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红
初次接触红酒,是我高中毕业的一年,也是我成年后的第一年。
那是一次家庭聚会,我第一次喝到久闻大名的葡萄酒,恰好就是干红。入口苦涩,随后稍有变化,这就是我喝干红的初体验。但介于我之前对葡萄酒的憧憬,并不觉得难喝。不仅如此,为了探寻一下酒中应该品味的东西,我甚至喝了三杯。
大学并不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悠闲,但相比之前的任意一段时光,都不曾像大学时候一样快乐。我有不算多但也足够用的生活费,有以前从未有过的大量休息时间和相对轻松的课程,最关键的是,无忧无虑。因此,吃喝玩乐堂而皇之地成了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年间,我对葡萄酒的认识也渐渐深入。
原来葡萄酒不止干红,我开始喜欢上了白葡萄酒。甜白的滋味真的像极了这段时光,桃红的酸甜也是不错的插曲,更何况还有让人眼花缭乱的果汁饮料伴奏。
那段时间霞多丽、莫斯卡托、长相思、雷司令等等葡萄酿的甜白都被我尝了个遍。干红,渐渐被扔在了一边。
毕业前听到最多的话就是——毕业了,就要步入社会喽。老师在说,长辈在说,食堂卖炒饭的阿姨在说,滴滴司机也在说......
不以为然,因为年少轻狂。远不知道“步入社会”的分量。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我想,一个人的由衷之辞,至少是自我生活观念的一种写照,更深处,也藏着作者本人的生活经历。
虽然这句不见得是晏殊单纯的写离恨相思,但无论如何,至少有这一层意思吧......
晏殊仕途通达,填词却总是婉约,用情太深,写的词也难免会如此相思绵延,悲伤缠绕。毕竟一帆风顺的仕途,又有什么值得他倾注真情与才华?习以为常了,又有什么会让他回味无穷?也就是转瞬而逝的青春,弥足珍贵的友谊及爱情吧。
所以大学时光的飞逝,确实带走了很多很多舍不得的东西,又带来了很多很多迷茫的事物,拿着比以前更多的生活费,却总是不够用。就像那句被王国维称为治学第一层境界的“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似乎转瞬途穷。只是我也不惧怕时过境迁带来了现实的贫瘠,也不沉溺于已逝的东西不能自已,只怕山重水复,转过了青春,心里仍是一片荒凉绝域,赤地千里。
就这样,类比生活。慢慢的,开始明白了干红的味道。就像诗歌追求的言有尽而意无穷,干红神秘的风味和久久不能消散的回味让我心醉神迷。就像是那些年的青春岁月被一片一片地切割,轻轻地放入橡木桶,静静地酿成了隔世的“干红”。
不经此劫,难知其味,回味无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