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的那边(五)
2020-10-11 本文已影响0人
答aaa案
教书的生涯非常漫长,因为大山里的夜是漆黑的,无尽的,山区学校电也是非常非常珍贵的。罗切完小所在地,一到夜晚,眼睛望出去的,就只有无边无垠的黑暗。
山子略显压抑。
山子被安排教六年级。虽然是六年级,但是带给山子的打击和震撼是非常大的。全班33名学生都是彝族,课间时间全部说彝语,没人说汉语。学生上课回答问题也是语无伦次,心里可能知道,但是无法用汉语表达出来。山子有点泄气了。
但是,山里的孩子是淳朴善良的,一双双渴求知识的眼睛,清澈、没有任何杂质,这些眼神,直击人的心灵,至今让山子难以忘怀。后来,学生跟着山子老师学习汉语,山子跟着学生学习彝语,两个月后,山子可以用最基本的彝语配合着开展教学了。就这样,一年的教学生涯结束了,山子接受了大山的洗礼和孩子们的熏陶,从一名中师生蜕变成了一名山区小学教师。
山子是幸运的,遇到了民代班毕业的老黄、遇到了33名朴实的孩子们……那一年,山子所在的班级小升初考试语文成绩平均分创下历史新高(记得应该是50多分吧,要是按照现在,那分数简直惨不忍睹,山子应该就是“差师”了),山子拿到了人生中第一个奖状——教学进步奖。
那一年,山子19岁。
现在想起来,山子仍然心生感慨:面对无尽的大山,内心是无助的、无力的,但面对孩子们对知识渴求的眼神,山子内心充满了一种无形的力量……
知识,的确能够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