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一、中华民族及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简介
【止一原创 文责自负】
【谨以此作品,向国庆75周年献礼!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英雄们致敬!】
论中华民族之伟大复兴
止一
一、中华民族及中华文明发展历史简介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据可考历史文献记载,五千多年文明传承的民族。它起源于黄河流域,黄河将上游大量泥沙带到中下游形成黄河中下游平原(华北平原)。在这里气候冬夏温差不大,土地肥沃,适宜于农作物的种植、生长。于是农耕文明在此诞生。开启了华夏文明之旅。
(一)中华民族始祖简介
中华民族有关有巢氏、燧人氏、伏羲氏、女娲氏、神农氏的传说,反映了远古居民最初的生产和生活状况。五氏时期,中国正处于所有成员一律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没有阶级对立,所谓“无制令而民从”,“不施赏罚而民不为非”的时代。
1、有巢氏
有巢氏教导人民不要住在地面上。他在树上用树枝树叶建造出简陋的蓬盖,作为示范,这就是原始的房屋了。这种住房虽然十分简陋,但它至少可以躲避野兽和洪水。人们都学习他,并且在建筑的技能上一天天进步,后来即令把它移到地面,也有同样的作用。这就是传说中的有巢氏教民“构民为巢,为避群害”。
2、燧人氏
燧人氏的主要贡献是把天上最大的一个秘密泄漏给人类,那就是“火”。火无所不在,但没有人知道如何才能得到它。燧人氏教人从木头里把它钻出来。人类有了火,就跟其他所有的动物,永远分道扬镳。其他动物始终不会用火,而人类却因之改吃熟的东西,生活方式呈现划时代的突破。这就是燧人氏“钻木取火”的故事。
3、伏羲氏
伏羲氏是第三位出现的神祗,他似乎比他前面的两位老前辈还要法力无边。他教人如何用火烹饪,从此人们享受到香喷喷的饮食,这是烹饪艺术的萌芽。他又进一步制作了八卦,八卦是中国最早的计数文字,后来被星象家用来占卜。设立官员,管理人民。官员身上都画着一条龙,表示他们的高贵身分。发明乐器,并教导男女固定他们的配偶。制定夫妇制度,必须经过结婚仪式才可以生孩子,并使下一代得到父母很好的教养。他还制造渔网,教导水滨的居民们捕鱼。教导人们挖掘陷阱,捕捉活的动物,训练它们成为家畜。教导人们种植桑树养蚕,抽丝纺织。
4、女娲氏
女娲氏是一位女神。相传共工氏撞倒不周山,天庭迸裂,人类面临劫难之时,女娲氏不忍心人们遭受浩劫,她采取山上的五色石头烧炼,炼好之后,用它把天上的裂缝补住。现在天际那些灿烂耀眼的红霞,就是女娲氏补上去的那些五色巨石。她又杀死一只倒霉的神龟,用它的四只脚,当作四根支柱,重把大地支起。因天裂而漏下来的大水,女娲氏用芦草烧灰,把它吸干,这就是中原地区——华北大平原的成因,它们正是由芦草灰铺成,所以平坦而又肥沃。
5、神农氏
第五位神祗是神农氏。传说中的农业和医药的发明者。远古人民过着采集和渔猎的生活,他发明制作木耒、木耜,教会人民农业生产。反映中国原始时代由采集渔猎向农耕生产进步的情况。传说他遍尝百草,发现药材,教会人民医治疾病。
以上中国神话故事中的五氏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五氏作为神话故事中的神祗,祂们不是虚构的,而是真实存在的,只是祂们不是某一个人,而是泛指某一类人而也。我们的祖先将这样一群为中华民族作出伟大贡献的英雄奉为神祇,以此歌颂、赞美为民族、为人类作出巨大贡献的人。并以此作为弘扬、传承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一种方式。
(二)炎黄二帝奠定中华民族之基
1、炎帝
炎帝,是中国上古时期姜姓部落的首领尊称,号神农氏,又号魁隗氏、连山氏、列山氏。相传炎帝牛首人身,他亲尝百草,发展用草药治病;他发明刀耕火种,创造了两种翻土农具,教民垦荒种植粮食作物;他还领导部落人民制造出了饮食用的陶器和炊具。
2、轩辕氏(黄帝)
古华夏部落联盟首领,中国远古时代华夏民族的共主,五帝之首,被尊为中华“人文初祖”。据说他是少典与附宝之子,本姓公孙,后改姬姓,故称姬轩辕。居轩辕之丘,号轩辕氏,建都于有熊,亦称有熊氏。也有人称之为“帝鸿氏”。史载黄帝因有土德之瑞,故号黄帝。黄帝以统一华夏部落与征服东夷、九黎族而统一中华的伟绩载入史册。黄帝在位期间,播百谷草木,大力发展生产,始制衣冠、建舟车、制音律、创医学等。
