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又到送糕季
八月(农历)已经结束,很快又到了九月(农历),又是送花糕的季节。这一古老的习俗,不知道已经沿续了多少年,才流传至今,从此以后,年年如此,周而复始。
花糕是一种用各种各样的花、鸟、虫、魚、兽等装饰做成的馍。周身花里胡哨的,所以取名花糕。又因为花糕馍共有三层高,一层比一层高,一层比一层小。取其,芝麻开花,节节高之意。"糕"通"高"。呈宝塔形的,根基不但牢固,而且样子也好看。充分地显示出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
每年的九月份(农历),外爷外婆就从村外来了,一路上风尘仆仆。今天的穿着不同与以往,从头上到脚下,都是焕然一新。他们提着馍笼,明光锃亮,给外孙子送花糕来了。有的外婆外公走不动了,或是不在了,则是由舅舅、舅妈引着小孩子给外甥送花糕来了。有的地方还搭有两条耍魚,做成魚的形状。盛放满满一笼。还有地方给老外甥专送两个耍魚。这是一年之中唯一一次给外甥送的礼物。所有的礼物,搭头子是柿子之类的水果。
现在,家里来了客人,饭食一定不是一般的,早上肯定要大肉臊子面。寓意长长久久的意思。下午的饭就丰盛多了,一般是白蛋蛋馍就菜。不是动炒瓢,便是用炒锅炒十几个菜。有荤有素。要图省事,就到食堂里去,边吃边聊,临毕了,还不用洗碗,嘴一抹,屁股一抬,就走人。
送花糕,只要不出这个九月(农历),没有具体的日子。各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决定。每天都有客人来,每天都有出门的人。
小的时候,总盼望着九月(历)快点到来。因为那个时候,粮食比较短缺,在这个季节里,可以吃上舅舅家香喷喷的花糕馍,还可吃上甜甜的柿子。有的把花糕切成片,在锅里用油烙一下。干蹦酥脆,十分可口。现在却有电饼档,非常方便。
那时,盼望九月(农历)的送糕季,还有另外一个原因,穷过日子富出门。在家里细发地过日子,出门去是人面子上的事,不能露出一点的寒酸相,必需换身新衣服。小孩都爱穿新衣,随着大人一块去出门。这一天里,能顿顿吃好的,尽兴地玩耍。
每个村子,每个行当里都有能行人,每当到了这个送花糕的季节里,正是他们大显身手的时节,也是他们最忙碌的时候。他们谁叫就跟谁去。谁叫的早,先到谁家去。女儿多的人家最忙碌,主人和请的能行人都很忙。做的花糕多,花糕馍要蒸几锅子。
村里的能行人,整天都是忙碌的,谁家下来是谁家,心中都有个数。日子排得满满的,不是东家今天请,就是西家明天叫。用一句通俗的话说,就是能者多劳。蒸花糕的季节,这种手巧的能行人,提前就要预约好在哪一天里。防止到了时候,几家子碰到一快,手忙脚乱,人手拉不开。
到了蒸花糕的日子,主人施好碱面,揉好面团,摆放好要用的蒸笼,甑篦子,笼布子,锅边子的围布,一切准备就绪,然后亲自上门去请能行老婆和能行媳妇。离家近的,随口高声喊一声:"他婶,都准备好了,快过来!"
对方连忙答应一声:"马上就来了。"
案板上,大婶熟炼地揉搓着面团,一会像揉着饼子,一会儿像搓长条子,一会儿是动物的身子。很像小时候的我们,泥巴在手里搓来搓去,等它光滑了,搓成各种条形,丸成各种动植物的样子。
此时的大婶,在案上用面团做着花糕馍用木梳蓖子压成它们的翅膀,用黑豆粒做鱼儿的眼睛,用红印色做它的嘴唇。用剪刀剪成鱼身上的鱼鳞,及鱼儿的两条分岔。植物的叶子上的脉络也是用木梳压成的。我真心感叹,民间有能人。
这都是很多年前的记忆。可惜,当时没有手机。若有手机,拍下珍藏起来,也是很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