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围魏救赵计谋的原创者,被称为晋国战神,成就了晋国霸主之位
春秋战国时期的晋国有位著名的人物,他以慧眼识人为人所熟知,这个人叫赵衰,他曾经这样评价过一位军事家、政治家先轸,说其有谋有略。而先轸此人也确实不负评价,在他的谋划下,晋国打败了当时的强国秦国、楚国,一举成为春秋霸国,开创了晋国长达两百年之久的文、襄霸业。
一、事业的开始是流浪
先轸的幼年时期历史上没有明确的记载,但至少确认一点的是他家也应该是士族之家,否则他是没有机会认识公子重耳的,重耳是晋献公的小儿子,晋献公也是一位有着雄才伟略的君主,他上位后,带领士兵南征北战,吞没了晋国附近大大小小的诸多小国,将晋国发展的日益强盛。作为霸主,除了征战四方以外,在繁殖后代上也是不落于后人,他生了很多小孩,公子重耳就是其中一个,并且是不受宠爱的那一个,上有哥哥太子申生,下有弟弟奚齐,重耳以为自己本可以做一个公子哥,吃喝玩乐过一生,但没料到祸从天降,突然一天,他的老爹晋献公要杀他。因为晋献公被自己的宠妃骊妃迷惑,要让小儿子奚齐继位为王,眼看父亲的战刀要砍向自己的脖子上了,重耳只得逃离晋国,这就是史记中著名的“骊姬之乱”。
重耳逃离晋国,在外流浪,作为大国公子,他在富贵时结交了不少的好朋友,这其中就有先轸,还有赵衰、胥臣,他们都跟着重耳一起逃离了,舍家弃国,逃亡天涯,逃亡的路上吃苦受罪那是必须的,这其中还有来自生命的威胁,来自晋国的追杀令可一直没有被撤掉,他们去过风冷雪寒的塞北,去过寒酸势利的中原小国,甚至连晋国的死对头楚国他们都去过,就为了能寻求一丝丝希望,能让他们重回晋国。
二、斗志是不能被苦难磨灭的
这一路的逃亡一晃就是十九年,十几年时间,没有一丝一毫重返晋国的希望,这一切让重耳心灰意冷,他在塞北有了孩子,后来又沉沦于齐国女子的温柔之乡,苦难并没有打倒先轸,他对公子重耳的沉沦却难过至极,先轸一直没有放弃回国的希望,他胸怀一腔凌云壮志,他还想回到晋国灭掉那些乱臣贼子,壮大晋国,成就一番霸业。
于是,他整日在重耳耳边不停的劝说:公子,晋国大乱,百姓们渴望有人救他们于水火之中,你是天下人人称道的贤公子,晋国的内乱只有你的才能挽救,见重耳不听,他又去联合赵衰狐偃他们,把重耳灌醉,直接去了楚国去寻求复国之道。重耳虽然对先轸他们这种目无领导、先斩后奏的干法很生气,但幸好他是一个心胸开阔之人,且古代士大夫们都有血性,就算你是一国之王,一个不对也敢指着鼻子骂你。所以重耳在酒醒之后,也知道先轸他们是为了自己能当上晋国国一才有此番行为,因此也就顺势而为,坐着马车就往楚国去了。
三、寻得帮助,打回晋国
此时的晋国可以说是内乱纷争,晋献公一死,奚齐理所应当的成为了晋王,但上位不久就被太子申生的手下给杀了,这时候秦国也横插一脚,支持重耳的双胞胎弟弟夷吾回到晋国当了国王,也就是晋惠公。晋惠公为了保证王位的安稳,一是追杀太子申生的余党,二就是派人杀自己的亲哥哥重耳,这可是对他王位有最大的威胁的必杀人物,同时晋惠公还有疑心病,老怀疑人家说他王位来之不正,所以在国内大搞政治冤狱,把晋国搞的是乌烟瘴气,没几年,晋惠公也死了,他的儿子上任,是为晋怀公,但晋怀公的继位却惹火他老丈人,西部雄狮秦国秦穆公。原来晋怀公在继位之前曾去过秦国当人质,被秦穆公的女儿看上了,成就了一番“秦晋之好”,结果晋怀公却为了当国王偷偷抛下老婆逃回了国,当了陈世美,秦穆公很生气,就联合正在楚国寄人篱下遭人白眼的重耳,打晋怀公这个白眼狼去。
公元前637年春天,重耳带着秦国虎狼之兵打回了晋国,加上在国内做内应的栾枝和卻谷帮助,重耳轻而易举就杀死了自己的弟弟,荣耀回国,荣登王位,成为了晋文公,而那些在苦难时一直跟随他左右的士大夫们,也都纷纷加官进爵,先轸成了晋国军委会的第六把手,官位:下军佐。
四、初试锋芒,展现军事才能
晋文公继位后,治理国内动乱是一方面,另一方面也要扩展领土,发展国家霸业,他要为曾经遭受的那些苦难、白眼,向那些施加者们做出回报,而最适合担当领军打仗的人呢,那就是先轸。在十几年的流亡中,先轸看遍了春秋诸候争霸,国与国战争不断,他一直在思考如何能壮大晋国,让晋国成为当之无愧的霸主。当时先轸遇到的第一战就是对战楚国。
