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丨简简书优秀作者文诗荟萃活着

大学是个小社会,我也是后知后觉

2018-02-24  本文已影响10531人  郑小喵

文|郑小喵

-1-

最近一直在写自己大学里发生的故事,也在深思熟虑后,总结出一些不太成熟的道理。

我并不比这个世界上任何人优秀多少,因为无穷的宇宙,牛X的人数不胜数。

这也是我后来才明白的道理,如果我们总以为自己无所不能,那进步的空间又来自何处。

所以,我还是愿意做那只慢跑的乌龟,即使落于人后,也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因为我知道,落后只是暂时的。

前几天有个朋友跟我诉苦,大一的时候,她顺利进入校学生会。

每天在部长的指挥下鞍前马后,有时候看到学姐没吃饭,自己也会饿着肚子帮人家先去买饭。

突如其来安排的任务,她会冒着查课扣学分,警告记过的风险,旷课赶工作。

学校领导批评,她也免不了被人当作替罪羊来开刀,但偶尔心里也会自我安慰,“部长也会记着欠我一个人情吧。”

一年的干事工作,她尽心尽力,很多时候忍气吞声,原本以为大二换届可以成功入选,可到头来却一无所有。

其实,大学里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大学是个小社会,而我们大多数人也不过是个局外人。


-2-

来到大学,拼的不仅仅是我们的成绩和努力,更多的是我们的能力。

而这种能力,不是我们与身俱来,而是在这种场合下训练来的。

记得刚入大学不久,辅导员要两个负责人,班里一男一女毛遂自荐,顺利列入班干候选名列。

一个月的考察期,男女负责人在一个陌生的场所,也算尽职尽责,对待每一位同学,也算落落大方。

只是最后班干竞选时,本以为他们俩当班长也是理所应当,不料却被另一个男同学捷足先登比了下去。

在这一个月里,两个负责人只是以为做好本职工作,就能顺利上位,而那个现任班长却通过一个月的时间跟同学们联络感情,打好关系。

我们大都知道吸引力法则:你生活中的所有事物都是你吸引过来的!是你大脑的思维波动所吸引过来的!

同样,在大学这个小社会里,不是你有足够的实力,就能得到你想要的一切。

人脉,资源,圈子同样重要,当然也要看你如何吸引,如何利用。

-3-

大一那年,学校里“十佳大学生”表彰大会时,我们去礼堂坐场。

活动进行到一半的时候,班长给我们群发消息:一会儿选票的时候,大家别乱选,群里统一给大家发候选名单。

果不其然,二十六位候选人中,即使学习再优秀,也比不上人家在学生会说一句话。

大学里的很多活动也不过是走个过场,而我们大多数人,也像极了人质,让人押着脖子往前走。

我们普普通通的人,没有权利,没有关系,不会疏通人脉,到最后,甚至连个表决权都没有。

这种仗着有“关系”就比别人多点优势的人,不知比多少人多了多少机会和选择。

很多人说缺少机会,其实,是缺少能力。

谁说圆滑不是一种为人处世的能力呢?

有人脚踏实地,做个实实在在的老实人,有人油腔滑调,寻找各种捷径。

可怎样活不是一种活法呢?

-4-

这又让我想起了半年前的社团换届。

进入心协不久,我明明发现跟自己想象中的不一样,却也保持良好心态,时刻做好本职工作。

我的积极主动,赢得了部长的好感。

写自荐书的时候,新一任会长说,你随便填一个就好。

我原以为应该是不会考虑我,可没想到自己会顺利上任。

其实学生会和社团都一个模样,一入也是深似海。

我也自认为讨厌各种肆意地迎合和讨好,也看不惯有的人左右逢源,也讨厌一些所谓的潜规则,可轮到自己身上,却也不由自主。

那次代替社团去当辩论赛的评委,恰好碰到室友,她是另一个社团的负责人。

她私下跟我们几个评委都打好了招呼,虽然双方实力相当,但大家多多少少也会向着那方。

那是我第一次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学的复杂。

而我,无论在哪里,都会主动学习其中的精华。

我兴高采烈地跑到寝室,跟室友说,“我终于亲身力行大学是个小社会”。

表面兴高采烈,自以为又学到了不少东西,内心却五味杂陈,我貌似违背了自己的本心。

-5-

当我发现自己曾经反感的不公平,在我这里不断蔓延时,也有过深深地自责。

可是后来仔细想想,我也并没有错,大学是个小社会,这不正锻炼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吗?

否则,等我们到了社会,被虐的体无完肤,还不知道自己究竟输在哪一步。

我们来到这个世上,就是为了一场修行,我们左右不了任何人,但是可以做好自己。

无论是哪类人,不触犯法律,不违背道德,偶尔走走捷径,用一些手段达到自己的目的,不也是一种本事吗?

我一直谨记于心,我读大学,不是为了勾心斗角,而是为了成就自己。

郭晶晶曾经说过,你想要嫁到什么样的高度,就先把自己送到什么高度。

读大学,同理。

能力,也不过是徒有其表,只有把它转换成实力,才是一种惊煞的风景。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