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在拼凑荒芜的人生中一点点回温

2020-08-05  本文已影响0人  隋三金

这本书适合成人,也适合家长。没有一本书是必读的,这本书很多读者会反馈压抑,如果你也和我一样能够感受到温暖,可以试试。

山田宗树于2003年出版的长篇小说《被嫌弃的松子的一生》,在2006年同名电影上映后,变得更为大众所熟知。这得益于荒诞不经的情节遇到风格强烈的导演,导演强烈的表达手法将小说里的故事加特升级。

小说原著与电影

他们源自同一个IP,但,他们是不同的两个作品。越有想法和能力的导演,产生的作品越独立,拥有他自己的理解。小说和电影故事大纲差不多,细节有出入,电影表现手法非常荒诞,滑稽,夸张,舞台感强。因为松子的故事,也差不多如此,荒诞,滑稽,夸张,如同舞台剧。用影音的手法诠释故事情节,挺先锋的。这让我很难想象,小说原著是怎么写的。

电影非常成功,非常独特。常年盘踞同类型电影top位,非常出名。它吸引我读了小说。读完小说,我发现,我更喜欢小说。

因为作者山田宗树不仅呈现出拼凑的松子和其他人物荒芜的人生,还帮我,这个读者,找回了人的温度。这一点很重要,当读者阅历不够不能单纯从文本里提取温度的时候,就非常需要作者的表态,至少可以通过作者的态度提取令人舒适的阅读感,获取慰藉。

荒芜的人生

如果只是一个荒谬的人物,穷极一生荒芜,这个故事有什么可以让我们讨论的么?当然有,而且更多,但同时也发散四面八方的箭头。可以理解也可以不解,理解后可以和解也可以不和解,和解后可以继续也可以放弃,如同书中所写,许多文青追随太宰治去玉川上水投水自尽,也是一种阅读后的理解,和解。但是看这本书就不必有这样的担心,没有人看完以后会追随松子的脚步,因为作者有态度。

再多说几句,像吸引追随者自杀这种IP,在国内恐怕要被讨伐吧,毕竟我们是这样一个国度,生产煮羊动画片,误导小朋友观众模仿煮羊要煮小朋友,然后批评动画片。哪一个环节都有问题,不是坏作品太坏,是好作品太少。

所以读者需要有一定阅历,阅读理解的能力和人生经历,匹配阅读,才有能力去获取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有益的东西。

至于人生到底荒不荒,这很难说,每一条社会新闻都可以写一本《被嫌弃的xx》,有时候离我们很远,有时候又很近。

书中的川尻笙就曾有过这样的想法:杀人?这不可能,我怎么会杀人呢!但当他梳理松子姑姑的往事,阅读姑姑的判决书以后,他转变了想法:松子姑姑23岁以前都顺风顺水,结果却在23岁以后。。。而自己现在还没有走到松子姑姑第一次跌跤的位置,所以人生确实很难说啊。

关于人生的境遇,作者在川尻笙读完判决书这一段有着重阐述,是我非常喜欢的人生道理。我们中国有句古话,原汤化原食,说在阅读上一点没错。作者设计的故事,讲述的迷题,往往已有答案,那答案就在书里,经由一些人物讲给读者听。我们不一定每次都会抓住,一旦捕捉,就会产生与作者对话的阅读快感。有时候还会有意外收获,与作者产生他设局时都未曾想到的跨越时空的交谈,这完全取决于读者。

执镜人的接力

谁在为我们拼图,谁就是在为我们执镜照影,我管他叫执镜人。执镜人之手,所持镜头也好,镜子也好,皆在映射故事,亦在映射读者本身。

小说中有个很重要的人物,是川尻笙的女友,明日香,她也自带迷题,会在后文中有所交代。这个人物在电影里没有这样的作用,电影强化笙的探索和成长。

明日香有多重要呢?可以说,没有明日香,这本书我读不下去。因为明日香反常的关注,使得人人厌弃的松子姑姑有了一丝人的尊严,在周遭人眼里有了一点温度。正是这种温度,推动我继续阅读这样一个荒凉底调的故事。

但是明日香的温感突然在一本圣经,一次虔诚地与上帝对话之后戛然而止,执镜人的接力棒重回川尻笙之手,主人公之一少年笙通过内驱踏上寻找松子姑姑一生的痕迹之路,完成了自我成长和蜕变。到最后,我们能看到,温暖的人,川尻笙,重现于我们眼前。

