的特产,出外打工、上学的人们,每年离开家时都会背几只烧鸡熏兔去给外地的朋友尝尝,以至于每年春节过后出门高峰的时候,要买高家烧鸡要提前四五天预定,否则抢不到。
就这样,老高靠着买烧鸡成了富裕户,还养大了七个儿子,给七个儿子都盖了房、娶了媳妇。老高的老伴在儿子都娶了媳妇后没几年就去世了,老高觉得自己也老了,开始考虑安排后事了。老高想着从七个儿子里选两三个接了自己的手艺,“接了家里生意的,负责给老子养老”,老高这么琢磨着,于是叫了七个儿子来召开家庭会议。
让老高没想到的是,没有一个儿子愿意接手家里的生意和他的手艺。
“爸,我媳妇她舅不是在钢厂做个小头头嘛,他说能介绍我过去做个合同工。”老大说。
老二老四因为前几年给家里养鸡养成规模了,都不想放下现成的买卖从头学做烧鸡。
剩下的几个则打算去外地打工,九十年代初的时候,很多年轻人都是这样被外面的世界吸引着的:“做烧鸡这活太累人了,也不如打工挣钱多”,他们这么说。
老高发火了:“那家里的生意怎么办?谁给我养老送终?你们都不打算管了?”
没人答话。
这次关于继承人的风波持续了几个月,后来老高到底做通了小儿子的工作,同意留下来继承家里的手艺和生意。并且和其他六个儿子达成协议:小儿子继承家业并给老高养老,家里当时的家产平分,以后老高的财产也都归小儿子。
这样又过了几年,小高完全接下了生意时,老高去世了。但是麻烦又来了。企业下岗、经济遇冷,几个打工的哥哥都回来了,见过了世面的哥哥们突然意识到父亲祖传的手艺竟然是个金元宝,纷纷表示不能让小弟独占了这个便宜,要求老七交出秘方和手艺给大家共享。老七则表示他已经按照当初的协议给父亲养老送终了,配方理应由他独享。家庭会议再次召开,却没能达成任何共识——兄弟几个反目成仇。
那段时间关于高家的八卦在小城里不停流传:兄弟七个为了秘方争吵不休,甚至拳脚相向;六个哥哥虽然不知道配方,但是从小看到大对烧鸡的制作过程也知道个大概,于是纷纷自己在家里琢磨着做了跑出来抢生意,“大什字”市场里一天出现五、六家“高家烧鸡”;从那之后更是风波不断,市场里今天妯娌们骂起来了,明天兄弟们打起来了,格外热闹。以至于最后市场管理方出面,要求他们自己在家解决好再来。
最后,兄弟几个终于商量出来了个解决办法:兄弟们每家各自拿出点钱来补偿小弟,小弟公开配方,弟兄几个分别在小城几个不同的市场里做生意,相互不得越界。“大什字”市场的老摊位留给小弟。大家都不再用“高家烧鸡”的招牌,而按排行改为“高老几烧鸡”的招牌……
事情似乎就这样平静了下来。可是“高家烧鸡”的吃客们却慢慢发现了变化:不再是按只卖而是按斤卖,而且鸡杂被拆出去单独卖了;烧鸡的个头越变越大,从以前绝不超过两斤到现在四五斤都常见;不再是只有公鸡,母鸡也出现了;也再没听说谁家是限量供应的……开始只是几个哥哥这样做时,大家还说“去买高老七的”,可是没过多久,老七的也一样了。
去年过年回家时,爸爸记着我爱吃烧鸡特意去老七家买了一只回来,结果那只硕大的烧鸡身上有着厚厚的皮下脂肪,黄黄的看着就腻——以前都是小公鸡时根本不会有这种状况啊——不仅如此,外表变成发黑的酱油色,烧鸡身上那浓郁的香味也不见了,吃起来只剩下咸味儿,其它啥味儿都没了……
我忍不住问:现在还是只有他们家的烧鸡最先卖完吗?
妈妈嗤笑道:现在谁还巴巴儿的专门跑去买高家的烧鸡啊,做的和咱们楼下熟食店的吃起来也没啥差别。
可惜了。
IMG_387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