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被现实世界的聪明所玷污
“瞧,那家媳妇多聪明,傍了个大款,甩了她家男人,别看平时装的多贤惠,好看的人心眼多着呢!”“就是就是,看她那男人,老实巴交的,怎么可能驾驭的了这种角色。”当我听见这些对话时,深感困惑。爱情的忠贞不再被歌颂,背叛者却因自己的背叛而得到赞扬,这种本末倒置,着实让人不寒而栗,我们的世界到底怎么了?
假如这种女人可以被认为是聪明,那么杀害武大郎的潘金莲岂不是聪明的极致,女性的代表?显然,这样的评价是不被人所信服的。但是,潘金莲为何被人们唾弃,而现实中抛下丈夫,另寻别枝的女人却被称赞聪明。其实在我认为,这是价值观出了问题。
不知道为何,现在觉得孩子们的童真是非价值观是多么难能可贵,坏人与好人区别的那么容易且明了,他们没有功名利禄的心,简单随性,朗朗的唱着“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多么美好。 然而,现实却把这美好的画面敲得粉碎,常常见到有些家长面对孩子捡到钱财这件事时,所表现出的态度是多么的不堪,如果孩子想把钱财交给失主,家长便会严声呵斥“你这孩子怎么这么笨,做人不能太实诚。”而当孩子左思右想之后,悄悄的把钱塞进自己的口袋时,家长会心的笑了,“这才是聪明孩子。”
我不知道大城市如何,可能是地方偏僻,基本的素质教育跟不上,导致这种情景比比皆是。这种教育方法想想挺可怕的,它就像多米诺骨牌效应一样,产生的影响是无发预估的,假如你的孩子以这种方法教育,当他看见别的孩子产生要把捡到的财物交给失主的想法时,他便会嘲笑那个孩子,试想一下,当一个孩子面对他的伙伴对他无情的嘲讽,他还敢迈出做好人的第一步吗?
记得有次,与同学一起出去打工,在整理床铺时,同伴发现了压在床单下面的1500块钱,他兴奋的如同捡到宝一样,不过,他并没有私吞,而是上交了,当打工的负责人拿到钱口口声声夸赞同伴是社会好轻年时,我分明能看到他笑容后面的嘴脸和话语中的潜台词,“这小子,真是笨呐,捡到钱还能交工,这下晚上能搓顿好的了”我不知道,那笔钱的最终下落,只知道,负责人扭头便把钱数了一遍,“正好1500,真棒!”
当一家人都是警察,而你是小偷,谁是叛徒,当一家人都是小偷,而你是警察,谁是叛徒……思考之后,答案不言而喻。即便你是警察,即便你有一颗充满正义感的心,在那种氛围之下,你敢声张吗?
所以,需要改变的,不是个人,应当是人们的价值观,当有人被骗时,应当受到指责的不是上当的人,而是那些为非作歹的人,被骗不是因为太愚蠢,而是因为很单纯,这点我们应该向国外学习,对待行不诡之术的人,应该真真正正的群起而攻之,而不是简简单单的口舌之战,毫无威慑力可言。
《史记》中提到,“聪明者,闻见明辨。”意指明辨是非之人可谓聪明,《荀子》则说,“聪明君子者,善服人者也。”只有能使众人信服之人,才能配的起聪明二字,这些种种评判聪明之人的方法都可以帮助我们以正三观,却为何偏偏把那些违背道德,获得地位以及占尽小便宜的人冠以聪明的头衔,他们真的配吗?
所以当孩子捡起钱财,告诉你希望找到它本该属于的人时,请不要吝啬你的称赞,“孩子,你真聪明!”相信我,孩子会感恩你一辈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