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简单生活中青年人

是什么让越来越多的人操起了副业?

2021-07-04  本文已影响0人  木兮伊人
                                       

文/木兮

最近,有几个好友和我聊了起来,说要做点副业,觉得自己就是下一个被裁的目标,有高职高薪,也有普通职员。

看来大家都有严重的危机感,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做一名斜杠青年,降低未来的风险。

前几天,一个好友跟我说,她微信加了一个大学同学,本来是好久没联系,应该可以好好聊聊。但聊了几句后,对方说自己最近用的护肤品很好,问她要不要。

好友说:“其实,我也在做微商,卖一款内衣。于是我也顺势推荐给那位同学,后来我们都说看看,然后就没再说什么。”

可谓狭路相逢,都是同道中人。很多人都是身兼要职,而这一现象在未来也是一种趋势,未来的变幻莫测,我们必须得有几把刷子,才能手里有枪,心里不慌。

那么,是什么让我们越来越多的人操起了副业,宁愿牺牲更多宝贵的业余时间,也得赶上这股潮流?

01 宝妈们

不是所有人都有机会去工作,很多宝妈们有了娃后,由于家里情况特殊,必须自己带娃,此时,宝妈们除了照顾娃外,还有些业余时间,于是做起了微商,一方面是可以贴补家用,另一方面也是想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苦恼我们的朋友圈不再有曾经的一片蓝天白云,总是被各种广告填满。

刚开始,很多人一看见广告就屏蔽,慢慢地发现,再这样下去,朋友圈就只剩下自己了,于是我们便麻木了,也习惯了各种热闹。

尤其是现在很多人已经不太爱发朋友圈了,所以有时还是蛮感谢那些微商的朋友,他们让我们的朋友圈不再冷寂。

02 失业裁员

这股失业裁员潮在今年尤为盛行,不管身在何种职位,高薪低薪,人人自危,都觉得自己就是下一个被裁目标。

那种上班混日子的员工心理极度惶恐,觉得自己肯定在被裁名单内,我们似乎能理解。

然而,现在的的企业不再单纯地从能力来考核是否留住一个员工,而是从综合的性价比来考虑。从年龄、薪资、能力、工龄等各个方面综合衡量,择取性价比最高的员工留下。

尤其是那些形成规模、架构成熟的公司,一个萝卜一个坑,一切按流程来,一个干了10年以上的老工程师能做,一个刚毕业两年的新员工也能做,那么,不管从薪资方面,还是管理方面来说,公司更倾向于后者,薪资低,好管理。

打个比方,如果我们去买一件衣服,我们不一定是挑质量最好、最贵的买,而是综合考虑到价格、款式、质地,最后选一款性价比最好的衣服。当然,如果你愁钱没地方花,那可以另当别论。

于是,大家都有种人无远虑必有近忧。那么如何做到心里不慌,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狡兔三窟呢?那就是提前谋一份出路,即便丢了饭碗,我们还有一条退路。

03 生活压力

我们都知道,单纯靠薪资已不足以支持我们庞大的生活开支:房贷、车贷、赡养费、教育费、生活费……

尤其是今年疫情,各大企业都裁员降薪,有的甚至留职停薪。此时,我们怎么办?还能完全依靠或坐等工资吗?

只能另谋出路,做些副业,缓解生活的压力。

04 退休年龄的延迟

众所周知,退休年龄延迟,等我们到了60或65岁,我们是否还有精力去挤公交地铁?

即便我们有精力去挤公交地铁,那么有多少企业愿意将我们留到60或65岁?

从我个人来说,我不愿意带着满脸的皱纹,镶着一副假牙,天天去公司上班,愁着吃完饭,去哪清理下我的假牙,我承认,我不想把这一切暴露在同事面前。

那个时候,我希望时间可以自由支配,尤其是根据我的体力来,顺便我在做些副业,贴补生活,最好是我兴趣所好。

结语:

总之,今年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副业大军,我们的朋友圈快成商业圈了。不管我们是否能接受,存在即合理,未来的趋势-势不可挡。

同时,我们也多些包容,如果不是以上各种原因,谁不想在朋友圈维护自己的高冷傲娇形象呢?

没有人愿意随便打扰别人的宁静,生活让我们变得越来越接地气,而活着是我们唯一的出路。

——— End ———

声明:原创文章,盗用必究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