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

我们这些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

2016-07-29  本文已影响166人  陈虎东

每天上班路上的时间是很宝贵的,因为来回需要三个小时,差不多能翻完半本书,而无需在人群中挣扎,越挣扎越不适。每次回家的时候,女儿绕膝,老婆和我说一些她的见闻,然后顺便到小区散散步。等到散步归来,洗澡收拾,已经没有时间读书了,所以每天上下班的地铁上,三个小时的时间真算是非常宝贵的空闲了。

今天早上翻阅黄仁宇先生的《关系千万重》,其中涉及到其与李约瑟博士的交往,当时李尚在准备《中国科技史》的研究工作,对于李约瑟的治学谨严,以及博闻强识,黄略有阐述,不过这段描述文字倒是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我在读小学的时候,对于一切文字都是很有兴趣的,把一切能捡到的带有文字的书都背会了,包括老师的教辅书。但是家里实在是拿不出钱来买那些教科书之外的书籍,好不容易在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学校弄了点写人、状物、写景、抒情、书信的系列作文书,每一本是四块钱,共二十块钱。这也是我第一次要求我家里给我买书。

尽管现在知道这些书籍,可能一本书2块钱已经足够了——当时尚不知道贪污是何物。但是当时就是喜欢,对于贵是没有任何感觉的。我哭着向家里要求买,在争取了一个多星期的时候,父母才在不绝于耳的骂声中,很不情愿的给了我这点钱。我记得当时将这笔巨款捏在手里的时候,我一晚上没有睡觉,躺在炕上,看着天空,直到我家的那只笨重的大笨钟敲响了五下,时间已经是凌晨了,该去领书去了,晨光微照,慌乱洗漱之后,便奔着学校去了。

九十年代初期的20块钱其实是一个天文数字。93年的大米批发价格是5毛钱一斤,当前,有一些大米的批发价格是3块钱左右,这个数据当然是不精确的。因为现在的劳动生产率较之以前有了巨大的提高,所以降低了大米的价格,而且若将通胀的因素考虑进去的话,现在的大米价格还是比90年代的大米要贵将近六七倍、甚至十倍。也就是说,技术的提升在某种程度上阻止了大米向着更高价格方向的上涨态势。否则,在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我们现在很可能吃不上大米,因为肯定买不起。

在80年代后期,差不多是1987年——1988年这两年,中国的通胀持续走高,物价指数上升到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一个高点。这是中国出现的第一次通胀高点。以1985年的物价指数为基点,1986年的物价指数上涨6.0%,1987年的物价指数上涨13.7%,1988年的物价指数上涨34.8%。1988年第四季度末的零售总额比上年同期上涨20.3%,8月份银行存款减少了26亿元,官方宣布的通货膨胀率达到18.5%。为了整顿严重的通货膨胀,中央对经济实行全面的治理整顿,这也可能是改革开放之后国家对于通胀实行的最严格的整顿。

但是到了1993年,通胀的压力又开始上升了,此时的金融行业陷入无序的状态,大量的资金集中在沿海的房地产市场,房地产这个单边市场一片火爆。很多地方政府、金融机构、银行,为了实现各自利益,在逃避国家监管的前提下,向市场超量投放货币,这些货币最终都流向了房地产行业。

我买书的那个时间是1990年,从1987年开始,当时中国的通胀刚刚经历了3年的通胀期,直到到达1993年通胀的上升速度再次加快的这个时间点。也就是说,6年的时间段中,1990年是中国通胀的一个沉默期,或者说过度期,所以,这段时间,20块钱还是相当值钱的。如果你考察一下当前的物价指数,你就会更加明白这一点。

1990年,我家的年收入不到800块钱,所以买这几本书这样一种简单的行为,相当于我家支出了2.5%的年收入。

所以,我非常感谢我的父母能在那样一种环境中给我买书看,而且,当时村子里面还没有出过因为读书而走出村庄的、不再从事农业劳动的年轻人。因为,没有一个榜样,能够让我父母相信,我能够通过读书,进而改变自己的命运。

其实我家还是有一点书的,但是说起这些我还是有一些伤感的。

我爷爷的老房子里面,在房梁上吊了好几个篮子,里面都是线装书,这些都是我老爷爷,也就是我爷爷的父亲积累下来的。这些书上面落满了灰尘,从底下看去就像一团团雾。

我当时正在念二年级,因为我素来对于数学之类的理科不感兴趣,而对于印着很多文字的书籍有着天然的爱好。所以我没事的时候就央求我奶奶给我把那些篮子拿下来,看看里面的书籍。但是很遗憾,我只有在三年级的时候,我奶奶大发慈悲,给我拿下来看了一下,我就摸了一下,马上她就又将篮子吊上去了。

