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杂谈写作漫笔写作随笔

写作散记   (2)

2019-02-05  本文已影响0人  读书写作与传统文化

写作散记 (2)
1 “好书不厌百回读”,写文章同样可以说“写作不怕百回改”。一篇文章能一次写成功的除了少数天才,恐怕大多数写作者包括著名作家都要不厌其烦的反复修改,有一位语文教育大师说过“好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改出来的”。《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写《红楼梦》更是“批阅十载,修改多次”,才写出文学巨著封建社会的史诗《红楼梦》。列夫托尔斯泰写作《战争与和平》和《复活》也是多次反复修改。

2 写作是思想情感认识的表达 ,人的思想认识和情感也是一个不断深化的过程,文章也是不断修改,而是文章的思想认识不断得到深化。

3 文章也是不断地修改,也才能使文字表达更准确更生动,古人诗词非常注重炼字,说的也是这个道理。唐宋八大家之一的王安石的诗句“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字,就是反复修改的典型,一个“绿”字,而是诗的意境全出。还有唐代诗人贾岛诗句的的“僧敲月下门”的“敲”字,也是炼字的典型,当然古人所谓的“炼字”,也应该属于修改的范围。

4 学习写作,除了要多读中外的经典文学名著和现代的文学作品,更好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学作品 尤其是古典的诗文,中国古诗文的最大特点就是文字简练意境优美,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使文章气势充沛,文采斐然,感情真挚动人当然中国古代诗文的简练与古代语言的单音节字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古代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这是现代白话文所无法比拟的,所以学习写作,必须要学习文言文和古代诗文的长处。当然古代的骈文和辞赋等文体也有可资借鉴之处。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