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真理都是朴素的

2016-05-14  本文已影响39人  愿所有期待如期而至

      曾经有一段时间我陷入了自我狂妄的怪圈,觉得身边的人都极其无聊------每天说着不计其数的废话,重复着相似的对话,比如:“吃了吗?”“怎么起这么早”等等,简直就是在浪费生命!那段时间,我从心底里觉得别人的主观感受态片面化,觉得周围人的经验不可信,真理并不是每个人都懂得,最正确的方法是去书本里寻找所谓的真理,用理论去指导生活,那段时间,我陷入了唯书本论的怪圈。

 不经意间在知乎上看到一个热门问题:为什么我书读的越多,越看不起周围的人?有位知友回答:因为周围的人很肤浅!我当时颇有同感,觉得自己只有读书的人才能看到生活的真理,比如:生活充满了误解,交流是多么的没有价值。

      就在我为自己的虚无的优越感沾沾自喜的时候,一份简历的填写让我意识到了自己有多么的无知,我盯着简历上“社会实践”和“所获荣誉”两部分的内容愣了半天,硬是什么也没写。最后我得出一个深刻的结论:我大学什么也没做,没有参加学生工作,没有参加比赛,甚至专业课学的也很糟糕!

     那我大学都干了什么?我回答:看课外书。那你写作水平应该不错吧?可是我至今没有写过一篇令自己满意的文章,很多时候我想到的只是零散的词汇而构不成完整的句子。我问自己:那读书给你的生活带来了什么改变?问题浮现在脑海中,答案却不如己意。我看了很多书,但是依然过不好生活。我的人际圈子还是那么的狭小,读书并没有让我更受欢迎;很多时候遇到问题,我还是习惯性的束手无策,我也并没有感觉自己的智慧有所增加;我的专业一如既往的糟糕,而我又是那么的注重“专业”,我在心里无数次提醒自己,做完这件事就学专业课,然后可是事情总是一件接着一件没有终点,就这样“专业学习”被我一拖再拖……

      再我看看身边的室友,小A并不爱看书,但是她做事很有目的性,大一来的室友特别积极主动,成功当上班长,学生会办公室主任,即使上课不认真听讲,但每到考试就很有针对性的复习,成绩还不错;为了获得保研资格她默默的参加了美赛获了奖,又自己找导师在专业期刊上发了论文;小B也很少看书,她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了学生工作和各种实践上,也获得了不少外界的荣誉……

        反观自己,我一直生活在别处,专业课不用心,学生工作不以为意,也不懂得培养自己的交际能力。大学几乎所有的时间都花在了读闲书上面,听了很多道理,想法很多,但却一直在输入却没有输出,没有实际行动!原来肤浅的人是自己!“重要的是做”,多么朴素的真理而我却置若罔闻。

       读书多并不代表着你多么的有智慧,道理都懂,而不去行动才是最大的傻瓜!读书只是成长的一种方式,就像看电影,听讲座一样,重要的是你从中悟到了什么,你又采取了什么行动去实践你的认知?如果知识把自己当做别人思想的跑马场,读了之后什么都不想,什么都不做,那么读书也就一点价值都没有了,所以不要用“我读了很多书”自我安慰。

       生活的真理没有那么的深不可测。它总是那么的简单,简单到经常被我们忽视。比如:有问题多问问过来人。

      以前我很嫌弃家里的小城镇,想去大城市,觉得大城市一切都好,回家后给妈妈絮叨大城市的各种繁华与喧闹,妈妈平静地跟我说:“其实生活到哪都一样”。我特别不以为意,现在才越发觉得是真知灼见。大城市有繁华的一面,但也必然有偏远破败的地方,它表面的繁华其实从另一面理解是奢侈浪费,它展现的喧闹也是另一种寂寞。生活到哪都一样,都要吃喝拉撒睡,都是柴米油盐酱醋茶,唯一不同的是你想结识什么人,你想用什么去填充你宝贵的时间?健身、阅读、旅行、还是打麻将,斗殴?其实生活的真谛妈妈早已经领悟,只是我看的太浅,领悟不到而已。

       “天道酬勤”“努力就有回报”甚至“好好吃饭”这些我们幼儿的时候都听过的道理,却总是被我们当做耳旁风,渐渐的被我们遗忘。可是当我们兜兜转转一圈之后,会发现,其实支撑我们生活,给我们力量的就是这些最简单的所谓的“心灵鸡汤”。

         大道至简,生活的真理都是朴素的。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