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醒时分,《我们仨》又重逢了
上个月第一次参加公司头马俱乐部举办的读书分享活动,12名分享者,包括我在内一一上去介绍一下自己最近读的书,这一场下来,唯独对有一名小伙伴分享的杨绛先生的《我们仨》特别感兴趣,于是乎我前去跟她借书,正好小伙伴也对我的新书《色界》颇感兴趣,爽快的答应了互换书籍看。
从这本书借来已经有一个多月了,这是我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次读杨绛先生写的长篇散文,很早就知道杨绛先生,之前只知道她翻译了堂吉诃德,是是我国著名文人钱钟书的妻子。这次看她书之前特地仔细看了她的简介,不禁深深佩服,终于明白为什么世人尊称她为‘先生’了。杨绛,本名杨季康,是我国著名的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这位旷世奇女子给我们留下的有散文、小说、剧本、论集、各种译作;杨绛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由她翻译的《唐·吉诃德》被公认为最优秀的翻译佳作,到2014年已累计发行70多万册;她早年创作的剧本《称心如意》,被搬上舞台长达六十多年,2014年还在公演。当杨绛先生92岁高龄的时候又出版了《我们仨》这本散文集,风靡海内外。
当我看完第一遍的时候,心里已经湿润润的;最近又拿起这本书重新仔仔细细阅读了一次,这是一本不厚的书,而且书中有三分之一都是杨绛放的一家三口几十年来的照片以及书信。该书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回忆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这本散文集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我们俩老了》,《我们仨失散了》,《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这是怎样的一种感觉呢?是怎样的一种孤独的痛呢?一个年已八九十岁的老人先是送走自己的女儿,再又送走相伴一生的丈夫,然后在一个人的时间里独自默默地思念他们仨走过的每一个日子,这里的每一个文字都是包含了心血的,都是剜人心的情感在心里来回流动而结成的。
依稀记得书中第二部分开头中的那段话:我们这个家,很朴素;我们三个人,很单纯。我们与世无求,与人无争,只求想聚在一起,相守在一起,各自做力所能及的事情。碰到困难,锺书总和我一同承当,困难就不复困难;还有个阿媛相伴相助,不论什么苦涩艰辛的事,都能变得甜润。我们稍有一点快乐,也会变得非常快乐。所以我们仨是不寻常的遇合。这段文字读完后心头突然一热,竟然眼睛湿润了,突然想到自己在新中国中过得是多么幸福,这个世界还能和自己的父母亲人在一起已经是莫大的幸福,在杨绛身上,我看到的是那个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身上的深陷逆境依然保持本性的坚强品质,即使几十年来从国外到国内一直各种奔波流离,居无定所,饱经忧患,直到老年才有个安身之处,她依然坚守自己的小家,在逆境中寻求平淡的幸福和快乐。书中也说到:“当我们沦陷上海期间,饱经忧患,也见到世态炎凉。我们夫妇常把日常的感受,当作美酒般浅斟低酌,细细品尝。这种滋味值得品尝。因为忧患孕育智慧。”生活的乐趣对于他们来说,是在不论多么艰苦的境地,不停顿的读书和工作中找到的,如同美酒般美好,可以细细品尝和回味。想想在当今社会,还有多少人能像他们夫妻一样专心做文章,不求名不求利,只求清静简单快乐的日子呢?即使书里最后写到当钱钟书的小说围城被拍成电视剧的时候,钱钟书火了,有的时候也躲不了烦忧和烦恼,就如杨先生说的:“人世间不会有小说或童话故事那样的结局,从此他们永远快快活活地一起过日子”,人世间没有单纯的快乐,快乐总夹带着烦恼和忧虑,然而不忘初心,不被这个世界所玷污,才是最可贵的品质。
书中有一段小故事特别让我感动,当杨绛夫妇在英国伦敦剑桥喜得爱女的时候,杨先生还在医院看护,钱先生每天会去医院探视,每次他来都愁眉苦脸的对她说:“我做坏事了,打翻了墨水瓶,把房东家的桌布染了”。杨说:“不要紧,我会洗。”然后他又做坏事了,把台灯砸了,杨问明是怎么样的台灯,说:“不要紧,我会修。”他又放心回去了,下一次又满面愁虑,说是把门轴弄坏了,门不能关了,杨说:“不要紧,我会修”的时候一种油然的敬仰、佩服、甚至巾帼英雄之情在我内心生出。难怪当杨先生怀孕的时候,钱钟书一直嘱咐她说:“我不要儿子,我要女儿---只要一个,像你的”。在她的笔下,有自嘲,有反思,和直面人生的勇气,却独独没有自怜自伤,这对伉俪夫妻实乃我们现代青年学习的模范。钱钟书先生生前曾这样评论他的爱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赠予杨季康(杨绛本名),绝无仅有的结合了各不相容的三者:妻子、情人、朋友。
在我看来,杨绛先生还是幸福的,虽然书里女儿和丈夫都相继离开了自己,留下了她孤独的一人,然而,她至少还有美好的回忆,她在告知世人,我们仨曾经很幸福,为了他们我也一定会好好的活着,思念他们一直到可以与他们相聚,我们仨是永远的《我们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