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阳说一摘录
《道德经》:“希言自然。故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孰为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
《道德经》中这句话是笔者在学生时代的课本中读到的一句再平常不过的文言文了,初时并未觉得这句话有多惊艳。人近中年再次读到这句话,心中多少疑虑便都豁然开朗。“天地尚不能久”和唯物辩证主义中的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物质有异曲同工之妙。简言之,人生就一个字,曰:“变”。
学生时代,本该是一个人最开心、最无忧无虑的时候,但是那时的我们心里面只想着快点长大,究其原因是我们骨子里的追求自由的天性使然。当然,对于孩子来说这并没有什么不好,我们只需多加引导即可,终有一天他们所追求的自由会使他们成长为作家、科学家、军人……
人到二十一二,半只脚踏入社会,婚姻、工作、酒场文化、陪伴父母和孝敬长辈等等这些在学生时代根本就不会去考虑的责任,如雨后春笋,会在一夜之间冒出来。在这些责任的压迫下,我们就再难言追求自由了。这时有人会怨天尤人、会沉溺于幻想自己是富二代的美梦里或是会一力挑起肩上的担子,这都是人们面对这些事情的常见反应。人生的选择往往就是在这期间悄然而至,设想一下,前途和爱情何者为第一性、父母和恋人孰先孰后、理想和工作该如何选择等等人生难题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该如何选择呢?
以我为例,初入社会时在一高校担任教职,虽无百万年薪,然前途也算光明,此时相恋多年的女友选择前往南方城市发展,从我的角度来说,如果选择爱情,就必须放弃现在的工作、断送触手可及的光明前途和放弃在父母面前尽孝的机会,但是一旦分隔两地,爱情必不能长久,权衡之下,辞职南下,虽结果谈不上好,但也绝不后悔。时过境迁,再回首时便会发觉当年不易察觉的细节,如恋爱双方中的另一人已决定离开你前往一个未知的地方,便说明她已有心离开,此时你的选择已经不重要了。不过假使我在当年再次身处此事之中的时候,还是免不得再次选择“错误”的路,这无关智商,纯属人的天性。正因有了这种对追求美好事物的天性,才让人类发展出了自然界不存在的许多事物。
人近中年,人生的酸甜苦辣都已品尽,对家庭的含义、人情的冷暖、社会的尔虞我诈都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认识,不再似年轻时那般冲动,懂得用辩证的思想看待问题。这时候才深感辩证唯物主义的神奇,痛惜年轻时候怎么就没能理论联系实际,早点使用这从小学到大的理论呢?转念一想,又不禁笑出声来,心想如果年轻时候便懂得用此理论,那人生该多无趣呀!人生是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没有一条既定的道路,比如同为40岁,有坐拥百亿身家的商人,有执掌一地的官员,有加班的白领,有在工地挥洒汗水的工人。他们的现状可能不尽相同,但是他们所感到的幸福都是一样的。有的年轻人不信,他们心中认为只有那些小部分生活在聚光灯下的人才算人,我现在不会和他们争论,因为终有一天,他们会亲自感受“平淡的幸福”。
也许我今天所信仰的真理在我老的时候会变成谬论,但是我敢肯定唯一不变的是“变”。正如学生时代的自由、青年时代的冲动、中年时候的稳重都是这种“变”在人生不同阶段的具体表现。
天地尚不能久,而况于人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