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非典,高考和爱情
对普罗大众来说,提及2003年,印象最深的肯定是非典事件,影响之大、波及范围之广都世所罕见。但对于参加2003年高考的我们来说,还有一些事,也将终生难忘。
从03年开始,高考时间整整提前一个月,从黑色七月变成了黑色六月。这意味着争分夺秒的时间又少很多,本来我们就觉得时间不够用,现在变得更加紧迫。看着黑板上高考倒计时上显示的天数,每天被值日生擦掉,又重新写上。擦一次,少一天,悬在我们头顶上的发条越拧越紧。
还有一件事,对当年高考考生影响也很大。高考结束后,很多同学包括老师都反应,卷子太难了,很多题不会做,甚至都没见过同类型的。直到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当年我们用的是B卷,也就是传说中的备用卷。因为高考前夕,有个四川考生,在考前盗窃试卷,导致考题泄露,教育部临时替换了原来的试卷。
一只蝴蝶扇动翅膀,却引来了一场天崩地裂的海啸。
2003年高考,对许多人来说,都是一种痛苦的回忆。考生没考好,成绩不理想,十几年勤学苦读,换来一朝失利,无不伤心痛哭。家长省吃俭用,放下工作陪读,抱着孩子一跃龙门的巨大期望,结果天不遂人愿。老师含辛茹苦,多年教导,希望学生都考上大学,走过独木桥,成为人上人,结果大多人还是落榜。
应届生都是如此,复读生的情况更加惨烈。许多高四高五甚至高六的学生,花费了比别人多的多的精力和时间,就是希望搭上大学这班直通车。谁曾想,03年高考却给了他们一个晴天霹雳。很多人考完后,直接拎起背包,头也不回地南下或者北上打工,从此与学校与学习绝缘。
高考成了他们心中绕不开却又不愿意回忆的痛。
我所在的高中,地处大别山腹地山中小镇,交通闭塞,人员流动少,不是非典疫区。但实际上,我们对非典的恐慌一点不比疫区少。我记得,好像在五一前后,高一高二都提前放假回家,只剩下马上要参加高考的我们。走了上千人,没有了课间操和大规模的人群聚会,学校一下子显得空荡起来。
在校外租房的学生被学校强制要求搬回宿舍,吃食堂,学校封校,无故不准外出。教室、宿舍、食堂、厕所、操场,整个学校里里外外,每天早晚要喷洒两次84消毒。那段时间,空气中永远漂浮着一股刺鼻的消毒水味道,怎么也散不掉。
每个班级都配发了体温计,随时测量体温。我们不敢咳嗽,即使嗓子难受,也得用手捂住嘴,低声轻咳。有些同学,搞恶作剧,走到你身边,不经意咳嗽两声,吓你一跳。
小道消息说喝板蓝根和陈醋可以预防非典。学校小卖部的板蓝根和食醋早就一扫而空,而且补不到货。班长从家里带来几瓶醋,分给我一瓶。那是我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仰着脖子,一口气干掉了半瓶陈醋。
如今斯人已逝,我很怀念班长。
当时,同学们之间谣传,说高考可能推迟,因为非典的缘故。很多人信以为真,但很快学校出来辟谣,高考会如期举行,时间就在6月7日。
考前两天,学校就不上课了,让学生自己复习调整,以应对即将到来的考试。学校也解除封校,可以自由出入。学校后面有一大片梨园,同学们聚在梨园里聊天话别。
青春年少,热情似火。即使再压抑紧张的高考,也挡不住爱情的脚步。年少时的情感都是美好的,真挚的,没有功利,不掺杂金钱,就是最简单最原始的异性相吸。你喜欢我,我喜欢你,仅此而已。
牵手、相拥、热吻、哭泣,在高考前后的那几天,爱情的浓度和热度都达到了顶点。很多人都明白,高考是所有人必须面对的一道坎。两人都考上了,携手进入大学。在同一个大学还好,如果分居两地,又添相思之苦。如果一个考入大学,另一个没考上,选择复读或出去打工,爱情到此为止也许是最好的选择。若是两人都没考上,再来一年,爱情还会继续发酵,甜蜜忧伤同样如影随形。
终于要上考场了,就像我在6月6日的文章里所写的一样,高考前夜,我失眠了,睡在旁边的强哥也好不了哪里去。我们都没说话,彼此想着心思,安静地翻来覆去。
语文考出来,感觉并不是那么糟糕。虽然题目难度有所增加,但终归不容易拉开分数。但下午数学考完后,许多人直接奔溃了。有些女生,抱着父母抱着老师抱着同学,在考场外哭成一片。男生们多少要坚强些,男儿有泪不轻,咬着后槽牙笑容满面,相互安慰,没事没事,大家都差不多。大不了,明年再来。
