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电影简书电影院

《师父》:本地人良辰,此次也无可奈何

2015-12-12  本文已影响618人  一扇

周日在影院看《师父》的点映,看得十分过瘾。回到家后意犹未尽,把徐浩峰早前的另一部电影《倭寇的踪迹》翻出来看,愈发觉得《师父》好!

作家徐浩峰这一次还不止自编自导,还担任武术指导。

徐浩峰现场指导

他的镜头里依旧是他笔锋下的武林,讲的都是武林人的那些事和那点规矩,夹杂着特有的恶趣味和冷幽默娓娓道来。

尽管两部片子都是强烈的个人风格,但比起《倭寇的踪迹》,无论是在服道化的制作,还是运镜剪辑方面,进步太多了,尤其对叙事节奏把控得合理舒服多了,细节铺垫前后呼应也很自然,峰回路转之处总现武林中藏匿的凶险之境。

在第52届台湾电影节上夺得最佳动作设计更是实至名归,刀光剑影的近身搏击落花流水,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金马奖颁奖现场

他电影里的武打风格一向自成一派,大胆猜测应该和他出身武术世家,精通武学武理有很大关系,对“武”有自己新的定义,有人觉得他是不舍本逐末,返璞归真,武韵高深,自然也有人觉得他笨拙,怪异,打起来难看至极还要装逼...

要怪,就怪文化吧。

《倭寇的踪迹》剧照

对徐浩峰电影的武打动作设计,在看过《倭寇的踪迹》后我给的点评已经有说过:戏里戏外,开宗立派。

徐浩峰拍自己电影要比陈导改编他的《道士下山》精彩得多。他拍的才是他书里的武林。

电影尾声,导演安排了一段廖凡饰演的主角陈师傅巷战武馆众人的打戏,没有飞檐走壁零重力,讲究近距离交手,短兵相接打起来快准狠,铮铮生风。

《师父》:本地人良辰,此次也无可奈何 《师父》:本地人良辰,此次也无可奈何

各式门派标志性冷兵器,八斩刀、子午鸳鸯钺、战身刀、单峰剑....悉数出场玲琅满目,长巷里廖凡身形如风,一气呵成地演绎万夫莫当,配合那耐人寻味的配乐音效,把影院里的人都看HIGH了!

这原小说里没有的安排,可当成是导演给电影里的师父一个自我救赎的机会,总算给徒弟报了仇。然而最终的胜利者依旧只能一人一狗狼狈逃离。

《师父》:本地人良辰,此次也无可奈何

武术跟科技一样,是时代秀。自民国初年,武术是背后富贾高官“玩”出来的,武行成了军阀的买卖和招牌。乱世的畸形繁荣,却也是小派别小拳种的出头之日。然而“一战成名”从来只属于武侠小说,现实中,扬名需要三到五年的深远策划。

北上扬名,想打破规矩却要先遵循规矩而行。收徒不传艺,耿良辰沦为搏出位的牺牲品,女人姣好只是为摆脱干系的幌子,结局却动了师徒女人之间的情义,成了良心的内伤。

《师父》:本地人良辰,此次也无可奈何

武林里面子上规矩德行,但骨子里早已经礼乐崩坏,抱着好日子过一天是一天的心态,用阴谋诡异以众欺寡。式微于军界,门派苟且偷生,端着架子不传真学。最终笑里藏刀的邹馆长使计扳倒林副官,看似胜利,实则还不是借了那下三滥的“规矩”。

《师父》:本地人良辰,此次也无可奈何

作为一个社会阶层的中华武林,要面对的是注定而来的消亡。这部电影里,徐浩峰明着是讲武林人士百态,讲的是规矩,内里写的是人心还有更多是对被时间和外力给侵蚀消逝的传统文化和时代的惋惜。

徐浩峰的女人们


电影里陈师傅的女人,耿良辰师娘叫赵国卉,“女人名中有个“国”字,实在是太大了。”

宋佳的范儿十足,把原小说里寥寥几句点到的角色瞬间立体起来了,形象、性格塑造得饱满有灵气,一瞥一眼都气势十足!

“她的眼,如远山,淡而确定不移。”

《师父》:本地人良辰,此次也无可奈何

当师娘说:我这辈子算嫁过人了。感谢你。很难不让人想起《一代宗师》的宫二,很多人看过《师父》觉得电影的台词风格是拙劣地模仿墨镜王,不够流畅故弄玄虚。

其实想说,《一代宗师》编剧本就是徐浩峰,何况徐浩峰的文学作品语言风格,以及前作《倭寇的踪迹》台词风格也是如此。大概武林人向来惜字如金,却欲道出人生况味,说出来的话自然是如此有风韵但又不装逼。

徐浩峰在电影里都毫不掩饰他对异域姑娘的喜爱,不论是《倭寇的踪迹》里说疆普的维族舞女,还是《师父》里跳格鲁吉亚舞时,膝盖内侧肌肉如鱼的游姿的白俄美女,都彰显出他喷薄欲出的直男态度。

《师父》白俄舞女 《倭寇的踪迹》维族舞女

PS:我在自己的号送票,大家可以来围观

(・o・)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