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让生活美好管理时间管理自己读书笔记和感悟

关于时间管理最厉害的一本书。《奇特的一生》

2018-05-29  本文已影响40人  鲈鱼正美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应该是关于时间管理最厉害的一本书了。书中主人翁柳比歇夫同志26岁时开始用时间统计法管理自己,事无巨细地进行每日的记录,一直持续到他82岁去世,整整坚持了56年。

这是何等的毅力!

柳比歇夫是在坚持吗?一开始可能是,到后来肯定就是习惯推着走了,以致于每天的记录就像吃饭刷牙一样自然而然。我们也可以推测(而事实也确实如此),柳比歇夫每日践行的时间统计法是给他带来了很大的效益,持续的正反馈激励让他尝到了甜头,才得以让这件事情不断持续下去。我们从书中列举的柳比歇夫一生的成就就可以看出来,他做了很多人十辈子都做不完的事。

柳比歇夫的时间统计法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呢?它分为四个步骤:记录、统计、分析和反馈。

记录要做到及时,要记下做了哪件事,这件事耗费的时间是多少。

统计是在每个月的月底,统计这个月在某一类事情上耗费的时间总量。当然,每年年底也会有对一年时间耗费量的统计。

分析,是要看看在每类事情上耗费的时间是否合理,哪些应该多些,哪些应该少些。

反馈,就是根据前面的分析,重新挑战规划时间,决定继续哪些,放弃哪些,从而最大限度保证精力的集中,使产出最优化最大化。

我发现,厉害的人都是有原则的人。柳比歇夫在践行时间统计法的过程中,也遵循了五大守则。我对其中两点印象特别深刻:累了马上休息;保证每天10小时的睡眠时间。我们以为柳比歇夫应该是惜时如命的人,事实上也确实如此,但要真正做到惜时如命,还得做到劳逸结合,不然这件事情做不长久。这跟那句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话说的道理是一样的:休息是为了走更长的路。

永远不要小瞧一句俗语。

书里还提到,要数十年如一日地践行时间统计法有一个重要前提是:得有一个伟大的目标。不要被“伟大”二字吓到,它指的实际上就是你一生的规划,需要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来。

我佩服两种人:一种人内心真正怀有“改变世界”的想法,他们一生都在践行这个狂言,像乔布斯、伊隆·马斯克这种;一种人知道自己可能改变不了世界,但在自己的能力圈儿内长时间努力的话是可以做好一两件事情的,于是他们会确定一个奋斗方向,一生都在朝它努力。在我看来,这两种人都是能够被称为“伟大”的。这两种人有一个共同点:无比明确的人生目标。

德鲁克说:

如果你计算一下你的时间,你会发现自己把大部分精力,都花在了没有意义的事情上。很多人对于生命不负责,这种不负责并不是说真的做了什么有害的事,相反的,有很多人从不伤害别人,但却对自己的人生规划和管理非常随意。

如果像柳比歇夫一样做了时间的统计和分析,就能避免把时间耗费在无意义的事情上。时间统计法的好处显而易见,你在正事和闲事上的时间开销一目了然,你一下就知道自己的时间都去哪儿了,你一下就知道当天自己的有效学习或工作时间有多少,于是可以在第二天或第二周及时改进,而不是继续不知不觉地低效下去。

可以说,柳比歇夫充实的一生就靠两样东西:时间统计法和自律。看了关于柳比歇夫的这本书,自然对他极为佩服。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学习他的时间统计法,学习它的自律呢?

不一定。我觉得时间统计法只是表象,重点在于你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时间管理方式。要让我践行书中描述的那种操作方法,我绝对挺不过一个星期,尽管它很简单。

自律也只是表象。如果觉得一个人很牛,知道他牛的原因是因为自律,于是你要“学习”他的自律,那么,一段时间后你通常还是不自律的。

因为自律是很抽象的,它只是一个结果,要达到这个结果,需要在三件事情上具体做好。哪三件事呢?

1)有一个人生宏观目标,并且把这个目标拆解到每一年、每一个月、每一天能够实施的具体行动;

2)一开始要坚持一段时间养成一个习惯,以达到靠习惯能够推着你自然而然做这件事情的程度;

3)跟踪你的行动,获得反馈,看看效果是不是你想要的。如果是正反馈最好,持续做下去;如果是负反馈,就要立即调整策略,甚至修改宏观目标了。

这三点,就是《奇特的一生》给我的最大启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