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养生旅行·在路上

无我利他

2019-06-16  本文已影响2人  b7a8e159dcb0

今早听道德经,启发很大。道可道也,道是可以遵照执行的,非恒道也,但不可以执着,环境变化了,规律要适合环境条件。名可名也,非恒名也。事物是可以命名的,但名字只能反应事物的一个方面。

道是虚空的,虚空的道才能生出有,才能产生万物。做人不要有贪欲,满足基本愿望就行,要为他人着想,而不求回报,要保持谦虚的品格,帮助别人而没有任何企图。

始终保持空的状态 才能不断学习进步,按天道而行。既然按道行事,才能幸福平安,顺利,为什么不去做呢?

记得有一个同事,天天跟别人说自己怎么怎么好,怎么愿意帮助别人,真正想帮人而又淡泊名利,是不会这样自己赞美自己的。我只听他自己说过他是如何帮人的,却没有从别人的嘴里说起他助人的事,看来他是有所求的,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厉害,人脉广。

一个同事特别愿意讲道理,见面就跟你讲一番道理,附带着夸自己如何心地善良,许多同事对他敬而远之,害怕他话匣子打开收不住。看来他没有理解老子讲得贵言的道理。

听了道德经,好像找到了判断事物和自己言行的标准。

人生若是能倒着来就好了,我为什么不能更早地接触道德经呢?否则我的人生会不一样。想当初自己自大的样子,为名利而烦恼得生活很不快乐,经常生病。做事期待他人的评价,期待回馈,算计利益,看是否值得。结果是越求越得不到,若能早些保持纯净的心去为人做事多好啊,不但快乐,而且会收获更多的人脉,收获友谊,收获更大的支持。

我跟先生开玩笑说,以后就拿道德经来要求你,看你在不在道上。我自己也要用道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