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人,你还不焦虑吗?

2018-01-28  本文已影响0人  Friday_Night

来自「温暖不自知」的第006篇原创

茅侃侃自杀的消息,轰动了朋友圈,在此之前我不知道他是谁,短短一天之中,似乎自杀的是我身边的熟人。他的离去,触动了受过他影响的七零八零九零后,大家都带着一种难以置信的情绪转发哀悼着,哀悼这个曾经被称为IT四少之一的传奇人物没有再能延续历史,哀悼这个没什么背景却敢闯敢撞敢冒尖的灵气少年走向了绝望,哀悼曾经那个创业是多么令人兴奋多么值得向往的年代的离去。

“创业是一条没有终点的不归路”,“创业就是在赌博在玩命”,“之所以选择IT行业,就是深受高中时看到鲁豫有约对IT四少的一期访谈节目的鼓舞”。。。。。茅侃侃的自杀,让大家又一次面对了这个不愿去提及但是无处不在的残忍竞争。

高处不胜寒。

不免想起了罗胖在2017年的跨年演讲中提到的“马云说他每天都很焦虑,每个月赚一二十亿很难受,总是担心自己的企业落伍,睡不着觉。”当时还当作乐子来听呢,后来越想越觉得”感同身受“(放肆地设身处地了一把)。一荣俱荣,一损俱损。赢得越多,输得时候可能会越惨,而且输赢也许就是一瞬间的事。

社会这个大波流似乎越来越没有耐心,没有给人太多的时间去思考,去成长,去适应,去努力。以至于创业似乎成为普通人逆袭的唯一途径,唯有撕裂般成长,才能实现开挂一般的人生。

逆袭和开挂的人生都远远超出了我的生活圈,犯不着去瞎操心。但即使甘心作个普通人,想要在社会舞台上站得住脚,也不再是那么轻而易举和理所当然的了。

父母那个年代读过大学的,寥寥可数,多半都成为过举足轻重的人物,大家都意识到读大学可以改变命运,所以砸锅卖铁都要供养孩子去读大学。

等到我上大学的时候,大学文凭已经显得不那么值钱了,无论一二三流,似乎那个学位证已经默默地沦为基础门槛了,于是,大家又被半推半就地去读研,为了高人一等。

但研究生毕业时,却又发现硕士文凭竟然成为了高不成低不就,与本科文凭相比,并没有多吃香。想要无可替代,还得在本该成家立业的年龄继续读博深造。

可是真的读了博士就能高枕无忧了吗?并不是!论文被拒,毕业延期,精神失常的比比皆是。毕业后虽说可以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但是是否能得到和你的付出相匹的社会地位还未必见得。

高文凭,顶多成为能挤入舞台的门票,至于能不能站得住脚,只能自求多福了。

与此同理,还有大多数人梦想的铁饭碗,朝九晚五的大国企,拿着稳定收入的公务员。这些曾经代表着前途无忧的大船,如今是否还在稳健航行?是否还能挺过一波波巨浪?

昔日的铁饭碗带来的安全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唯有焦虑无时无刻不在。

兔先生从读博士期间就得了焦虑症,他很苦恼每天晚上都会做一些什么考试不会答题,写报告赶项目截点,出差赶不上飞机的噩梦,吓得自己一身冷汗。我一直都不以为然,觉得他小题大作。

闺蜜工作刚转回分部的时候,一写周总结就会焦躁,觉得她们的国企工作太闲了,一周迷迷糊糊就过完了,做得都没有技术含量,都不好意思写出来。我也不以为然,觉得她在无病呻吟。

直至我也踏上了焦虑这条不归路。。。。。。

原来可以无忧无虑地喊着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可是似乎现世已经不安稳了,各种新生产业飞速地冲击,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的变革和发展。岁月也没有办法静好,上班不迟到,争当部门优秀已经不能跟得上这个变化的节奏了。摸摸裤兜,想了想,真的是没有底气说自己有不会被新技术取代的能力。

无论你接受不接受,焦虑毋庸置疑注定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了,或早或晚都会来到你的身边。既然阻止不了它的到来,那不如就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去追赶这个时代的风口浪尖。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