而至此以后,我读初中、读高中、大学、研究生,就再也没有看到那些篮子、看到那些书是什么样子的,我甚至在当时都没有来得及抽出来一本,看看到底上面写了点什么,画了点什么,只看见这些书都是线装书,那种泛黄的书脊真的很好看。

后来,老房子拆掉了,随着我叔叔娶了媳妇,分家产,这些书被当成了无用的东西,和一堆我视为宝贝、但就是不送给我的小儿书、旧时的报纸、一些杂志、小印章,通通被堆在那个老库房,然后被我婶婶扔的扔、砸的砸,尤其是那些在我看来无比珍贵,在他们看来毫无用处的几篮子线装书,都被论斤称,换了碗筷了。

这段其实我很不想写的,因为每当回忆起来都很心痛。

所以我一直对于观念有一种天然的反思,每当遇到一件事情,听到一个观点,我总是会反思一下他们做的对不对,他们说的对不对。这种习惯迫使我在想不明白的时候,总会从书本中寻求答案,因为我的阅历有限,人生实践又很缺失,所以最直接的答案寻找,目标便是书本了。

我的爷爷和奶奶可以说活了一辈子都没活明白,活了一辈子,眼界越活越窄。狭小的村庄、陈旧的村人、破落的观念,是不可能造就宏大的眼界的。

我的奶奶和我婶婶不和,原因在于我妈妈给了我奶奶一种尊崇的地位,以至于让我奶奶觉得婆婆可以压着儿媳妇,这种错觉不幸被我婶婶这样一个非常强悍的、村落化的妇人给破碎了。于是我奶奶遭遇了这样一位强硬的对手,并且采用肢体冲突的方式,企图来巩固自己的地位,但是年龄和精力的限制,以及策略上的不足(因为对方的挑衅也意在挑起那场轰动全村的肢体战役,以此树立权威),最终败北,直至畏媳如虎。

我的奶奶是不识字的,所以对于读书也无所谓,只要不伤害她的利益,她都会看成笑话。但是对于涉及到她的利益,她甚至会以放弃我读书作为言论,这是对我一种非常大的伤害,而我的母亲居然忍气吞声。

父母的善良、或者说懦弱,造就了他们当时的处境非常艰难。我的大姑竟然在我工作几年之后,当着众人之面破口大骂我的父亲,以至于我的表弟代其向我家道歉的时候,我就是不原谅。我也劝我父母断绝与其的关系,因为从经济学角度来说,这种成本是最低的,效益反而很高。但是传统伦理沉淀的那种人伦关系,使我的父亲总难做出决定。

我爱我的父母,绝不让他们受到一点伤害,但是于人伦方面考虑,我理解他们抉择的艰难,因此,我时常从历史的长河中挖掘那些个人史,告知我的父亲其实这种事情很正常,他最终也逐渐释怀了。

我对于农村那些破事,是很少有什么兴趣的,鸡鸣狗叫、东长理短、南女北男,我都懒得说一句话。农村环境所成就的那些人、农村发生的那些事,我已经很少表现出什么兴趣了,只有沉默的悲哀。

我奶奶的书,可能作为一种财产性质的象征,来满足她家里有粮心中不慌的心态,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我即使将她扔掉的上厕所擦屁股撕的毛笔对联字帖拿回家的时候,她也紧张的问我要回去,即使再扔,也不给我。

这本字帖真的非常漂亮,毛笔字非常工整,对联写的也是平仄有韵,我每天早上都在背诵那些对联,以至于我后来自己创造对联,基本不用看对联书。我也学着人家写一些对仗的诗词,没想到,后来还是确确实实享受到了文字凝练对我表达的益处。

所以中国的农村,始终存在一种混乱的思维,所有的格局都不是按照条理性的布局展开的,而是思维想到哪里,就从哪里开始着手一件事情。如果说中国的礼法制度在精神层面约束着人类,欲使其在实际行为中得到体现,那么,这种伦理在农村的根基其实很薄弱。在农村,礼法所遵循的实际规则还是行不通的,或者说没有全部被遵守。实际行为具有无限的发散性,往往与礼法成为了一种矛盾,导致众多乡土之人行事不遵循规则,却还是想从礼法上树立权威,这就是一种矛盾,因此产生了悲剧,伴随着这种悲剧主线,一切都成为了附属,对于书籍的毁坏,就是一个很明显的例证。

