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交流职场菜鸟成长记

写给所有站在十字路口想转行的人

2018-12-12  本文已影响0人  岁月的小偷

我从很小的时候就喜欢听广播和写作,所以从那时起就萌生了做记者的想法,然后从初中、高中、大学、研究生一路百转千回,经过差不多将近十年的努力,终于在2012年的时候拿到香港一家财经网站的offer,正式成为一名记者。但是此后在一年的记者职业经历中,才对这个行业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并且非常确定这个行业不适合自己的性格,自己在这个行业继续做下去不会有任何职业前景可言。具体的经历和心路历程我有在知乎里面的一篇回答相信叙述,大家有兴趣的可以点进去看-在香港当记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 Tracey的回答 - 知乎

在香港当记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我从记者行业离开的时候其实是裸辞的,当初是真的对这个行业彻底死心,但是又没有想到自己下一份工作该做什么好,而且当时在香港收入非常低,生活成本非常高,所以现在回想下自己当初裸辞还是挺勇敢的。 但是幸运的是,在不到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就拿到了下一家猎头公司的offer,实现了第一次行业的转变。

一个星期听上去很短,但其实背后有漫长的三年坚持和等待。

我第一次面试这家猎头公司是在2011年研究生刚毕业的时候,当时虽然目标是做记者,但是因为自己是应届生没有工作经验,外加粤语和英语都很不过关,找工作真的很难,所以基本就是海投,把所有各行各业只要条件符合的,全都投一遍,这个投简历和面试的过程也让自己对几个不同的行业有了了解,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铺垫,当时我投简历和面试的公司真的自己都数不过来,这家猎头公司只是其中一个,当时面试完之后,也并没有对猎头工作很感兴趣,因为那时还是心心念念想做记者,但是面试我的老板和同事人都非常专业和nice, 所以我对这家公司的文化印象还是不错的。但是那时面试两轮下来,他们并没有给我Offer, 因为预算缘故决定暂时不招这个职位了。即便如此,我还是和那家公司的老板保持了联系,而且这个联系一直保持了三年,这三年期间我偶尔会发邮件给他问下有没有新的职位开放,有一次因为我朋友当时在找工作,想问他能不能帮忙,而他也一直都有很nice地在回复我,直到2013年我从记者行业离职前,当时我又发了邮件问他那边还会不会招人,这次他说有可能,于是又邀请我去面试了两次,同时也见了其他的同事。这家猎头公司通常很少招我这种没有行业背景的人,所以我觉得他们当时也并不是一定会有一个职位适合我,但是面试下来之后,我老板决定给我设立了一个Junior的职位,一方面是他觉得我的性格适合,另一方面是我连续三年跟他保持联系的这种坚持(英语原话是persistence)让他impressed (印象深刻),还有就是听说我裸辞了,我猜可能也有一丝丝同情在里面,所以最后给我给了我offer。

一开始从记者行业离开,真的不知道该转到什么行业好,而且觉得自己的专业背景让自己的可选择项也没有很多,所以还是持有一个很Open的态度,觉得都可以尝试。所以当初对猎头这份工作并没有什么很高的期待,但是此后这家公司完全超出我的预期,它让我成长到的、学习到的太多太多,不仅让自己的职业生涯完全上升了一个台阶,同时还改变了命运,然后还遇到了我可能此生中可以遇到的最优秀的同事。具体做猎头的经历我有详细写在另一个回答里,大家有兴趣可以去看

人们对猎头工作通常有哪些误解? - Tracey的回答 - 知乎

人们对猎头工作通常有哪些误解?

所以总结一下,第一次转行在职业初期,我觉得不管你过去是学什么的,年少时期的理想是什么,很可能初入职场,发现现实和理想是有差距的,你想做的可能并不是适合你的,或者并不如你想的那样,而反之,你不想做的,或者没什么兴趣的,很可能是因为你没有做过没有亲身尝试,所以不不知道这个行业的具体情况,但其实它有可能是适合你的,可能有时候不合适,但却是一个很好的铺垫或者过度,为以后的合适打基础,所以我觉得在转行或者找工作的时候最重要的就是要保持一个open-minded的态度/对不同的行业持开放的态度,多去搜集信息,多参见面试,去见不同的人,做猎头三年的经历,告诉我和什么人一起工作以及在什么样的公司环境和文化下工作,比做什么更重要。所以如何不知道或者不确定自己要做哪个行业,或者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转到目标行业,真的需要多试试不同的机会,最好的机会常常出现在意料之外。而且有时候一次转行并不能直接带你到你的终极理想,可能需要第二次转行。

