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程似锦一股味
我带着温暖的感觉和解脱的心情,一路顺利到家。我爸妈看到我带着行李回家,都感到很惊讶。听我说完,有点不敢相信的样子,问:这就回家上班了?我点点头说:嗯!我爸平时不怎么表态,这次主动说:好啊!回来好啊,这几天我都没跟你妈说我送你去上班那天的事,你们那经理也太看不起人了,我是没啥能耐,也不能给你找到别的工作,所以也只能忍了。我一想,原来那天他没心没肺的样子是装出来的,为了我他必须得装着点、忍着点。我妈听我爸这么一说,原本高兴的心情又有了一丝担忧,不过一想回家总比外头好,也十分高兴。
第二天我去单位报到,办公室主任热情地接待了我,领我去见经理,经理亲切地和我唠唠家长,说他多年前和我爷爷同事过。我爷爷复员军人转业,是他们当时单位的副经理,文化程度不高,但人很正直本分,可惜身体不好,年纪不大就因病去世了!哦,原来我爷爷曾经也当过领导啊,不过我刚出生不久爷爷就去世了,所以我不了解。我爸也是军人转业,就是个小兵,后来还下岗了。我呢,没当过兵,上大学了,毕业回来刚开始工作。领导还是给了我很多鼓励,明确告诉我接出纳工作,希望我早日进入角色。
领导的鼓励和信任给了我很大的自信,当我再一次面对出纳工作,面对同样的粘凭证工作,却有了不同的感受。这次带我的出纳是一个纯爷们,性格豪爽、业务熟练,上班时能安静耐心地在办公桌上粘凭证,下班后能谈笑风生地在酒桌上推杯换盏,而这两件事我都不行。不过既然这么一个大男人都能耐心地把凭证粘好,为什么我不能。于是我也试着耐心地、一张一张地粘起凭证来,连着粘了两天,我突然感觉进入一种专注的状态,看着凭证一张一张地粘在一起,整整齐齐的铺开排列,成就感油然而生,也许这就是所谓的“心流”吧。
学会了我开始认为最为枯燥的粘凭证工作,接着就是凭证审核、收付款工作。凭证审核很大一部分就是发票,什么名称、大小写、金额、盖章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票越来越正规,只要细致细心就好。收付款说白了就是数钱、各种票据,我们每天接触大量现金,零钱、整钱、新钱、旧钱、好钱、坏钱,什么钱都有,为了准确,除了用点钞机过一遍外,还得用手再过一遍。当你数很多钱的时候,你就会深刻体会到:数钱数到手抽筋,一股铜臭味是什么样的感觉。

有了信心和老师的言传身教,我只用一周的时间就能独立承担出纳工作了,随着边干边学,我完全进入了角色,能够顺利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了。之后,经过年底的结账、审计工作,财务的大致流程我就了解了。与我上学时学的感受不同,上学时主要是做会计分录,工作后都是电算化操作,只要记账凭证选对了科目,会计分录就一目了然了。
我认为一开始做财务工作,还是要围绕着最基础的原始凭证开始,俗话说:有账不怕算,就是这个道理。会计工作回到原点,还是体现在一张张凭证上,由一张张的凭证得到了会计账,所有的账汇总后,直观地体现在几张主要的会计报表上,即所谓的证、账、表。
上学期间我手里没钱,就对现金流量表的大题望而生畏;上班后我做出纳工作,知道我手里有很多钱,但仍然没搞明白现金流量表该怎么调整。看着账上的钱,对应上这一年的钱是怎么挣的、怎么花的,还剩多少净利润,在会计、审计、税务等人员的协商一致下调整到与手里的钱一致才行。
企业算好账报年报要在半年时间内完成,而个人与家庭,如果算一年的资产、利润、现金账,要么是手里有多少算多少,大概差不多就行,要么就是“报表”看着平衡就行,真要是一分钱都不差的算,会有多少鸡飞狗跳啊!所以做财务的人工作中要认真严谨、计算准确,回到家一定要跳出惯性思维,不要“斤斤计较”,花钱总比管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