两条线索

故事原本从川尻笙开始,从数十年之后松子已死往回推溯,但却突然跳出一个章节,以松子姑姑自述开始讲述数十年前的经历。我一度以为松子的篇章是后来笙发现的松子的日记,直到最后才明白,那就是作者的叙事手法,两条线并行,让读者既看到数十年前,又看到数十年后。这写法有点跨越逻辑,跟着笙的时候,读者是无知的现在人,跟着松子的时候,读者又成了开天眼的全知,两种身份穿梭的时候,有种奇妙荒诞的体验。

同时驾驭两条线索,故事更清晰,但对作者也是不小的考验,要求作者的叙述在时间和线索上留有悬念,小说才有不断想追进的阅读感。这一点作者完成度很高,我即使看着松子自述也依然没有消减跟进笙的追溯和拼凑的好奇,得以一口气读完整部小说。

人物

以往通过同名电影,我们知道松子遇人不淑,所遇之人皆是混蛋。但在小说中,众生相丰富饱满,笙所追寻线索的人物,都对松子有一份特殊的感情,也是从这些线索人物之口,我看到了活在社会之中的松子,并非如是。线索口述者学生龙洋一,泽村惠女士,内田店长,又回到龙洋一,这是对松子抱有情感的人,他们的叙述让故事保有温度。即便是致使松子姑姑两次跌跤的龙洋一。

在这里,我也许可以定义我眼中的温度,那是人对待人和其他任何事物怀有的敬畏和尊重,是真诚的感情。这种温度建立起人与世界的关系,有温度,就像小火炉一样,令人感到温暖。

川尻笙在与内田店长对话中有一段:

“你不会因为她坐过牢而拒绝她吗?”

之前一直很沉稳的内田店长脸一下子变了,用很凶的眼神看着我。

“喂!阿笙。”

“……是。”

“你这样低估我,实在很伤脑筋啊。”

内田店长的开放心态,真诚的态度和情感,令我动容,在冰冷的松子姑姑的故事里温暖着我。

参考文献

一般写论文后面都有一堆参考文献,这本小说后也有一页用来写参考文献,很特别。我听有人说萧红,只能写自己经历过的事,有些作家可以写自己并未经历过的事。以前我很好奇,作家写一些事是怎么写的,他怎么知道这件事是这样发生的?通过说萧红这件事我恍然大悟,原来作家与作家之间也有如此大差别。这部小说的作者山田宗树更加深我对此的理解。他用长长一串参考文献解答了我的疑惑,作者描绘土耳其浴就真的去体验过土耳其浴么?其实不用,他有本参考书可以详实他的书写。尤其是短短的后记,“在此,我要郑重感谢:针对昭和四十年代的铁路情形,给予我宝贵意见的川口明彦先生。此外,本部作品乃是虚构,书中出现的人名、地区、机构、政府机关及规定等都与实际完全无关。地检署的公审资料阅览手续,往往比本书中描写的更为费时,特此申明。”富有幽默感,令当时读到川尻笙查阅公审资料经历的那处也心生疑惑的我了然一笑,好似和作者对话一样轻松愉快。

经验教训

我们总喜欢在故事里读经验教训,如果一个故事不能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会让我们无所适从。很多解读会把松子的遭遇归结于她的原生家庭,渴望得到父亲的关注和爱是松子一生逆运的起源。电影更是将这一原因放大,设计出松子滑稽的鬼脸,像符号一样贯穿她的一生。这恰恰是我不够喜欢电影的一个理由,一个典型过于放大会削弱其他部分更多的可能,将思维局限和固定。

也有解读将这部小说和太宰治联系在一起,因为松子和太宰治自传型的小说人物大庭叶藏有着相似的亲子经历,与父亲的关系不太融洽。

但松子的父亲不爱松子么?松子的妹妹不爱松子么?从小说中看,都挺爱的,可松子为什么感觉不到呢?松子的几位挚友不爱松子么?至少泽存女士和内田店长都是充满人情味,关怀着松子的。已故和遗失的前辈像朋友一样真诚对待松子也有的。

我们无法剔除当时特定的环境去对松子的父亲表达爱的方式进行评判,但在现在的家庭中,可以用一种很简单易行的方式传递感情。比如,坚持亲子阅读。无论多么难以表达情感的人,如果每天都能为孩子读上一段书,讲上一段故事,哪个孩子会认为这样的父母不够爱自己呢。

我们也不能保证我们的人生没有突然发生的曲折,那我们应该储备或者拥有哪些东西来帮助我们应对原生家庭或后天经历带来的不如意呢?这正是我们要读这本书的原因。去阅读吧,阅读让我们经历人间百态,但它不会直接给我们答案。松子不读书么?松子读书的,书不能解决所有问题,读才是关键。

阅读并没有固定和标准答案,它带来一种体验,感知到生而为人的温度,让人在拼凑出荒芜的人生后,能够继续在人间独自前行。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