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片已经消失的大沼泽曾经影响了辽宁千百年的历史
有时候总想,为什么早在战国的时候,燕国的秦开率军驱走东胡,开拓了辽西、辽东。辽宁地区很早就进入了中原核心文化的范畴,可是在千百年的发展中却为何会出现这么多的起伏变化呢。这当然与关外的各族兴起,以及出关的通道带来的影响有关,也与一片大沼泽有着极大的关系。
这就是辽泽,它指下辽河 (沈阳石佛寺以南的辽河河段)平原地区的沼泽地带。它主要分布辽河以西,大约在新民、辽中、台安、盘山、北镇之间。在历史上辽泽河网沼泽众多,人烟稀少,车马难行。知道晚清和民国时期,随着闯关东人口大量涌入,自然环境被迅速开发,辽泽才最终消失了。
辽泽的大概位置,如今也是有很多河流湖泊的平原地区这片辽泽的存在使得辽西和辽东的交通变得不像地图上直观看上去那么方便,从秦汉开始,人们要从南或从北绕过辽泽。北部的路线由于靠近北方游牧民族而并不那么稳定,主要的通路是辽泽的南面。
辽泽南面的通路也不是平坦无阻的,这里靠近辽河的入海口,在古代的洪水季节,没有有效的防洪手段,其被破坏的程度可想而知。我想这也大大影响了中原王朝在辽东和朝鲜半岛北部的开拓,使得这里中原文明出现间断有了可能。
西汉时的辽东和辽西,可以看到辽河西岸有很多沼泽(《中国历史地图集》)三国时期公孙氏在辽东割据,也有依仗着辽泽和把守着辽泽以南的辽水沿线的原因。不过公孙渊遇到了司马懿,最终还是栽了。高句丽崛起之后,屡屡蚕食辽东和朝鲜北部。有辽泽的存在,使得高句丽能够在辽东和朝鲜北部多处出击,而中原王朝的兵力必须在越过辽泽之后才能展开。虽然几次被打得快亡国,最终高句丽还是在北燕时期完全占据了辽东,与中原政权隔着辽泽对峙,原来辽东与汉四郡的文化也发生了巨大变化。
隋炀帝东征高句丽,号称百万,部队庞大,但是在渡过辽水前,由于不能登岸,损失很大,几员将领接连阵亡。《隋书》:“甲午,临戎于辽水桥。戊戌,大军为贼所拒,不果济。右屯卫大将军、左光禄大夫麦铁杖,武贲郎将钱士雄、孟金叉等,皆死之。”这么庞大的部队行动,应该有很多人进入了辽泽。在唐太宗过辽泽的时候,有记载见到了很多隋军士兵的骸骨。当年隋军进军或是撤回的时候,很多人没有死在战场,而是死在了辽泽里。
除了山城,辽泽也成了高句丽的一道屏障。《资治通鉴》:“(三月)李世勣军发柳城,多张形势,若出怀远镇者,而潜师北趣甬道,出高丽不意。”面对高句丽的全线防守,李世勣的先头部队从不常使用的辽泽北面通道进入高句丽境内,而在经常使用的南面通道则是虚张声势。
唐太宗的主力部队则选择直接渡过辽泽,本想出其不意,但是真到了辽泽才发现情况非常糟。《资治通鉴》中记载:“庚午,车驾至辽泽,泥淖二百余里,人马不可通,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军不留行,壬申渡泽东。丁丑,车驾渡辽水,撒桥以坚士卒之心,军于马首山。”若不是将作大匠阎立德布土作桥,大军快速通过,唐太宗有可能困在辽泽,等到对面高句丽发现做出反应,有可能会面临当年隋炀帝的困境。
好在李世民有着一支高效的精英团队,将士的凝聚力也很高,这次“过草地”不但没有减缓唐军的步伐,而且阎立德的土工作业也让辽泽有了第一条可以大体使用的道路。以后的辽、金、元,人们逐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从辽泽进入辽东的通路。
不过这条道路的时用时废也让辽泽仍然成为中原王朝控制辽东的障碍。唐灭高句丽后收复辽东,但是对辽东控制力仍然不强,这有人口的原因,也有辽泽的阻隔作用。后来东北面的渤海崛起,与唐朝的营州隔着辽泽对峙。
到了明朝,辽东辽西都在统一的中原文明的控制之下。辽泽成了隔绝北面蒙古人的天然屏障,被放在了长城之外。谁成想真正的威胁出现在东北,努尔哈赤在占领辽阳后,又率军攻陷了广宁。如果广宁在明朝手中,相当于守住了辽泽南部通道的西出口,后金想进入辽西除非绕道蒙古,但是广宁失陷,辽泽已经不再成为阻碍,关外的局势一下就不利于明朝了。
明朝辽东的防御体系,可以看到中间有一块凹进去的地方(《中国历史地图集》)这片辽泽在它存在的千百年中,成为了辽东和辽西间的一道阻隔,它改变了文化的形态,也深刻改变了东北的历史。
参考文献:[1]肖忠纯. 古代“辽泽”地理范围的历史变迁[J].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10,20(01):106-114+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