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热点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拾梦园

对不起,我从不向不付稿费的平台投稿

2017-09-18  本文已影响9314人  打工者的小窝
我也从不变相付费发稿,没意思

最近,有个微信公众号向我约稿,我看了一下他们的约稿函,觉得他们对我们这些码字的人要求还是蛮高的,从内容到题目到字数都有明确要求,最重要的一点,还必须是原创首发,从没在网络和其它纸媒发表过。

再往下看,他们能够给予作者的所谓的稿费就是文章所收到的赞赏的一半,另一半被该平台用作维护和发展经费了。

我呸!

现在像这样厚颜无耻的平台竟然这么多,对不起,我从不向不付稿费的平台投稿,你一分钱都不想付,我凭什么要把我呕心沥血写出的稿子给你?

古人也有稿费,不过古人的稿费叫润笔。看来,写文谋生,古已有之。

“润笔”之说则起源于《隋书·郑译传》。文中载:郑译夏爵沛国公,位上柱国,隋文帝令内史李德林立作诏书。高颖戏谓曰:“笔干”。译答曰:“出为方岳,杖策言归,不得一钱,何以润笔。”自此以后,“润笔”便成为文人墨客指代稿酬的专有名词。

历史上高稿费为情书所有。汉武帝变心了,皇后陈阿娇失宠,贬居长门宫,心情郁郁。一日,她听说汉武帝喜欢司马相如所作的赋,就托一心腹之人,携黄金求助司马相如,司马挥毫落墨,著名的《长门赋》就诞生。汉武帝读了很感动,想起当初金屋藏娇的诺言,曾经的温暖如昨,心意回转。一篇600字的文,百斤黄金绝对值——爱是无价的。

唐朝的书法家李邕很牛。据《新唐书·李邕传》记载,李邕尤其擅长写碑志颂词,朝中的大臣,道观的道士,寺庙的僧人,都拿着绫罗绸缎跑到他家请他写文章,他家经常门庭若市。所写的碑文绕院,满屋子都是绫罗,房梁上都是绸缎。时人曰:“卖文获财者,未如李邕也。”纯文学大诗人杜甫暗羡,作诗赞曰:“干谒满其门,碑版照四裔。丰屋珊瑚钩,麒麟织成罽。紫骝随剣几,义取无虚岁”。

唐代以文字奇僻险奥而闻名天下的文学家皇甫湜,给时为宰相的裵度作《福先寺碑》。裵度很器重皇甫湜,便派人送去很多车马彩绸,以作润笔费。而比照时价,皇甫湜抱怨酬金太少,说:“碑文有三千字,每字应得优等绸一匹,你们算算,为什么只赏这么多?”裵度听到下人的转告之后,笑着说::这个兄弟很自信.”又以绢九千匹派人送之。

明代唐伯虎还有他的朋友祝枝山,当有人来求字,先问对方“是见精神否?”精神即银子也。有银子便欣然捉笔,诚信交易,童叟无欺。到清代扬州八怪郑板桥就明码标价:“大幅五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条幅、对联一两;扇子、斗方五钱。凡送礼、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这润格交代非常清楚。近代章太炎给杜月笙做“寿序”,祝寿词,索洋大洋三万。柳亚子“不论中堂、立轴、屏条、横披、册页、扇面,每件港币百元,长卷另议。”

写稿也是劳动,并且是十分复杂艰辛的脑力劳动,一篇文章的产生并不像外人想象的那样垂手可得,而是要耗费作者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据说现在的微信公众号数量都在2000万以上,但真正具有原创能力的公众号是凤毛麟角,少得可怜。大多的公众号都是别人劳动成果的搬运工,他们有的是用征稿这种方式利用有的作者虚荣心的巧取,有的是直接从其它地方粘贴复制文章过来的豪夺。他们就像奸商一样进货不给钱,想赚无本之利。

我身边有一位爱好码字的文友,由于他目前的水平还不高,向纸媒投稿发表的可能性几乎为零,于是,他整天热衷于向我开头所说的那些微信公众号投稿,偶尔发表,他就在朋友圈里拜托各位亲朋好友转发,以增加文章的阅读量,因为阅读量只有超过500才会有十元的稿费,至于说后面的那些因阅读量倍增而增加的钱数更像是痴人说梦,遥不可及。

因为这个平台就这么大,还处于“屌丝”阶段,粉丝不过几百上千,即使你的文章再好(排除爆文可能),也就这么多人看到,会有多大的阅读量?

如果同样一篇文章投到一个更大的平台,如果被采用,阅读量就会暴增。今年,我有一篇故事被拥有200万粉丝的非虚构写作大号《真实故事计划》采用发表,两天阅读量就达到了8万多。当然,人家肯定是有稿费的,而且不低,每千字400-1000元。

我把这个道理讲给我的那位文友听,就是想戳破那些微信公众平台欺骗人的伎俩,等于是人家把你卖了你还替人家数钱呢。

结果是我的那位文友折腾了大半下来,除了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虚荣心以外,在经济上一无所获,在写作上也是原地踏步。他瘫兴了,他不想再这样玩下去了。他对我说,写作还是要靠多写多练,觉得自己有一定实力了还是要找靠谱的平台试一试。

我所在的城市有一份广播电视报,我以前经常给这个报纸上面的副刊投稿,经常被采用,该报也有稿费,不多,千字四五十元。

去年二月份,该报的编辑主动打电话给我,让我发几篇文章给他,他要为我编一个专版,让我在他们报纸上的“新安作家巡礼”中亮相。我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不用说,编辑为了把他的专栏撑下去,是在让我滥竽充数呢。但我还是非常乐意地照办了,谁摊上这样的好事不高兴呢。

文章如期发表出来了,满满一个整版,上面还有作者简介、创作谈和编辑点评,确实够高大上的,让我一高兴买光了一个绿色报刊亭当天的所有电视报。

更让我兴奋的是,这几篇文章的稿费也会有二百元左右吧,拿到这笔巨款以后,我准备自家地请妻子儿女到小饭店搓一顿。我非常看重这些微薄的稿费,同样是钱,但它比自己谋生的工资高贵。

可是是我等了一天又一天甚至是一年,都没有像每次那样收到文章的稿费,我没好意思打电话去问,只得默认了这样的结果。我想,这组文章之所以没有稿费,一定是编辑认为,我在报纸上大力宣传推介你,没让你出赞助费就算好事,哪里还会有稿费给你呢。

明白了编辑的心思,我再也不给这家报社寄稿了,你给咱的虚名咱也不稀罕,咱们断交。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