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我的杭州之旅

作者:祝天文
去年十月一日,我应杭州王总的邀请,开启了我的杭州之旅。
一
列车驶过钱塘江时,暮色正沿着江面漫溯。对岸的楼影倒映在粼粼波光里,像被揉碎的金箔漂浮在水上。忽然记起《梦粱录》里说"钱塘自古繁华",此刻望着暮色里次第亮起的灯火,恍惚间竟分不清是灯影坠入了江水,还是千年前的渔火浮出了水面。

二
天还没亮透,我已站在白堤上。晨雾中的西湖像浸在羊脂玉里的翡翠,六和塔的轮廓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宣纸上一笔未干的淡墨。卖莲蓬的老船娘摇着橹靠岸,船头竹筐里的莲蓬还带着露水,剥开时清甜的汁水溅在掌心,恍然懂得汪曾祺笔下"莲叶何田田"的况味。
沿着孤山小径往放鹤亭走,石阶上的青苔在晨光里泛着幽光。转过梅妻鹤子碑,忽然撞见林和靖手植的千年宋梅,虬劲的枝干上竟还开着零星白梅。风过时,几片花瓣落在脚边,恍惚听见千年前那个梅下读书的诗人轻吟:"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三
灵隐寺的晨钟惊起一群白鹭。香积厨的师父递给我半块定胜糕,新蒸的米糕裹着桂花糖馅,甜味里掺着若有若无的檀香。大雄宝殿前的古银杏正在落叶,金黄的叶片打着旋儿落在香炉里,青烟便裹着经文升向天际。忽然想起弘一法师闭关时写的偈子:"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此刻檐角的铜铃轻响,惊觉满寺的落叶都在说法。
在五百罗汉堂迷了路。黄昏的光线穿过镂花木窗,为罗汉们的衣袂镀上金边。忽然瞥见一尊托腮沉思的罗汉,眉眼竟像极了昨日茶馆里遇见的老茶客——那老者用紫砂壶给我斟茶时说:"龙井要配虎跑水,就像苏堤要配桃花汛。"

四
杨公堤的梧桐开始泛黄时,我住进了虎跑泉边的民宿。晨起汲水的老人教我辨认泉眼的"虎爪纹",说真正的虎跑水煮开后能在碗沿凝出珍珠似的圆泡。午后坐在四眼井旁写生,卖藕粉的妇人硬塞给我一包糖桂花:"你们画画的费眼睛,这个明目。"
误入九溪烟树那日正逢细雨。溪水在卵石间跌宕成歌,采茶女的斗笠在茶垄间忽隐忽现。转过十八涧,忽然看见整片茶山都笼在雨雾里,墨绿的茶树上浮着层银白水汽,像极了米友仁的《潇湘奇观图》。茶树间忽然传来清越的笛声,循声望去,竟是位牧童骑着水牛从烟雨深处走来。

五
河坊街的夜市亮起灯笼时,胡庆余堂的门楣在暮色中愈发苍劲。药香混着定胜糕的甜香在街巷流淌,卖膏药的老先生用戥子称着杭白菊,秤杆上的铜星在灯笼下忽明忽暗。拐角处的评弹馆里,穿月白旗袍的姑娘正唱《白蛇传》,"西湖山水还依旧"的尾音散在晚风里,惊起屋檐上栖着的鸽子。
最后一晚在宝石山看城隍阁亮灯。暮色中的西湖变成一块渐次晕染的墨玉,雷峰塔的鎏金塔顶在夜色里浮沉。山脚下的保俶塔忽然亮起灯光,像支金箭刺破夜空。此刻晚钟从净慈寺传来,惊觉满城的灯火都开始随着钟声摇曳,仿佛千年前的临安城正在光影中缓缓苏醒。

六
离开杭州那天,我特意去拱宸桥看了运河。晨雾中的漕船拖着长长的水痕,船头晾着的蓝布衫还在滴水。桥畔的茶摊上,老茶客们围着棋盘争执不下,紫砂壶嘴冒出的白汽在空中画出无形的卦象。卖粢饭团的阿婆往我手里塞了个咸豆浆:"趁热吃,这和你们北方的味儿不一样。"


当高铁再次驶过钱塘江,窗外的六和塔正在云雾中若隐若现。翻开速写本,那些画着荷花、茶山、古桥的纸页间,忽然飘落几瓣灵隐寺的银杏叶,金黄的叶脉里似乎还凝着江南的烟雨。
2025年3月2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