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会每日记事本笔耕不辍

随想.心灵鸡汤看不看

2016-07-19  本文已影响5人  Enjoy小享

今天随便刷了刷微信朋友圈的文章。最大的感想就是文章真的只能用来参考着看看。比如刚才看的标题"亲戚把我拉黑了,但为了孩子我从不后悔",“老人带娃真的那么糟”....不同的文章或者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于某个话题的观点会有发生矛盾。荒唐的是作为读者的我们当时却感觉都很对。

也许按某篇文章的角度或某个特定经历的人来说那观点没错,我们看文章的时候也把自己完全代入了进去,觉得自己突然懂得了很多或者特别认同,可是还是没多大用,对于你的生活来说,有点白白浪费感情的郁闷或者感伤。

想起奇葩说里某个人讲的先给你个关键情感词,对于你就像个魔术一样的词,你就会被洗脑,被绑架,不由自主的跟着引导者的方向走。

虽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但是也要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生活中我们适合多看些个人定制化且实际生活中可执行的东西,像脑残剧一样的文章还是少看为妙。也许那些东西都有一定的道理或者它成功的原因,但是于个人而言必须要客观的思考其本质,借鉴其可借鉴的地方。

那么怎么才能个人定制化且实际可执行呢。平时还是要多花点时间了解自己并多和周围的事物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不要害羞,互相学习嘛)。概括一下:多计划,多学习,多执行,多反思。

而在上述四多过程中有个非常重要的点,那就是自律。有修养,有目标,对自己生活有规划,日子过得不浑浑噩噩的人都有很高的自我控制力。不能因为啥不开心的事就去吃吃喝喝玩玩,看看小说电视,反复熬夜着伤害自己。亦不能因为懒惰而不停的拖,既然避无可避,那就迎难直上吧。请亲的小主直面问题,克服弱点,做真的勇士。

希望自己做一个让自己开心,也让别人舒服的有趣而自由的有心人。

说到有心人,想起随着年纪见长,越来越理解长辈们以前对自己的良苦用心,只恨自己当时没多用点心关心关心他们,只伤心不能及时的给予更多的。到了社会上,直面了生存的压力,一年里很多天都很焦虑,才知道年幼时护我的那两双手有多么伟大,为我撑起的伞是多么的无与伦比,对我未来的求索引导和付出是多么的艰辛,曾有的那大大的安全感是多大的幸福。当时以为父母对自己付出的理所当然现在看来是多么的可笑。记得别人给的一定要感恩而不能给的也别抱怨。

对于未来,努力的开心吧,挖掘各种可能性,不要留太多遗憾,好好的享受生活,想的就去,想恨的就去恨,不辜负来到这世间一场....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