我学文科,数学成绩一直不好。高三跟强哥坐一起后,成绩提升不少。至少每次模拟考,能到120分左右。但高考的数学试卷,我没做完。考试结束铃声响起时,我甚至还没来得及看看最后一道大题是什么。出考场后,有同学问我,最后一题怎么做?我只能报以苦笑,我都不知道题目是什么。
据说当年理科数学更变态,甚至出现了传说中的奥数题。
考完数学,原本紧张压抑的心情不见了,我彻底放松下来。老实说,那时候是抱定了考不上,明年重来来过的打算的。所以,破罐子破摔,今年就算提前熟悉考场了。
6月7日晚,我睡了个好觉,一夜无梦。强哥也是。我们起床时,已经八点了。同学们都吃过早饭,准备去考场。因为老师交代过,考英语要提前进场,测试听力。
考完英语,就剩下文综,算是我的强项。毕竟文综课代表也不是白当的,对不对。文综我做的很快,全部答完,考试时间还有半个多小时。结果悲剧发生,回头检查时,把地理上关于地方时的几个选择题答案全改了。原本对的,全改错了。一个选择题好像是6分,我记得。
还是数学没学好。
高考就这样结束了。回校的三轮车上,大家情绪都不是很好,没什么人说话,很多人当晚就离开了。我和强哥威哥回到出租屋,收拾行李,打包课本辅导书,为9月复读做准备。当晚,几个同学一起去伟模桥散步。夜色深沉,星光寂寥,除了几声狗叫,就剩下我们的低语声。
我们买了烟花,打算祭奠过去的青春。可天公不作美,突然下起雨来。我们躲到伟模桥下,坐了整整一夜。
跟现在高考先知道分数再填志愿不同,当年我们是先估分填志愿。对照标准答案,回忆自己的答案来估算自己的得分。这无疑增加了填志愿的难度。有些同学把选择题答案抄在橡皮擦上带出来,方便对答案。但后面大题,包括作文、阅读理解和文综类主观题,只能对照答案要点连猜带蒙。
答到要点上就加分。但很多人已经记不住自己是否答到要点上了,或者说在看过标准答案后,与自己记忆中的答案产生重叠和模糊,导致估分严重失准。正常来说,总分偏差几十分,是估分里最常见的事情。
估分不准,对后面填报志愿有很大影响。考前老师给我们发过一本报考指南。报考指南上有各校的简介和往年录取分数线,作为你填报志愿的参考。但对于2003年考生来说,往年的参考线意义不大。因为试卷太难,整体分数线被拉低了好几十分。但当时的我们,完全不知道这个情况,只觉得自己没考好。
估分不准,参考线失真,导致当年志愿填报产生了极大的偏差。有平时学习好但谨慎保守的学生,错过名校去了一般学校,有平时学习成绩一般但临场发挥好且胆大的学生,一不小心上了个好学校。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
还有一个问题。我不知道城市里考生对大学有多少了解。单就我们山里考生来说,除了清华北大这样的名校外,报考指南上绝大部分学校,我们连名字都没听过,更何谈了解。所以,填志愿的时候,也是抓瞎,乱填一气。
而且,当年报考遵循的是第一志愿优先录取原则。如果说你第一志愿没填好,后面想补录的机会也很渺茫,除非学校没有招满名额,才会考虑第二志愿。
当年,我估分算是比较准的,实际考分只比估分少两分。老师问我估的怎么样,我说应该差不多。他又问我选了哪个学校,我说在长江大学和安徽财贸学院两个学校之间挑一个。当时,我优先考虑的是长江大学,说出来可笑,仅仅是因为觉得长江大学的校名听起来比安徽财贸学院霸气许多。
唉,原谅我少年时的虚荣心吧。
说到这里,插一句。后来我上大学时,正赶上学校改名。我记得当年的马哲老师,那是个非常有趣又愤世嫉俗的老头,在课堂上开玩笑,现在叫改名叫安徽财经大学,过几年再改名叫华东财经,以后就是亚洲财经,环太平洋财经大学。
是的,在老师的建议下,我最后选择了安徽财贸学院。我一直担心,考不上。因为尽管安财是二本,但往年很多专业都是比照一本分数线招生。但是,我很幸运。大概在7月中旬,收到了安财的录取通知书。
2003年全国高考报考人数613万人,录取382万人,录取率62%。
我很荣幸,成了62%中挤过独木桥的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