当时楚国国土面积辽阔,绵延千里,四方征战之时,江淮流域的华夏小国不少被楚国所吞并,这在实行周文化的华夏诸国眼中,肯定是看不下去的。
公元前633年,当时的楚国国王楚成王率手下诸小国围攻宋国,宋国战力不殆,就派人向晋国求助,当时晋文公正在犹豫,正值继位不久,国力尚未完全强盛,这时先轸站出来了,说:楚国攻打宋国,下一步就要进军中原了,这乃是上天授予我们开启霸王之业的好机会。但宋、晋两国之间还有个曹国、卫国两个国家,并且这两个国家还都认楚国当了老大,晋文公怕他们派兵帮着宋国打楚国,曹、卫两国再行黄鸟之计,那晋国可就危险了。先轸笑了 :这个容易,我们就派人去攻打曹国、卫国,楚国必然要来兵救援,这样宋国的也就得救了,看到这,是不是觉得先轸的这个主意很眼熟,没错后来著名的孙子兵法中的“围魏救赵”,就和这个计策一样一样的,可以说先轸是这种计策的原创者,说他是中国兵法的祖师爷,也不为过。
于是晋怀公就下令,派下军佐先轸率晋国三军攻打卫国五鹿,此战被称为“五鹿之役”,这是晋国开启霸王之业的第一战。为了快速的取得胜利,先轸采用了先声夺人之术,快马行军,绕道南河(今河南汲县)在敌人意想不到的时候迅速来到了五鹿城下,杀了卫国士兵一个措手不及,第二步是风声鹤唳,虚张声势,先轸命人在五鹿城下山林中插满军旗,让卫军以为晋国兵力强劲,打击瓦解了卫军的抵抗之心,卫国士兵们在先轸这虚虚实实的计策下,纷纷逃窜,晋国轻轻松松就拿下了五鹿城,用最小的代价就拿下一座城池,所有人都像重新认识先轸一样,晋文公也开始相信先轸对他说的成就一番霸业不是闹着玩的,于是就升了先轸的官,且连升六级,先轸一跃成为中军将,统帅全军,在先轸的带领下,晋国乘胜追击,很快打败卫国,接着曹国也被攻下。
先轸的接连胜利,让楚成王开始心虚,他派人给围攻宋国的手下成得臣,说晋国的先轸有将军之才,不是我们楚国能打过的,你赶紧回国来吧。成得臣此人也是楚人皆知的名将,平生未吃过败仗,这不战而退可不是他的作风,于是他是将在外不受君命,就是不撤军,并且还要专门去会会先轸这个打仗天才。
先轸分析了当前的局面,要想取得胜利,晋国必须人有其他国家助力,二是确定好战场,务必求得天时地利人和再来打这一仗,为了寻求助力,他叫宋国去向齐、秦两个大国送礼,让齐、秦两国劝楚国退兵,楚真退兵了仗就不打了,没损失,楚国不愿意,那就打了齐、秦两国的面子,这两个国家肯定就站在晋国这边来了;二是把刚打下的曹、卫两国的领土分给宋国,还让曹卫两国的俘虏写了一封骂他的信给成得臣,果然楚国一没退兵,二是楚将成得臣被激怒,激怒之下大起三军北上,去和晋国拼命去了,誓要打败先轸。
齐、秦两国劝退不成,果然如先轸所料,站在晋国这一边,这一下晋国的兵力就和楚国持平了,于是,一场著名的战役马上就要拉开帷幕了。
五、城濮败楚,一代战神成就晋国霸主之位
公元632年4月1日,楚国率楚、郑、陈、蔡、许五国联军与晋军在曹都陶丘附近展开了正面对决,战争一触即发,但晋、齐、秦、宋国四国联军却转头就跑,这一跑就是九十里,后代人们熟悉的“退避三舍”也就出自于这一跑。按照晋国的说法,说当初国王重耳曾在楚国避难,这次退让,是表示礼让,实际上,这却是先轸的计策,他说,楚国长途远征,已经劳累不堪,再让他们跑上个90里,更加削弱他们的士气,其次晋军已经退让,楚军还紧追不舍,乃失礼之行为,反而会涨长华夏联军的军心,这一弱一涨之间,天时地利人和都占尽了,这场仗打不胜那都对不起老天爷。
晋国联军退了九十里以后,就退到了城濮一带,也就是现在山东荷泽的鄄城县醇正南临濮集一带,当时城濮这一片是一大片广阔的原野之地,双方接近二十万的兵力,可以说是一场规模较大的战争了,公元前632年4月4日,战斗正式开始,在退避三合避楚峰芒之后,先轸又采用避强击弱之计,击败楚军右师,而后假扮失败诱敌深入,再反攻夹击,击败楚军左师,最后大军围攻,逼楚将收兵撤退,至此,楚濮之战结束,晋国大胜,先轸战神的名号自此传开。
城濮之战可以说是春秋时期中原民族抵御南方蛮族势力北侵的一场重大战争,因为晋国的胜利,成就了晋国的霸主之位,也正因为此战晋国的胜利,楚国自后百余年始终不能侵占中原,反而被中原文化所浸蚀,最终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