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妈妈宝妈育儿自信妈妈成长学院

做妈妈后爱购物爱囤积怎么办?整理师来帮忙

2019-10-10  本文已影响0人  整理控简书号

文章转载自公众号   作者 致里致外整理

为什么干净整洁的美少女们生娃后家里就变得混乱了?贵阳整理师@丫丫 的分析一语中的,因为你失去了掌控感。拥有不等于掌控,物品过多时,我们无法掌控物品,反过来会被海量的物品传递的信息压倒。

嗨~可爱的妈妈们,你好吗?

如果今天这里作为吐槽大会,你有多少成为妈妈后的辛苦想说?

有了娃,每两小时喂一顿奶,不分昼夜,哄着了孩子洗尿布,晚上能睡了却要换尿不湿,收拾便便,喂水喂奶,一晚上起来四五次!

生娃前,十分注意隐私,换个睡衣连老公都要避着。

生娃后,前两天只能呆在床上,插个尿管,卫生都靠别人,孩子大点,一口奶吃不上就哭,恨不得全天下都是奶娃场所!不要说隐私,没穿衣服都没有太大感觉。

恋爱时结婚后,我是被老公护在身后的小女生,工作麻利从不拖泥带水的女精英。有了娃全职在家,成了满眼满心都是孩子的中年妇女!

每个妈妈 在有了宝宝后都变了!

把时间精力全都给了孩子,同时被赋予“妈妈”这个称呼后,也从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软妹子,升级到洗尿布扛娃霸占厨房包揽家务的绿巨人。

生娃前幻想的养娃情景

生娃后现实的养娃情景

从少女走到妈妈,内心母爱的爆发;社会对“母亲”这一身份无形又既定的标准和期待,这种压力让人想逃又无路可走...

而这样的境遇有出口吗?换句话说,妈妈是怎么缓解这些压力和焦虑的呢?

1从夹缝中满足自我

从前拎包就走的逛街变成网购,把时间的不自由,选择用一次买回好多来解决。

熬出来的熊猫眼,干皮肤就搜索网红们的诸多推荐。用买买买的快感缓解一时的疲劳。用各种各样的护肤品抵抗生娃后的衰老恐惧。

2拖延回避现实问题

眼下凌乱的,想在孩子睡着时去做,结果孩子睡着了自己也睡着了,醒来又是兵荒马乱的战场。

看着怎么收拾都会乱回去的家,渐渐有了等孩子大点再好好弄吧,等有时间了在一起解决,等以后装修再全部处理这些诸如此类的放任。

久而久之...原来的眼里不容沙子,现在可以装下整片海洋!

人是天然带有逃避心理的,趋利避害是生物的本能。在妈妈们逃不脱躲不掉时,从夹缝中满足自我和拖延回避,仿佛成了自我疗愈的最大法宝。

可是,这种满足和回避根本不是好生活的开始!当心里的“等”出现时,生活就按下了暂停键,搁置的事物随着不断累积,让生活质量直线下滑!

同样有两个宝宝的丫丫,心疼又理解辛苦带娃的妈妈。但心疼不解决问题,这样的妈妈们,理解的同时,需要指引。

她们缺少一种能力——掌控感

1、 拥有≠掌控

掌控感才能让拥有得更完美

掌控感——是种管理能力

好比一家公司,10名员工自然比1000名好管。

而掌控感的拥有,让管理1000人也像管理10名员工一样简单!

从“少女”走向“妈妈”的过程中,很多角色也随之而来。从原来的"你自己“成为了人妻,人母,有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在初做妈妈或者迎来二宝的前几年,来势汹汹的问题让人招架不住。

同时解压方式如果变成买买买,那么购买的物品越多,对于事与物的管理能力会越弱。以至于明明想要减压却成了最后的负担!

