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感悟 | 如果有一天你的工作被机器人替代,你该靠什么技能生活
今天的话题想从职场的不可替代性开始聊起。
我自己的工作经历是大学毕业进入了国企,然后转行到互联网公司,一路走来,经历了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岗位,明显感觉到体制类和体制外的区别。
强烈的不安全感是创业公司或者说互联网公司的最大感受。记得两年前刚进新公司不久,任何事情对于我而言都是崭新的。公司涉及的领域也较新,运营工作没有成功案例可供模仿,所有的工作都得靠自己的摸索总结。那个时候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如何在公司里找准自己的坐标站稳脚,如何快速成长。因为你不进步你就会被替代,如果公司不快速奔跑、产品不快速迭代,就会被其他公司赶超。互联网公司每周工作六天是真的,早上九点上班、晚上九点下班也是真的。因为未来未知,可能下一刻就会面临失业的风险,所以必须弯腰逆风前行。
而此前国企的工作节奏相对而言就慢多了,所谓的能保护我们的屏障是一把双刃剑,呆在里面有自以为的保障和稳定,但是也温水煮青蛙似的削减了我们自身的“抗体”,少了那么一份活力和创新。我也曾经自嘲那个时候散漫的自己,8点上班,7点45才起床打的出门,没有明确的职业规划,从未想过主动改进工作方法,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下班时间被要求开会,占用半个小时私人时间都会满腹牢骚。
但是回过头来一想,真的是大环境影响到了个人的斗志么?未来那么长,太多的自认为的稳定都是暂时的,太多的客观因素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论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都没人能给你这把尚方宝剑,没人能够承诺这一辈子安稳太平,没人能为他人的未来买单。说到底职业生涯该改变的是自己的心态。
未来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呢?路上全是无人驾驶的汽车,零风险事故,可以把你安全送达到任何地点;银行客服全是整齐划一的白色机器人,工作高效且准确;你看的文章是后台的机器人分析大数据整理编辑的······几个小小的已经快要实现的场景,人类将会多少工作岗位,难道还不应该时刻保持警醒,认真的看看这个世界?
改变是残酷的,就像身处特殊时期的白鹿原一样,短短50年经历沧桑巨变,就算你想闭上眼睛捂住耳朵,可是时间的洪流仍然会推着你滚滚向前。
别拒绝改变,去感受这种疼痛并接纳它。任何挑战都不是无懈可击的,比如人工智能是基于过去或已有数据进行分析,而那些需要依靠想象的创意的,需要通过深入沟通完成的,定制化的工作,就可以成为我们努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