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普夜读

2024-03-09  本文已影响0人  马子良502

赵普夜读,这个成语中的赵普,是宋朝初年的宰相。他历经宋太祖赵匡胤和宋太宗赵光义两朝,三拜宰相,对宋朝初年的政局有重要的影响。

赵普夜读的故事,《三字经》里概括为“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

作为北宋的开国功臣,赵普没有居功自傲,他是非常谦虚的,用一生研读《论语》。

有一天晚饭后,赵匡胤去看赵普,一进门,见赵普正在挑灯夜读。赵匡胤看他读的什么?竟然是《鲁论》。

赵匡胤十分奇怪,就问赵普:“《论语》是孩子们读的书,你怎么还在读它?”

赵普说:“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全在这本书里。我只用半部《论语》为你打天下,现在,还要用半部《论语》为你治天下,就能使天下太平。”

赵普属于武将做宰相,现实版的“中书省内坐将军”。赵匡胤也批评过赵普“不学无术”,赵普便白天忙公务,夜晚读《论语》。他所说的“半部《论语》治天下”,既有对自己读的书少,自谦的说法,也表达了他从《论语》中受益很大。

赵普夜读的故事,给了我们太多的启发。

第一,什么时候学习都不晚。正如师旷对晋文公所说:“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赵普做了中书令,夜读《论语》,成为北宋初年著名政治家。

第二,读什么书很重要。赵普做了宰相,读治理天下的经典《论语》,他从看似简单的《鲁论》中,学到了“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第三,学以致用是关键。从所读的书中,汲取智慧,用到现实中去,指导我们的工作或生活。赵普读《论语》,寻求的是治国平天下的道理。

第四,怎么读书有讲究。读书的方法很多,怎么读,对自己有帮助,因人而异,找到适合自己,提升自己的读书途径、技巧、方式、方法,大有讲究。赵普死后,整理他的书籍时,发现只有《论语》中的二十篇文章。怎样从二十篇文章文章里,读出了治理天下的大计,是不是大有讲究?

第五,灵活安排读书的时间。自己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哪里可以挤出读书的时间,就在哪里挤。

第六,学问无止境。

……………………………

赵普夜读给我们的启发,还有很多很多,比如:要有胸怀天下的精神(以天下为己任的爱国精神);要有毅力、意志坚定;要勤奋努力,不怕基础差;学贵专,读出精要;不断学习,是成功的必由之路……

赵普夜读这个成语,多用来形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也反应了努力、刻苦的表现。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