读书是一项非常长期的投资,虽然这种方式具有很稳定的收益,但是时间成本还是比较高的,所谓的时间成本比较高,我说的是在应试教育的前提下。若是读书不再是作为一种应试教育的方式,那么其实这种行为是没有成本的,那么读书就会回到它本身的增值轨道上去。而这种增值,在中国的农村是显现不出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农村的环境,不需要太高的专业度,专业度高的行业,并不在农村;且有一定专业度的人,因为金钱变现渠道缺乏,所以被视为无用,由此给人们造成错觉,读书就是浪费金钱;

2、学识越高,受压制的可能性越大,因为农村的学识变现程度很窄,只有上学一条路,而学识不一定是通过上学能积累起来的;

3、上学和教育是两回事,而且上学往往会毁掉教育。农村人觉得上学就等于读书,所以很多孩子潜在的才能都被忽视或者毁坏了,这个悲剧在农村每天都在上演;

4、农村人的所谓上学,目的不是培养孩子,而是随大流:大家都在上学,所以自己的孩子也上吧。至于孩子为什么上学,他们并不知道。

5、政策的因素(这一点就不谈了,不要问为什么。)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往往会发现,很多美好的东西,因为生长于农村,其具有的很美好的天然品质,但是最终还是被毁了。后来,当走上社会的时候,我们也会发现,其实农村的这种恶劣的行为,广而扩展,在更广的层面,其实也在毁坏着更广的东西。

当我们回望过去的时候,我们想依靠某种行为来改变生活,其实在现在看来,我的这个观念还是错误的。

我很难想象,光靠读书,能让我自己的生活变的有多高端。因为我发现,在我们这个丛林社会中,种种被人为设置的障碍,并不会被某一种高尚的行为冲破;种种天然被决定的身份,也很难被我们后天的努力所能改变。

一个富二代,绝不因为我们每天的读书,就能让我们和人家的财富差距缩小,因为人家是滚雪球,而我们还停留在为寻找财富而不断找寻渠道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可不是一般的艰难。

也就是说,当人家的人生,每天都在不断盈余的时候,我们还在为不亏损而进行着艰苦的读书,或者其它的行为。行为层次,本身就不在一条维度上。

有人说,以读书为代表的奋斗,能够让生活变好。那么这个结果成立的条件,一定是建立在和自己原先生活水平的比较之上,这和与别人相比,没有任何关系。

我也看到了很多写心灵鸡汤的人,每天像打了鸡血一样,告知人们去奋斗,去努力。是的没错,人要奋斗,但是承认常识,比什么每天打鸡血的去奋斗要好的多。只有承认常识,你才能让你的奋斗显得有厚度。否则,高频率的失败将把你仅有的那点鸡血全部给你吸干,人就容易走向极端。

这个常识就是:有很多东西,不是你我能够改变的,那就认命。

这个东西,绝不是什么宿命论,尽管,我一直敬畏鬼神,我确确实实的认为,鬼神存在于这个世界上,只不过其按照我们人类并不了解的规则,在安排着他们自身的行为。而认命,并非我们放弃一切追求,恰恰相反,认命,是找到能承受你生命厚度的地方,然后一直不断的努力下去。

但是读书能带给我们什么呢?它能够让我们了解这个世界的运行规则,进而让我们顺应自然与人生,而不必在不该浪费时间的地方花费精力。在此基础上,我们的人生就会变得饱满一些,而非浑浑噩噩,直到老死尚不自知。

浑浑噩噩噩的走了这么多年,见识了很多人、遭遇了很多事,逐渐感觉到,这个世界,没有我们想像的那么有厚度,我们绝大多数的行为或者观点思维,都停留在一个非常非常浅的层次。像我们这样一些从农村走出来的青年,尽管遭遇到了一个不确定的、随时随地都在变化的世界中,每天为了衣食奔波,但是一定要以不忘初心的执着,和跳出传统窠臼的大气度,去进行一种你值得为之付出精力的行为,例如读书,来最终在人为设置的障碍世界中奋力前行,以不至于与那一拨既得利益者差距太远,至于赶上与否,真不是你我考虑的事情了。

共勉吧!!!

上一篇下一篇

猜你喜欢

热点阅读