炎黄二帝是起源于黄河流域的两个血缘关系相近的部落首领。后来,两个部落渐渐融合成一个部落——史称华夏族,随后与周边的部落合并融合,奠定了中华民族之基。子孙后代也自居为炎黄子孙。炎帝和黄帝也被尊为中华文化、技术的始祖。
(三)中华民族迎来第一个鼎盛时期
随着炎黄部落的日益强大,周边部落四夷来服。农耕文明进一步发展壮大,人民安居乐业,相应的文化、技术也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在物质上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开始了进一步探索天地万物之道、探索精神文明的历程,并由此奠定了华夏文明之核心理念——道。
1、尧舜禹时期
尧舜禹都是上古时期著名的贤君,深受人民的爱戴。黄帝之后,出现了三位贤明的君主,分别是唐尧、虞舜和大禹。
(1)唐尧
尧,是中国古代的一位贤明的帝王。他以仁德和智慧著称,受到百姓的敬仰和尊崇。尧也是一个有远见的统治者,他积极改善民生,规定德政,使国家安定繁荣。在位期间实现了社会的稳定和谐。
(2)虞舜
尧听说舜是一个很孝顺的人。舜的父亲、后母和弟弟都虐待他,想致其于死地。但是,舜依然对父亲和弟弟十分恭顺。尧听说后,就对他进行了考察,并发现他处理政务方面的能力也很突出,就把自己的位置禅让给了他,而没有传位给自己的儿子丹朱。
(3)大禹
舜继位后,发生了一场巨大的洪水,无数百姓因此遭殃。舜先是派大禹的父亲鲧去治水,但没有治理好。后来又派大禹去治水,大禹总结父亲鲧的失败教训,改变了鲧的治水方针,采取开渠排水、疏通河道的办法,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终于把洪水治理好了。在此期间,大禹由于一心治水的关系,即便从家门前经过也没有进去探望新婚燕尔的妻子和呱呱落地的儿子。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的事迹及其治水的功德感动了舜,于是舜就把帝位传给了大禹。
尧舜禹的故事,是中国历代帝王将相的楷模,他们的贤明仁德之举广为流传,他们的时代也被认为是中国历史上最安定、和谐、繁荣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广大人民群众在物质上和精神上都达到了一种和谐圆满的状态。
2、夏商周时期
老子曰:“反者道之动。物极必反,天之道也。”中华民族的发展历程同样不能避免由盛转衰的社会发展规律。随着大禹的继位,物质、精神的极大丰富,并将帝位传给其儿子,从此帝位的传递方式不再是选贤任能的禅让制传递方式,而变成了世袭制传递方式。从而导致各种腐败现象络绎不绝,朝代更替。
那么,为什么把夏商周并入中华民族第一个鼎盛时期来写呢?是因为这一时期处在中华民族第一个鼎盛时期的衰退初期,以及造成这一衰退的主要原因——选贤任能的禅让制传递方式变成了任人唯亲的世袭制传递方式,而且这一时期的周朝初期又出现了一个“回光返照”式的时期。在商朝末期,纣王残暴荒淫无度,致使战乱四起、民不聊生。而在西岐的周国,文王行德政,周边诸侯顺服,武王一战而天下定。武王逝,周公旦为救黎民于水火、避免百姓陷于战火而致生灵涂炭,不顾个人荣辱,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勇挑重担——“平东征、修礼乐、建大学、兴教化”,建立了有史记载最早的教育制度、教育教学模式,为后世开创了先河!为后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基础!在春秋末期,还出现了一位对中华民族、中华文明起重要影响的人物——老子,身为周朝守藏室的太史儋,集古圣先贤智慧、华夏文明之精华于一体,写下了华夏文明大成之作——“老子五千言”,留传后世,使我华夏文明得以延续,为后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指明了方向!
(四)中华民族衰退期
春秋末期,周王室日衰,诸侯渐强。春秋五霸虽强,然礼仪道德尤存。及至战国时期,礼仪道德沦丧,诸侯争雄,战乱不断。众多有识之士、诸子百家纷纷出炉,寻求治世安邦之道。然,一则因礼仪道德沦丧、物欲横流、世风日下、各逞其欲;二则因信息不畅,“老子五千言”未能广泛流传,华夏文明之精华隐而不见,虽有百家争鸣,然未得要旨,各执己见,难以形成切实的治国安邦的方针、策略;三则因各诸侯急功近利,缺乏远见卓识,即便有长治久安之策也难有用武之地。凡此种种,唯不破不立、破而后立,方是解决之道。
1、秦始皇统一六国
自春秋末期至秦朝秦始皇统一六国之前这段时期(将近300年),特别是战国时期,中华民族、中华大地用一言以蔽之——好一个乱字了得!战争!战争!还是战争!
