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
很多时候,我们总有这样的困惑,课上的很认真,备课也很充分,类似的题型讲了好多遍,同类的练习题也做了好多遍了,可是一到测试学生该不会的还不会,成绩依然是老样子,如泥牛入海,不见动静。
也有很多家长跟我诉苦。孩子的辅导班没少报,辅导费用更是花了不少,什么思维拓展,一对一,线上的、线下的等等都尝试了,可是孩子的成绩也不见提高。
这样的问题,应该是常见的,同样的困惑也应该存在于很多家庭中。那么这种问题如何破解呢?
我认为,首先应该解决孩子内驱力的问题。也就是说要让孩子自己学会主动学习,由“让我学”变为“我要学”。这中间的转化是需要费一番功夫的。
如何转化,怎么转化?
这个问题其实没有固定的答案。因为每一名学生的个体情况不同,所处的成长环境不同,甚至来说同一名学生在不同的时间节点,不同的教育环境、生活环境都会存在差别。所以,我们必须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特定的生活学习环境来予以分析,制定具有个性化的转化方案,并根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还要做好持续战斗的准备。因为任何事情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教育更是如此。抓反复,反复抓,还有可能做不好,没有持之以恒的信念去做这件事情,是不可能有好结果的。
有句话说得好“要想钓到鱼,首先你要知道鱼儿想吃什么”。我想这句话放在学生思想转化上同样适用。
我们在做学生思想工作之前,首先要“备课”。要广泛的调研、走访,了解学生的方方面面,尽可能多的掌握学生有关资料。了解的越多,越详细,思想工作做起来就越得心应手。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一位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在做学生思想工作之前是不会打无准备之仗的。
然后要选取合适的教育契机。
一般情况下,在运动中的人思想是最脆弱的。在与学生交流的时候,我们可以邀请学生一起做一项他最喜欢的体育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切入思想教育,效果一般来说是很好的。如果场地受到限制,一起在校园中散步也是一项很好的运动方式,一旦我们的话语开始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那么我们的思想工作也就差不多快成功了,学生的学习内驱力一旦建立起来,考出好成绩那就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