因为上面有提到我其实对猎头这份工作并没有很大兴趣,当时选择加入这家公司主要是因为里面的文化和人,所以当我在猎头公司做了两年半之后,一方面觉得自己的职业上升空间非常有限,这个我在那篇做猎头问题回答中有详细叙述原因,另外一方面还是在面试不同候选人,接触不同职位的过程中,对一个新的行业和新的职位有了了解,也就是我目前这份工作。当时我们在帮一家美国的金融信息提供商找销售职位,而其中一位候选人就是在我目前这家公司做销售,通过对这个项目的招聘,让我对这个行业和职位有了很多认识和了解,我觉得这不仅是我想做的,而且我的背景、技能、职业经验也都符合要求。所以,我投了很多简历到类似公司的销售职位,但是大部分公司都不愿意招此前没有销售经验的人,他们还是觉得猎头和销售不太一样,我想这也是很多想转行的人面临的挑战。当时唯一对我的背景持开放态度的,就是我现在这家公司,而且我在面试中还提到是通过那位候选人了解到他们,尽管那位候选人当时已经不在里面做了,也是增添了一份亲切感,这也是为什么我说第一次转行可能是一个很好的铺垫。但是最关键的因素,还是面试的时候,我和我老板对工作的想法理念非常一致,然后我的性格也跟公司文化相符,所以最后顺利拿到了offer。

总结第二次转行的收获和心得,就是转行之前一定要对这个行业和职位有清晰的认识和了解,最好的方法就是去认识目标公司真的正在做这个职位的人。然后我知道很多时候,你想去的公司,人家并不一定会接纳你,因为是跨行业的,但是我的经验是那些大部分都是层级结构,招聘过程都很复杂的大公司,所以如果直接转去大公司有一定挑战,除非可以认识里面的人脉,让他们推荐。如果不行,就从中小型公司入手,先实现转行,积累一两年行业经验,再慢慢跳去大公司,或者当初那些因为你的行业背景不符而拒绝你的公司。另外,还是要再强调的一点就是,公司的环境文化,与你共事的人,比你做什么更重要。大牌的公司文化环境不一定就优于中小公司,我觉得最关键的是要找到适合自己的环境和文化,尤其是你的想法理念以及工作态度工作方式,要跟你的直属上司匹配,很多时候你的老板是谁也比你在哪里工作做什么工作更重要

最后再来说说转行对自己生活的影响。

我在香港总共生活了7年,2015年底的时候因为个人感情问题、外加当时猎头的工作进展不顺,想转去其他行业,但是都不接受我这种跨行业背景的,所以非常沮丧,感觉前途渺茫,所以想换个环境,这个时候我一个朋友建议我考虑加拿大技术移民,而技术移民除了对英语学历年龄有要求之外,就是工作经验,我当时一直以为所谓的技术移民真的是一定要有特定的技术才可以,但后来研究下来,发现几乎所有行业的工作经验都算,包括我的猎头经验和记者经验,只要总的工作经验满三年,在同一行业超过两年就可以,所以我刚好符合要求。于是我就申请了技术移民,2016年中拿到了PR。但是因为我在2016年初面试了自己现在的雇主,拿到了Offer, 对职业前途又有了新的看法,所以还是决定搁置移民加拿大的计划,在这个新的行业和公司试一试,尤其是一直听说加拿大工作非常难找,直到2017年初,又一次因为个人感情问题,想离开这个城市,当初又是打算裸辞,先搬到加拿大再找工作,但是万万没想到,在我提出辞职之后,我的经理给了我work remotely的提议,我的老板和公司管理层同意我在加拿大为他们远程工作,虽然我们公司在加拿大没有办公室,所以这份共工作也是我的life changing experience, 如果没有这份工作,我今天不会在加拿大生活,即使在这里,也不会有这么好的生活。所以两次转行不仅让我在职业上有提升,更是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具体加拿大生活我有在这篇回答中分享-如果有机会移民加拿大,你会去吗? - Tracey的回答 - 知乎

如果有机会移民加拿大,你会去吗?

其实我曾经高考的第一志愿是人大的新闻系,但是因为没有考好,掉进了第二志愿,后来在香港刚毕业做记者的时候,遇到了一位同行,人家就是人大新闻系毕业的,可是做的工作和得到的薪水,也就跟我一样都在香港最底层,所以是殊途同归。而如果在香港本土做记者,我当时见过很多做了十年八年的记者他们的工资薪酬和某些行业应届生的起薪一样,真的觉得很可悲,尤其是那个行业的人的整体素质和心态让人觉得很消极和负面。所以我觉得学历和教育背景并不能决定一切,更重要的是个人的性格和站在十字路口的选择。而转到猎头和销售之后,并不是说这两个行业的整体情况就特别好,最重要的是我所在的公司文化以及制度都特别适合自己。所以其实每个行业都有好的公司,不管做哪个行业,最重要的是找到行业中最合适自己的公司,并且和那些能提升自己的老板和同事一起工作。我觉得我们很多时候都对一些表面现象蒙蔽了双眼,觉得大牌公司一定是好的,高薪的行业一定是好的,可是那些真的就一定适合自己吗?我觉得不亲身体验很难尝试,所以转行也是一个不断了解自己、发掘自己潜能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然是不容易的,但是我觉得每一次转行,不管成功还是失败,我们都能从这份经历中学习到很多东西,这份经历是一份很好的人生财富,最后祝愿每个人都有勇气从尝试,去探索,最后变成更好的自己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