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关系家庭教育想法时差党

当我们谈教育时我们在谈什么

2019-02-08  本文已影响8人  QBellC

“有关教学情况存在两种观点。一种观点是学生是张白纸,老师的工作是写满这张白纸;另一种观点是学生已经什么都知道了,只是所有的东西都被遮盖住了,老师的工作是揭去遮盖物,帮助学生揭去遮盖物。这些观点似乎创造了不同的教师角色。在第一种情况下,你要向空空如也的学生灌输更多的知识或信息。在另一种情况下,它几乎是……唤醒。”

----克氏《当教育成为束缚》

这简直是简单易懂得概括了当今教育这一大课题的两个相互对立的方法论。在我的成长环境里,教育者充当的角色那简直是第一类,长在提倡素质教育的帝都,填鸭式教学倒不至于,但是知识的灌输确实是少不了的。我记得高中时代班主任老师教数学,每天早上7点多到学校上来先做几道解方程,意在 “高考时大题会做也禁不住小题丢分,基本功练扎实立刻再说别的”。我记得每每怨气十足,听着隔壁兄弟班朗朗的英文读书声懊悔为什么没被分到六班。早上的时间用来背单词读书背新概念不好么,做什么数学题!真可能是因人而异,我看周围同学也没我反应那么大,一副让干什么就干什么的样子,让人看着气不打一处来。

想想上高中时好像学英文也是一样,填鸭式到了每天背一篇新概念的程度,当时的策略是晚上睡前读两遍,早上吃饭再读两遍,然后利用课间操时间一边做操一边背,中午午饭后挨个到办公室“交作业”。我觉得可能是对老师的喜好程度不同,到没有太大的逆反心理。同学都骂林老师变态,我倒是认同,学语言确实得采用“沁入式”这个说法,真的能营造语言环境,加强语感。当然,喜好与否,都不容置疑这也是妥妥的“写满”式教育。

这种方式在国内二三线城市就更为夸张。没有童年,没有课余活动,所有的时间都用来学习,目的是为了千军万马过那个独木桥。最后一个个出来头脑发达知识丰富,然后巨婴附体恨不得鞋带不会系,衣服不会整理,目光呆滞眼神游离;更别说什么情绪积极,思维方式(mind set)正向,恢复性强了。我有时看到这样的同胞都会感到深深的担忧,感觉很明显的身心灵脑发展不均衡,自己看不出来就算了居然感知不到。所以有那么多做到博士却因为导师太渣没有办法妥协或者脱身,最后选择自己自杀;又或者明明有智商却没有智慧,满腔经纶被只会侃侃而谈的“领导者”们拿来当枪使,做人棋子而不自知。Again, 这一切的一切,当事人开心就好,痛心的是看到:没有不开心是因为不知道哪里不对;等到知道哪里不对时,已经深陷泥潭无法自救了。自我觉知(self-awareness)是一个非常有用,需要从小就培养的能力。而“写满式”教育的弊病,就是不给人以喘息空间,从而阻碍了个体发展self awareness的可能性。

再看看国外教育,克氏说西方(尤其是美国)在教育上也存在灌输式的弊病,对美国不太了解不好评论,就单看看英国。

在英国观察孩子早期在学校的经历,最大的感触就是,知识的灌输,一定是和孩子的接触程度成平衡比例。在没有家长interfere的情况下,学校或者西方的家长鼓励孩子自己动手explore,体会,然后问问题。问问题之后,老师才会出手帮忙,或者解答。在生活上也是一样,从5,6岁就要自己穿鞋穿衣服get ready,老师会留出出门前5-10分钟,让小孩子们坐在地上叽里哇啦的弄好自己,没看见谁会蹲在那给孩子系鞋带儿。在此再说一遍,所有给5岁以上的孩子系鞋带的父母或者老一辈,都是在投降于自己没有耐心的性格缺陷,同时很不幸地剥夺了孩子自己动手的机会。没有例外。

想想这样的学校提供了一个很平和支持的氛围,孩子会按照自己的速度成长,探索。长大了之后会知道选择自己喜欢的课外小组,按照自己的兴趣所在invest时间精力,是一个特别powerful的过程。你会发现在中学的课程安排上,很多的club都是一个时间,比如戏剧,科学,舞蹈都在周四,只能选一个最感兴趣的去。这时自由意愿和兴趣就变成了做决定的驱动力。更让人欣慰的是,mindset做为必修课妥妥地站在每周课时上,这是专门教小孩子怎样正向管理情绪,应对焦虑压力和建立resiliency(恢复力)的一门课程,多好。

上面提家长不要interfere,不要插手干预,这很关键。因为很少有家长能够抛开外在衡量标准,忽略哪个“有用”。真正鼓励孩子听从内心。中国家长尤其明显。其实无论在哪儿,资源其实永远多于你的所需,只是好多人不明白这个道理。尤其是经历过资源匮乏的一代人,以后就算是资源充足了,生活富裕了,也会在潜意识里对因为分身无术没有去成的一个event,一个活动,或者错失的良机而自己折磨自己。或者自身转速较高的一些人,能过抓住80%过眼的机会,过着一种“轮盘上高速旋转”的生活。两者根本的共同点,是这种隐藏于潜意识深处的对资源匮乏的焦虑感,和不得不掠夺的冲动,会无意地渗透给下一代,形成一双“看不见的手”,在鼓励孩子遵从内心的道路上时不时地跳出来阻挠,可谓阴魂不散。

所以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我们最该克服的,是我们的焦虑感和输赢心。每个人都有独一无二的天赋,认真观察,认真聆听才能发现。所有以“写满”方式灌输给孩子的知识,在我们有生之年都会被AI所取代。AI取代不了的是什么呢,是创造力(creativity)。Ken Robinson 说: "we don’t grow into creativity we grew out of it, in fact we were educated out of it.”

所以尽可能的留白、保护创造力,在他们身边,等待着他们去慢慢探索、接近自己与生俱来的天赋;遵从内心,发展自我觉知的能力,智慧才得以成长。

今天女儿写了一篇作文,题为《voices》,讲的是脑子里的那个声音。念完之后她问我,所以这个声音是什么,是anxiety吗?我说不全是,那是你的mind,你的ego,你的thought,它可以帮你达成梦想,也可能是以后所有痛苦焦虑的根源。你今天算是正式和它相遇了,在后面的日子里,你要和它和平共处,不用控制它,tame(驯服)就好。

你不是你的mind,也不是你的ego。这个道理我到了29岁才明白;我们的上一代,到了快60岁可能还没明白;而我们的下一代,还不到12岁,就开窍了。

真好。

希望我们不要变成满脑子知识、无处施展因而只能强加给下一代的怪老头儿、怪阿姨,在变老的过程中变wise。

希望我们的后代能够明白,人生来天赋秉异,知识是学不完的,而智慧是要被唤醒的,做一个mindful being是幸福的开端。

帮助他们找到天赋所在,解锁潜能,追求智慧,以及平衡健康、有觉知的生活,才是教育的关键。

当我们谈教育时我们在谈什么 当我们谈教育时我们在谈什么 当我们谈教育时我们在谈什么
上一篇 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