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亲子教育

抱怨孩子不“听”话的家长,你学会“说”话了吗?

2018-02-08  本文已影响0人  五号航星

“不要把鞋子放在桌子上!”

“把玩具收拾好!”

“不能打人!”

当我们听到上面的对话,大概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成年人在尽一个家长的责任,教导孩子应该如何做事。

难得不该如此吗?

可是,我们在要求孩子学会“听”话之前,我们自己真的已经学会“说”话了吗?

更准确地来说,你知道怎样说,才不会损伤孩子的自尊心吗?你知道怎样说,才是对孩子有帮助的吗?你知道怎样说,才能让孩子执行你的命令吗?

我们都知道,和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有时还应该注意去观察对方的情绪、调整自己的措辞。当我们和一个成年人说话的时候,我们很难忘记这一点。可是当我们和一个孩子说话的时候,我们却很难意识到这一点。

我们总是想让孩子学会“听”话,其实在我们要求孩子之前,我们或许更应该先要求自己,学会如何“说”话!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就是一本关于亲子沟通的书,这本书为读者介绍了亲子沟通中的技巧,比如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如何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学会赞赏孩子;并且分享了一些家长在亲子沟通中常见的问题和他们给出的答案。

这本书的两位作者,阿黛尔·法伯和伊莱恩·玛兹丽施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她们已被收录于美国名人录。自《如何说孩子才会听 怎么听孩子才肯说 》从出版以来,两位作者在美国和加拿大各地为父母、老师和职业心理医师进行幽默、鼓舞人心的演讲和培训。她们持续开展的工作被拍成系列片在电视台CBS节目中播放。她们还经常出现在《早安美国》 (Good Morning America)和《欧普拉》 (Oprah)等热门电视节目里。

阿黛尔·法伯,本科毕业于美国皇后学院戏剧专业,获学士学位,又在纽约大学获教育学硕士学位。她曾在纽约市的高中任教8年。

伊莱恩·玛兹丽施,本科毕业于纽约大学,获舞台美术学士学位,毕业后创建并指导了格罗斯维诺尔和雷诺克斯·希尔社区活动中心的儿童节目。她同时也是一位专业画家和作曲家。

--亲子沟通中的技巧--

如何帮助孩子面对他们的感受

只要我们尊重并接纳孩子的感受,就会对孩子有帮助。

当孩子掌握说话这一技能之后,就会逐渐懂得使用语言这一工具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不过,虽然我们都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对孩子的喜怒哀乐,我们就并不见有多上心。比如,当孩子和我们说“我要回家,我的脚快要断掉了”的时候,我们反驳孩子“你就想偷懒,才走了那么一点路”。

这样的回应有损于孩子的自尊,对你们的关系没有任何帮助。承认孩子的感受,维护孩子自尊的回应方式,能鼓励孩子积极合作,并让父母和孩子都感觉不错。

比如,描述你看到的事情,“你看,菜市场就在前面了。”

比如,给出提示,“如果不去菜市场买菜,那么今天中午和晚上我们只能饿肚子了。”

比如,提供一个选择,“你希望我们走左边的小道,还是右边的马路去菜市场?”

如何鼓励孩子与我们合作

解决问题的时候,让孩子们自己参与进来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而不是强加一个解决办法给他们。接纳孩子的判断,并让孩子主动参与,自己想办法的做法,能得到他们更积极的合作。

我们可以先倾听并回应孩子的感受和需要,再简短地说出你的感受和需要。

然后邀请孩子一起寻找解决方案,写下所有可能的不管是好的、坏的想法,最好是让孩子先来。《如何说孩子才肯学》一书中说,当大人一开始就表达他们的愤怒时,有些孩子就有了防卫心理,会闭口不谈。对于孩子来说,大人先表明他们真正关心和接受孩子的感受,他们才更容易理解和关心大人的想法。

当孩子主动参与了问题解决,就会有更多的动力去实施。而且,这能让他在某种程度上掌控自己的生活。

再挑出哪些是你们能接受的,哪些是你们不能接受的,以及计划你们如何执行。

比如,孩子不想去爬山。你可以先问问孩子为什么不想去,孩子可能会回答你爬山太累了,他想看电视(孩子的感受和需要 )。

你可以告诉孩子你认为每个周末都看电视太无聊了,不如这个周末一起去看看山顶的风景(你的感受和需要 )。

然后和孩子商量,是选择星期六爬山星期天休息或者是反过来,还是选择爬山之前先吃一点甜点还是爬到山顶再开始吃甜点,还是选择以后每个周末只能看电视,等等(你们想到的所有的办法)。

最好,你们彼此都认可在星期六爬山,星期天休息的方案(达成共识)。

然后再商量带多少食物,要不要邀请小伙伴等(如何执行)。

学会赞赏孩子

不要用“漂亮”、“聪明”、“完美”之类的词表扬孩子。这种“评价式的赞赏”会让孩子关注到自己失误的地方,害怕下次搞砸而不去冒险尝试。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孩子表现好的时候,我们也不能鼓励他们。如果想要鼓励孩子相信自己,就要避免一些带有“评价”含义的词,比如“好”、“真棒”、“最好的”。

你可以“简单描述”你所看到的,或者你的感受。比如描述你所看到的,“宝宝今天自己用筷子吃了一碗面呢”、“宝宝走得越来越稳啦”。又比如描述你的感受,“你把衣服叠得好整齐,我感觉衣柜整洁多啦”、“你给妈妈搬来这个小凳子,妈妈觉得你很贴心。”

《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指出,这样做不仅肯定了孩子的努力,还能帮助他们培养自信心。最重要的是,给了他们继续努力的勇气和动力。

除此之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个称赞孩子的好方法:用一个词总结你看到的。

比如,“你把这本书上的每一页都看了,这就是我说的‘认真’”

如果孩子做得不够好,也“向孩子描述他们已经完成的部分”。指出他们已经完成的进度,不管有多少,都会带给孩子坚持不懈的勇气。比如,“你已经看过这本书的三分之二,还有十五页,你就看完这本书了。”

这个技巧,是整本书中我最喜欢的,因为这个技巧非常鼓励人。如果曾经也有人这样鼓励过你,你就会知道它有多贴心。

再如果真的找不到可称赞的地方,我们也可以帮助孩子意识到,他犯的错也会是一次重要的发现。比如,“你在饭桌上写作业,作业容易出错,因为你很容易被客厅的电视吸引。也许你在房间里写作业,能写得更好。”

--让孩子更容易接受你的要求和忠告--

与孩子对话的时候不要随意给孩子“贴标签”,而是应该先接纳他的感受,并告诉他你的感受。

最重要的是,让孩子知道你在乎、尊重他的感受和情绪,这样他才会更容易接受你的要求和忠告。

当然书上的方法和技巧的模式不是固定不变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性格和特点灵活教育。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