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死亡
<无戒学堂年度IP营打卡第1天,1596字,累积1596字>
1)
小时候天一黑,只要一想到将来的某一天自己会死,就会恐惧得呜呜地哭起来。
七八岁的时候,才真正明白了死亡意味着什么。从明白的那一刻起,我便时时刻刻都笼罩在恐惧当中,担心自己最爱的人在哪一天会突然离开这个世界。
我会经常依偎在父亲的怀里,一边摸着他下巴上硬硬的胡茬,一边咯咯地傻笑。笑着笑着就会哭起来。这时候父亲就问我怎么了,我便扬起一张泪盈盈的小脸儿,用双手使劲儿搂紧他的脖子,一边大声地抽泣一边说:
“我不想让你死,你别死,我害怕!”
这时,父亲就会用他那双粗大的手掌交替轻拍着我的后背,嘴里还发出了嘿嘿的笑声。待我平静下来后,他说:
“放心吧,爸爸现在不会死。你不长大,爸爸不死。”
于是,我便跟他一起咯咯咯地笑起来,那笑声一直响彻在那些我惧怕死亡的无数个漆黑长夜里。
2)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惧怕亲人的离开慢慢过渡到了惧怕自己的死亡,这个时期一直持续到了前两年。
最初担心的是自己死亡的过程,害怕病痛的无限折磨,害怕那些惨烈的意外。
每当电视剧或电影里出现那些令人毛骨悚然的死亡过程的镜头时,我都会用双手快速地捂住双眼。因为那些一直都是我内心里最深的恐惧所在,即便我知道那都是演员表演出来的。
所以,我会经常幻想着到了自己油尽灯枯的那一天,国家能不能允许安乐死合法化。如果不能,我就要攒很多的钱,到时候去国外选择安乐死。这样子,最起码我的死亡过程不痛苦,就像睡着一样轻松,这是我能想到的最不痛苦的离世方式了。
3)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惧怕痛苦的死亡方式上,又添加了一个,那就是害怕人生有太多的遗憾。
没谈恋爱之前,担心自己还没有品尝过恋爱的滋味便与世长辞。那将是多么大的遗憾啊,这人生基本上等于是白走一遭了。
结婚后担心哪天意外降临,先爱人走了太多年。结果他伤心痛苦不到一年,便另遇新欢,结为连理,那我岂不是白白为她人做了嫁衣。
有了儿子后,更加惧怕疾病和意外。陪伴和守护着他一步一步地长大,成了我最大的愿望。我无法想象一个没有在母亲的怀抱里长大的孩子,会是多么的可怜、无助和害怕。
看着父母渐渐老去,我开始害怕父母会突然离去。他们含辛茹苦地将我养大成人,可我还没来得及好好地报答他们。
随着自己年龄的增大,我担心告别世界的那一天来得太快,我还没有挣到足够多的钱,过上自己一直想要的生活。
在有生之年,想和爱人开着房车去流浪,想带着父母和儿子看看祖国的大好河山和外面的世界。
想博览群书,做个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女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想为了心中的梦想拼一把,并等到它花开似锦、香味四溢的那一天。
想看尽人世间的繁华,品尽世间的美味,尝尽世间的冷暖。
想与爱人一起携手到白头,看着儿子娶妻生子,给父母一个安享的晚年......
4)
这两年,心境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于死亡,我好像不那么怕了。
或许是因为已经走过了33年的人生,生老病死听得多了,见得也多了,它与我来说不再陌生,也是人之常情了。就像一个久经沙场的战士,死亡于他而言,无半分畏惧,就像睡觉吃饭一样普通。
或许是因为内心深知死亡是每个活着的人的最后归宿,谁都逃不掉,也躲不过。既然如此,那不如勇敢地直面它。
很久之前听到过这样一句话:
你勇敢了,别人就怕了。
还真的是这样,自从我开始直面死亡后,内心那沉积了二十多年的对死亡的恐惧竟然开始土崩瓦解、烟消云散了。
虽说我依然做不到将死亡视为吃饭、睡觉一类的日常,但心中已经对它云淡风轻了。
能够做到这种程度,我已经很知足了。除了前面提到的两点外,还有一点功不可没,那就是读书。
是读书给了我勇气去直面死亡,读书的过程就是我变得越来越勇敢的过程。
是读书让我的心态越来越平和,我时常觉得,读书的过程就是在练习走钢丝的过程。读的书越多,钢丝便走得越稳,钢丝走得越稳,心态便越平和。
奥里利厄斯说:
人不应该害怕死亡,他应该害怕的是从未真正活过。
从现在开始,不人云亦云,不亦步亦趋,让我们真真正正地活着,活出自我的精彩,死亡也就无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