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往事

2018-05-20  本文已影响0人  阿蒙_844c

想起很多年以前看过的两本书。一本是《少年维特的烦恼》,一本是匈牙利作家卡米克沙特的《奇婚记》。书是从林业站一个娇俏的女孩子那里得来的,最终也没还她,连她姓什么也忘记了,现在哪里更是不得而知了。不过那种不安于生活现状,有质量追求的聪明姑娘到哪里应该都会风生水起的,谨以此篇怀念我们萍水生涯里曾经互致的善意与信任。上世纪的九十年代小城镇还是中专生打天下的年代。现在的同学们可能想象不到,中专生,这个特殊的时代现象,职业教育体系下的一个速成品掠去了城镇高中生源中最顶尖的一部分,然后从事3-4年的专业技能教育,不到二十岁就可以成为行业里稍加锻造就可以独当一面的中坚力量,可以拿一份工资,支配一份独立于父母之外的自由与权利。我们有幸都曾属于其中的一员,是骄傲的,但又因着先天的结构缺陷和过早进入社会对人事的不适应而有着诸种遗憾。

还是回到那两本书上吧。刚刚参加工作的时候我就开始着手考英语大专,为将来的考研作准备。有时候觉得很奇怪,我是这样的不均衡,某些事情上有着超然的直觉和敏感,有些事情却暗昧得如一只爬行类,怎么也得不出身边世界的布局纵深,只知道碰着什么就是什么。刚开始工作的那几年,我没有任何的娱乐,只是偶尔去同事家看两集电视剧,除了自考的那两门考试,平时的精神生活简直一片荒漠,居然不知道去新华书店,不知道买两本书看看。所以这意外从朋友那里得到的两本书基本上就构成了我整个青春期到25岁之前的全部精神食粮,现在想想真是可惜可叹之极,那么美好的整幅的锦簇的时光,就这样堪堪裁就,回首惘然了。

现在看来《奇婚记》是荒谬透顶的,一个人最正当最美好的情爱诉求居然惹得全世界以之为敌,而且这个人还是以财富身份著称的伯爵。黑暗的中世纪,神权最后的帷幕成了别有用心者的庇护所,而有些人注定牺牲在黎明到来之前,巨富和权势亦在更大的财富和权势之前落败,真情唯有流落民间。文笔幽默松弛,造成的叙述趣味与故事本身的荒诞悲哀形成巨大反差,这世间的所有美好与丑陋无分轩轾,在当事人眼里都是极严肃认真的,付出巨大努力维系的,是以丝毫不容懈怠;深渊与天堂相邻,是以君子“终日乾乾,夕惿若”,竟容不得半步错也。

《少年维特的烦恼》是一本小说集,除了盛名的《维特》,还有高尔斯华绥的《苹果树》,泰戈尔《两姐妹》,还有一篇是巴尔扎克的,名字已经记不得。这几篇小说现在想来也是瑰丽多姿的,大家手笔的从容与摇曳,哪怕是最平常的扮相也自带一份光环,随物赋形,行之沛沛,又止于其所当止,令人神往。

《维特》是大家都熟悉的,与我这种简单粗暴的直人三观却极不相符,倒是其中几首莪相的诗颇有几分神秘主义气息,有时一首诗能给人力量,而现实,尤其是过度描述的现实却只能让人疲惫。

《两姐妹》是浓郁的印度风情,姐姐已经很美,妹妹生得更美,偏偏作者还要吊人胃口,说妹妹看上去更美。害得我现在还着迷于印度电影里的美女,总觉得那样的近乎神性的美,是不可以用世间的清规戒律来约束的,她的降临,自然是要一切准则让步的。然而到底还是在烈火烹油的人间,这纯朴洁白姐妹也因为一场意外的情感捉弄而不知所措。

同样非常态的情爱故事,巴尔扎克笔下的场景要来得更开阔,更跌宕些。我是不懂历史的人,那些关于法国阶层,议会,革命的描述统统都跳过,关键词只有意大利公主,痴情的大律师,一意孤行的独生女,还有一对荒诞的上流社会(虔婆+绅棍)组合。人在大时代里的行为分明有一种演戏的性质,美满与壮烈都夸张得有如殉道一般,钉在历史的标本夹里,象那些巍峨的头冠,繁复的贵妇裙撑,供后人评点赏鉴。

可能上面几篇小说里的故事与人情于我的认知都太远了,真正感念而且感动我的是高尔斯华绥的《苹果树》。后来做英语阅读理解时,还遇到过其中的一个片段。故事并不曲折,一个乡村姑娘对一名意外闯入村子的贵族少年的无望爱情。少年最终选择了一名门当户对的女孩,留下姑娘整日靠在苹果树下流着泪,年老的牧人关心地问道:你怎么啦?哪里不舒服吗?姑娘抚着心口说“这里痛”……那时每每看到这一句,我都不自觉的心头发酸,流出泪来。诧异于作家是如何在笔下复活这样一个关于苹果树,关于爱神的故事,明知是故事,在当时却不能自己,心痛不已。后来才悟出,或许作者也是那般心痛吧,为我们渴望的却再也回不去的田园与牧歌,为姑娘那双仿佛第一天才睁开的动人的灰色眼眸,为那黑夜里盛开着热烈与芬芳的白色花朵的苹果树……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