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与传统文化

乱读荀子手记  臣道第十三

2016-08-15  本文已影响124人  乐读书房_李葵

原文:有大忠者,有次忠者,有下忠者,有国贼者。以道覆君而化之,大忠也;以德调君而辅之,次忠也;以是谏非而怒之,下忠也;

译文:忠臣分为大忠、次忠和下忠、另外还有国贼。用正确的原则熏陶君主并感化他是头等;用道德调养君主并加以辅佐是次等;用劝谏惹怒君主是下等。

解读:撇开古籍里常有的君君臣臣,日常与人相处、尤其在职场中与上层相处,尤其要避讳下等的忠诚、以直谏相对、有时候成全的是自己的单方面正直名声、对于正在推进的事情并无好处。仅仅站在自己的立场考虑问题、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对立、使得言路不通、沟通不畅。

佛家有词曰“发心”,所有智慧的发心应该来自“慈悲心”,对你所处境遇的理解、首先要离开私人角度的体验;然后要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考量;在此基础上、使用你的智慧来处理好彼此之间的互动。

我想这就是上忠与下忠最大的区别。

开辟沟通的道路,也就是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用理性的、平等互谅的方式、展开对话。

原文:不恤君之荣辱,不恤国之臧否,偷合苟容,以之持禄养交而已耳,国贼也。若周公之于成王也,可谓大忠矣;若管仲之于桓公,可谓次忠矣;若子胥之于夫差,可谓下忠矣;若曹触龙之于纣者,可谓国贼矣。

译文:不顾君主荣辱,不体恤国家安危,只是无原则的自保其身、保证自己的俸禄好处、豢养党羽、拉帮结派、这种是国家的奸贼。
周公对于成王是上忠;管仲对于桓公是次忠;伍子胥对于夫差就是下忠。
而曹触龙对于纣王、就是一个奸贼而已!

这个不讨论了、在团队中只着眼自我利益的满足、并不以整体利益和全盘运筹为优先考量基础的话、就等同于利益的基础已经不一样、所谓道不同不相与谋。多说多废话!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