在致里致外整理团队接到的委托中,丫丫就遇到了这样一位失去掌控感的“海洋”妈妈---w女士

两个女儿的她,性格干练又开朗,生完二宝的两年里,为家庭交付自己同时,也在用物品的填满来放松自我。

累了倦了,终于闲下来了,选选全家喜欢的东西。买回来的越来越多,家务也越来越难对付;很多东西不知下落,最便捷的途径就是再买,家务就更难对付。

就这样,心中的忙乱化作外物让空间和物品失去平衡。170平的家里,不知不觉囤进了600平的物。

原本总想等孩子大点有完整的时间了再好好收拾。可是即将搬家的现实,就像突然响起的起床号!这么多东西,臣妾做不到啊!!  !

买买买的拥有不可厚非,但拥有实际上是信息的掌握,并不等于掌控,当处理和管理它们的能力较弱时,海量的信息相反会反过来把人们压倒。

2、掌控=梳理

建立秩序 一切尽在掌握

掌控感——是一种秩序的建立

我们都不愿追着孩子满屋跑的喂饭,却常常忽略满屋翻箱倒柜找东西的囧状。

建立秩序,就像让孩子养成在宝宝椅上独立吃饭的习惯。家中的物品,也需要有合适的居所。

然而,没有什么感觉是空想就可以得到的。辛苦工作一个月,拿到薪水的满足感;苦练技能,谁也抢不走的安全感;给家人做了一桌好饭,看他们吃着开心的幸福感。

掌控感不是魔法,同样需要去做,谁也没有仙女棒~只有整理梳理才有自在生活!

掌控的前提:战胜逃避的勇气+行之有效的方法

心理上,抹掉遥遥无期看不到希望的恐惧。

头脑中,规划具体安排,明确分区分类。

行动时,一鼓作气 一次搞定!

整理师的到来,就像教练,让w女士先了解了此次全屋整理的预计时长,整理规划方案,流程和分工。

在整理的75小时中,整理师丫丫首先做的,就是陪同w女士对家中物品来一次集中式大检阅,当一类类物品都集体展现在w女士眼前时才发现,知道家里东西多,可不知道自己居然买了这么多!!!

审视物品就是一次自我的对话。和物品见面后,筛选,决定着未来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结束混乱状态,让各个空间恢复原有功能,帮各项物品找到家和它们的小伙伴在一起。

3、锻炼你的掌控感

借由整理物品就能处理好关系

掌控感——是对事物的了解程度

《庄子》中庖丁解牛的故事,写出了拥有掌控感最好的画面。

庖丁和着乐声节奏用刀解牛,他手中的刀十年不钝,是因为他熟悉牛的每一寸皮肤,每一块筋骨,引刀行走在骨节空隙间,顺势而行,从最初的眼睛观察到后来的心领神会。

当空间还原,物品归位,清楚的知道自己拥有的是什么,有多少,在哪里,走到便拿到这种清晰顺畅的体会就如同庖丁解牛一样是全然的了解,是章法的运用。

w女士整理后的家,宽敞又明亮,和丫丫聊天时顿了顿朝丫丫说:听,家里有回音了~

入门厅

客厅&为两个宝宝打造的乐园小天地

主卧

儿童房

餐厅

储物间

杂物整理

掌控感——是边界厘清后的尊重

妈妈就像一个拥有掌控感的领导,尊重所有人的同时,管理方式却也不同的,他们懂得职责边界,明确上下级管理方式。

w女士的家,当混杂在一起的物品被分开,才看出了大人的物品侵占了多少孩子的空间,老婆的物品霸占了多少老公的地盘,混乱的杂物让该有的区域功能丧失。

当丫丫带领团对为宝宝的鞋子单独设置鞋柜时,变换空间为宝宝开辟出乐园天地时,这样的爱变为了疼爱之上的尊重,当儿童房整理出一同帮w女士带娃的妈妈的挂衣区时,这样的爱变为了一声辛苦了后的行动。

我们都在辛苦时想有一双魔法的手,闭着眼睛说一声:变!可其实,心中有数,手上有路,就是一种魔法,当混乱的家有整洁如新时这就是一种解压!!

亲爱的带娃妈妈们,别再让“等孩子长大再怎样”把你淹没!只要整理有方法,掌控感就是一种解压!

作者简介: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