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书电影院电影漫谈电影

清华之风骨在于自信与从容

2018-02-15  本文已影响41人  LHW1234

“我看到泰戈尔身边站着的,是这个时代中国最优秀的一群人,他们就那样站在那里,眼神清澈,是那样的自信与笃定。”

四个人,四个故事,让清华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文人之风骨,在学术在战场在生活在边关在尔虞我诈的办公室政治里,传承。

最爱的场景之一,是昆明的警报拉响之后,西南联大的学生们躲在红土青草的“防空洞”里,从容而虔诚地听陈寅恪先生与闻一多先生说文史,听袁复礼先生分析地质与化石。

爆炸发生之后,黑板上泰戈尔的诗句已模糊破碎,但第一个故事里的吴岭澜先生已然把他对于人生的思索与追问、真心与真性,传承了出去:

「不要放弃对生命的思索,对自己的真实。」

所以第二个故事里的沈光耀坚定地背弃了家训。所以即使要承担嘲笑与责罚,他也要一遍又一遍地飞离原定路线,去给素不相识的孩子们投递食物。所以后来,天上又飞来好多个“晃晃”。

幸运如我们,活在这样一个和平且欣欣向荣的年代。所以我们可以嫌弃中学时的教室里没有空调,大学时的社团活动经费不够,办公室的同事真做作;所以我们可以当个键盘侠,谩骂这个明星睡了嫂子,那个歌手抄袭的歌词,可以坐在半夜十一点的海底捞,辩论某部电影好或者不好。

我们极少数人曾直面残酷和死亡,因而忘记了敬畏与信仰。

所以后来,第三个故事里有自私如李想为了前途毁了王敏佳。

人性之恶往往是谱写悲剧的根源。但在这样的恶之外,也有赤诚如陈鹏敢拉着王敏佳在清华园奔跑,他信她爱她照顾她,不求名分不求回报不计后果。

这是陈鹏从沈光耀那里继承的风骨,是傻而纯真的,是腰杆笔挺而执拗的,是那个年代清澈而高尚的,爱情。

俗人如今日的我,自愧不如。

我们会计较投入与产出比,会考虑对方和自己是否相配,会评估彼此的能力与潜力。哪怕初心是爱,却也鲜有人可以枉顾世俗与柴米油盐。

好在,故事里的李想虽不配知道王敏佳还活着,但他记住了,并且传承了那一句「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对身边的人好吧」

最后的故事是挣扎与人心,你以为玩弄职场宫心计的张果果其实不过是上司博弈间的棋子,你以为良善温和的Robert其实是捕螳螂的黄雀,你以为贪心不足蛇吞象的一家人其实只是想送上四支胎毛笔。

和平年代的故事,没有人能百分百的纯真良善,但好在我们还可以选择。选择去做那些让人快乐的事,选择去记住那些用牺牲换来的平安喜乐,去继承那些挺直的腰杆,去传承,民族的风骨。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鲁迅」

进电影院之前,我也曾刷过一些影评,有人将它夸成青春片的史诗,也有人说看不懂,还有人辱骂导演与粉丝。

只能说,基于个人的学识与眼界、对风格的偏好与标准,都有可能造成完全不一样的评价。

每个人的观点都值得被尊重。为什么要为了自己的想法被认同而肆无忌惮地攻击对方呢?

我们可能都曾像吴岭澜那样迷惘而羞愧,像李想那样被浑浊而不自知,像王敏佳那样不幸而无能为力,但一定也有人像沈光耀那样由摇摆而坚定,像陈鹏那样由深情而伟岸,像张果果那样由挣扎而从容。

「鲁迅先生曾说:一个国家的强弱盛衰,都不是偶然的,都不能逃出因果的铁律的。我们今日所受的苦痛和耻辱,都只是过去种种恶因种下的恶果。我们要收获将来的善果,必须努力种现在新因。一粒一粒的种,必有满仓满屋的收,这是我们今日应有的信心。」

一部电影可以毁誉参半,但只要它曾引起过一部分人的思索、改变与追求,那就是它现在种下的新因。终有一日,枝繁叶茂,丰收满屋的时候,会有一片叶子属于它。

过于伟大而空洞的民族和国家脊梁的话题,不必多谈。只是作为一名留学生的我,每一次向不了解那个学校的人介绍的时候,我都会说:

“按照国际排名,和清华差不多。近五年都在全世界第60名左右浮动。”

说实话,每每这样介绍的时候,我总是自豪的。

但看完这部电影,我为自己不曾有资格在清华园读书,而深深地后悔。

私心最爱米雪饰演的大少奶奶。名门望族不是靠发国难财来的,也不是苟且偷生来的。那是门楣之上,三代五将,铮铮铁骨换来的尊重地位。所以哪怕最后双胞胎带来的是她唯一的儿子的死讯,她也只是端出了两碗冰糖莲子羹。

“路途遥远,喝杯水,润润嗓子再赶路吧。”

回到本文开篇第一句话:愿我自己,终有一日,能拥有那样的自信、笃定和从容。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