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8:全能自恋——人心理、行为的三大基本动力之一】
【048:简述全能自恋——人心理、行为的三大基本动力之一】
有观点认为,自恋、性、和攻击性,是人类所有心理和行为背后的三种基本动力。
近期,主要聊聊“全能自恋”。
全能自恋,或者叫“全能感”,认为世间所有事情如自己所愿,无所不能。
如果还要说的更明白一点,可以理解为:我的身份就是“上帝”,我希望我自己可以心想事成,我的意志支配一切事物的运转。
精神分析的学说认为,人最初体验到全能感是小婴儿时期,这时候人是活在全能感中的,由于小婴儿还没有“自我”的意识,TA觉得自己和世界是浑然一体的,不分彼此。小婴儿觉得自己就像“神”一样,自己就是世界,就是一切,自己有念头、有什么需要,世界就会给予及时的回应;如果需求不被回应,小婴儿就会产生出巨大的无助感,然后“上帝”就变成“魔王”,产生渴望毁灭世界的感觉。
怎么会这样呢?
全能自恋是人本能的动力之一,其实是在追求“我是好的”、“我有资格活下去”,真正追求的感觉或许是掌控感、确定性、安全感。
安全感,是生命本能的需要,当你缺失这个,其他都无意义。就像是,你身边有一只饥饿的老虎,对你流口水,随时准备吃了你,这时候你是不会有心思追求其他事情的。
刚出生的小婴儿从“上帝”变“魔王”,其实只是人本能的一种心理保护机制。人会有全能自恋,刚出生的小婴儿更是如此,但和小婴儿感觉中的全能感相背的是,现实生活中小婴儿本身是非常脆弱且无力,小婴儿的能力接近于零,是真的“弱小、可怜、又无助”。
当小婴儿的需要不被世界回应,现实不符合TA的想象,TA会感觉很受挫、很无力,这份无力、挫折感对小婴儿来说是一份TA无法接受的“坏”。
因为,在这时候,小婴儿的“自我”尚未发展,TA还没有意识或者说对自己的“好”有足够的认可,在这个时候TA无法接受自己居然有“坏”的一部分。然而,寻求全能自恋,确认自己是“好”的是“绝对正确”的本能。既然自己必定是“好”的,那“坏”的部分就只能是外在世界了,所以,“毁”了这个“坏”世界,留下的就只有“好”的小婴儿了。
小婴儿是把自己无法接受的“坏”投射给世界,借用这样的心理防御来保护自己。
对成年人来说,全能感也不是个稀罕事儿。
各种网络小说和影视作品中,主人公都拥有“超能力”,可以做到很多现实生活中的常人做不到的事情,这其实也是一种全能自恋的展现,最极端的情况下,某些主角好像真的像全能的神一样。
在心理学看来,人的很多行为都是在追求全能感,这份动力推动人前进和发展,同时,也是一些灾难和一些人始终活在辛苦之中的缘由。
比如说,所谓的“无能狂怒”:
生活中,有些人似乎总是易怒,像个火药桶,遇到点儿啥不顺心的事儿立马就炸。
比如说:下雨天公交车延迟,导致TA上班迟到;被同事误解、被上司指责;网购的东西和预期不符;和女朋友对出行想法不一致……
这些日常中不如意的小事,往往都能让这些人勃然大怒,一瞬间变得脾气暴躁。进入“暴怒”状态,这样的状态经常会让血压升高,心跳加速,肾上腺素飙升。
其实,这些反复不断的愤怒情绪,背后深藏的或许就是一份大大的无力感。
无力感的源起,是人的全能自恋,即:认为世界上所有事情都应该如自己所愿。
人们都寻求全能感,只是这些人的 全能感停留在自己想象的世界中,当现实和想象不符,他们就会很受挫,同时产生了愤怒的情绪,觉得“怎么可以这样”?
人有愤怒情绪,其实是在寻求力量,“我”寻求愤怒,愤怒可以带给“我”力量感,让“我”可以去改变那些原本“我”感觉自己没有力量去改变的事,改变那些我不能接受的事。
这份愤怒带给人的力量感,只能,也本应该用于改变自身。
只不过,人又常常会有这种错觉,觉得自己力量十足的时候可以改变世界,向愤怒寻求力量感,用这份感觉去试图“改变世界”。
人是不可能改变客观世界的,毕竟“人只是个人”。
于是,怎么做都无法改变外部世界,这些人的无用、无能感,就指向了自己,他们恨自己的没用、无力、无能。
如果他们自己还不能接受指向自己的无力感,就会投射出去,变成对别人或者社会/世界的恨意,这也叫“泄愤”。
这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1、人寻求全能自恋,被现实屡屡“打脸”,感到无力、受挫。
2、自己无法处理这份无力感,转而向愤怒寻求力量。
3、通过愤怒获得了力量感,在下意识的全能感的指引下,企图去改变世界,再被屡屡“打脸”。
4、产生了更多无力感,同时又需要更多愤怒来给自己带来力量。
在“无能狂怒”的背后,撕开愤怒的表皮,无力才是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