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恐惧,才能笑对人生
最近发现自己一直沉浸在特别沮丧的状态,就是发现自己是个失败的懦夫。怎么说呢?一是不敢正视目前工作的困境,不愿想办法寻找最优解决途径,不愿意思考工作问题背后的逻辑;二是不愿意脱离自己的舒适区,不愿意狠下心来坚持做一件事情,不愿意为自己做出一些改变。
究其原因,是内心很恐惧,害怕现在的各个状态会打破,以至于丧失了现有工作、生活等圈层的平衡。但内心还有小点小确幸,寄希望于外界能够打破我的梦想,助我跳出思维牢笼,实现新的超越。
于是乎,我拿出了较为擅长的列清单,为自己列出为何恐惧的因素:
1、对未知、不确定性充满恐慌
2、对出身、能力抱有怀疑态度。
3、做事不善于果敢、犹犹豫豫。
4、长期在舒适区培养的优越性
5、预期理想与真实生活的差距
6、人际交往的缺失
7、注意力涣散,容易被吸引
8、生理功能及器官导致
……
思想不成体系,很分散,一些琐碎的观点,也无法串联起来。仔细考究下来,我是个被动的人。怎么说呢,就是不善于主动思考的人。
通常这类人有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喜欢被动接受,喜欢被安排,喜欢走熟悉的道路,喜欢做熟悉的工作,喜欢和熟悉的人打交道……如果长此以往下去,就很难有新的突破,就很难有机会在当今信息过载的情况下实现超越。我非常明白这一点,也理解这一点。那么,该如何去打破这种状态呢?
1、用未来的眼光审视现在的自己。怎么做呢?就是把10年后的自己抽离出来,来审视当前的各种行为,是顺境,还是逆境。其实,做到这一点很难,因为未来的自己是基于现在认知的跨时空的思想假设,能否产生深刻而特殊的对话,还需要进一步考究。但是效果肯定是有的,至于能实现什么样还有待考证。
2、培养独自思考、独自行动的能力。当前社会信息过载,而且人们的时间也被分割地支离破碎,独立思考的时间更是少之又少。很多情况下,都会被外界的讯息所吸引,所诱惑,很难坚持自我的学习、自我的成长。信息传播速度快、频次高,让人们很难抓住重点(对我这类人犹是如此)。所以,尽可能要屏蔽噪音信号,专心做自己的事情。再者,就是不要被知识信息所洗脑,以至于满脑子都是别人怎么说,很难产出自己的人生观及价值观。
3、相信复利的力量,相信3-5的量变效果
在我看来,现在的很多需求都是弱需求,即就那么一瞬间想要。过了这个时节,就忘了或者就对自己没什么作用了。如果要专心致力于成长,还是要学会坚持,认认真真地去研究一件事情,弄懂它的背后及底层原理,能从中吸收到养分哺育自己成长才是关键。如果只是单纯地讲求“我读过、我做过、我看过”之类的“过字格言”,又对自身有多大效用呢。不要被快餐文化腐蚀,一种好的思想及观点很可能是经过数十年积累沉淀下来的,你只有很短的时间就领悟,就吃透,显然不可能。对待知识给养,要慢下来,只有慢下来,才能快起来。
我相信只有坚持了以上3条原则,自己就能够暂时忘记恐惧,从而专心地做自己的事情,什么严重后果都随他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