秦国采用法家思想以法治国、以武立国,终于在秦始皇的统治下,年年征战,以武力扫平了六国,统一了中华民族,遂制定“车同轨、书同文”等措施实现了中华大地上大一统国家雏形,并为中华民族播种下了大一统思想的种子。
然而,可以武立国,却不可以武安邦。古语云:“孤阴不长,独阳不生。”治国安邦之道,文治武功是也。国以武立,邦需文治。文武之道,阴阳之道,治国安邦之道也。故老子曰:“治大国若烹小鲜!兵者,国之重器也,不可轻易示人也。”孙子曰:“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故,秦始皇虽以武力统一六国,却未能于统一之后施以德政,以养百姓,是谓不道,不道早已。
2、汉朝
秦朝因严法酷刑、穷兵黩武而招致灭亡。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即以道家思想——无为而治,以养百姓,经文景之治而国富民强,怎奈汉武帝为征讨西域匈奴而大兴战事,加之忽视内部经济建设,致使国库枯竭,从而导致西汉走向衰亡。汉武帝讨伐匈奴,极大地彰显了汉朝的武力,打开了西域河西走廊,开疆拓土,将中华民族、华夏文明的种子播撒到了西域,也为西域、印度等地的异域文化与华夏文明交融创造了条件。同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导致华夏文明进一步衰退。
随着东汉的结束,中华民族的历史进入魏蜀吴三国鼎立、西晋、东晋、南北朝时期。在这一时期,最为显著的特点就是周边的少数民族积极地融入,轮流执政,开启了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建设步伐。最为明显的就是隋朝的建立,各少数民族积极学习融入中原汉族文化,与汉族通婚,将印度佛教文化融入中土文化,形成了东土式佛教文化。
3、唐朝
唐朝建立,在唐太宗李世民的治理下,对内励精图治、休息养民;对外重视国防,平息边患,与周边少数民族和平相处、友好往来,促进了多民族文化交流,巩固了多民族统一的国家。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时期,出现了政治清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的局面。开启丝绸之路,加快了中华文化与西域、印度、波斯等文化的交流融合,也为中华文化注入了新鲜因素,同时将中华文化传播到了更加广阔的区域。
4、宋朝
宋朝重文轻武,形成富饶而积弱的现象,致使中原累次招致周边少数民族的攻击、侵占。这也为周边少数民族融入创造了条件,掀起了周边少数民族学习中原文化的热潮。
由于重文轻武,萌芽于唐朝末期的书院教学模式,在宋朝时期迎来了兴盛,在明清两个朝代得到全面普及,直至清朝末年才改制为新式学堂而退出历史舞台。前后延绵了1000 余年。书院教学模式为华夏文明的传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由于书院的兴起,读书风气盛行于世,儒家理学思想广为传播。此时期,兴盛于唐朝的诗歌得到了进一步的延续与发展,属于宋朝特色的词作大兴,文坛大家涌现,同时也为元曲、明清小说的兴起奠定了基础。
5、明朝
明朝,迎来了华夏文明历史上又一个小高潮。在此时期,书院教学模式广为普及,手工业、制造业兴起,文化、经济得到了极大的繁荣。郑和下西洋开启了“海上丝绸之路”,将华夏文明传播到了东南亚,最远到达了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6、清朝
明朝手工业的兴起,本来有望进一步发展,使华夏文明由农耕文明进入工业科技文明。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这个道理不仅适用于人,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乃至人类社会也亦然!
明朝末年,满族入侵,问鼎中原。随着满族成为中华民族的统治民族,中华民族大家庭各民族进一步融合,新兴的手工业、制造业却停滞不前。1840年鸦片战争,西方资本主义利用其坚船利炮轰开了腐败落后的中国国门。自此,各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入侵,签订一份份不平等条约,中华民族、华夏文明在物质文明上和精神文明上双双坠入谷底。
推荐拙作!
1、止一 著:《“1+1”教学》,https://www.jianshu.com/nb/53563538,2023年1月13日。
2、【春秋】老子 著, 止一 解读 :《道》,https://www.jianshu.com/nb/53487517,2023年9月13日。
3、【春秋】老子 著, 止一 解读 :《道》,全球华人出版社,2023年11月。
4、止一 编著:《素问》,https://www.jianshu.com/nb/54413944,2023年10月12日。
注:文中观点纯属止一个人一己愚见,不代表任何人及其思想。若有不是之处,请一笑置之!
简书同号有连载,
有缘之人等你来。
尊道贵德明要妙,
恬淡虚无道门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